打敗一衆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這兩天新浪微博的熱搜上突然出現了楊永信這三個字,相信你們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

自2009年被國內多家媒體曝光其以“電擊治療網癮”(俊俊之前有寫過)的名義對許多被家長送去治療所的孩子不正當手段,該男子成功的在一群網癮少年少女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甚至一度被作為表情包紅遍貼吧、論壇,成為熱點。可謂是中國現代臨床醫師中的“第一人”。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央視曾經拍攝的紀錄片《網癮背後》完整紀錄了一個男生接受電擊的過程,視頻畫面觸目驚心,但楊永信始終面帶微笑。

對於楊永信,他作惡的事件太多,根據過往的電視節目和新聞稿中就包括但不限於:

  • 涉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 觸犯《未成年人保護法》
  • 違規使用電擊儀器(曝光後被沒收)
  • 暴利斂財8100萬
  • 涉嫌造假、違規用藥、電擊孕婦

……

回到為什麼上熱搜的話題,一名ID叫“IADSER龍徒”的網友于22日晚上上傳了一段約50秒的視頻。視頻中,一名孩子的慘叫聲一陣接一陣。

該網友配文“我就發一段十三號室的慘叫”。(原微博已被刪除)而“十三號室”正是楊永信當初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科所成立的“電擊治網癮”治療室。

可是,網絡成癮戒治中心和相關業務早已在2016年就關停,兩年後為何還會有撕心裂肺的慘叫聲從該房間傳出來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臨沂方面給出的回應是“視頻中哭鬧的孩子系該院病區二樓接收的一名患有精神發育遲滯的8歲孩子,並有奶奶在一旁陪同”。

火到了國外


既然說到了楊永信,那就不得不說一下加拿大遊戲工作室BehaviorInteractive開發的Steam多人恐怖生存類遊戲《黎明殺機》了。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該遊戲在17年5月11日推出了一個新DLC——Sparkof Madness,而DLC中的全新屠夫則是一名會使用電擊技能的醫生,這名角色的原型,正是這篇文章的主角“雷電法王楊永信”。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遊戲介紹:

先來科普一下這款遊戲,《

黎明殺機》於2016年6月14日正式登陸steam平臺,由一名玩家來扮演屠夫,追蹤場上的倖存者捕獲並將它們獻祭給惡靈。另外四名玩家扮演人類團隊合作修理發電機,打開場地大門出昇天。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但其實這個遊戲在內測時就攢夠了人氣,剛剛上線兩個月銷量就突破了100萬份,中國區域的銷量僅次於北美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國內各大平臺的主播在遊戲的宣傳上可謂是功不可沒,算是帶動了全村的消費。可能是因為見識到了中國玩家的熱情與潛在消費力,開發團隊開始打算製作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屠夫答謝國區玩家。

多虧了@阿九Esther將這個投票發到了SteamCN的論壇上,給出了一些選項,讓玩家投票。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結果投票的最終結果是楊永信以絕對的優勢豔壓群芳拿到了第一名

在製作團隊的努力下,半年之後,磁暴步兵楊永信作為第六位屠與17年5月正式加入了黎明殺機。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楊永信可以使用電擊技能攻擊受害者,迫使他們尖叫連連暴露自身位置。電擊成功時教授還會發出“呵呵”的聲音表示愉悅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在試驗中迷失心智導致使用不正當手段折磨受害者的醫生赫曼·卡特

遊戲中所有屠夫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

處決技”,即立刻處死逃生者的一種手段。楊教授的處決方式便是電流洗腦:一邊搓著手,一邊靠近倒地的受害者,在受害者太陽穴處釋放電擊直至頭部焦黑。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被處決的人類慘狀如圖

除此之外還添加了一位新的倖存者——名叫“鳳敏”的中國妹子。為了配合楊教授的故事背景,開發團隊將鳳敏設定成了一個不愛睡覺的

重度網癮少女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同時也添加了一張新地圖——萊理療養中心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廢棄的療養院裡有著血跡斑斑的病床,貼在牆上的 X 光片,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

行走其中感覺好像進入了《1984》中的洗腦機構。在大型“治療儀器上”,連接著電椅,屏幕上播放著“治療錄像”,悽慘的叫聲從電視屏幕上傳出。

國區反響


DLC一出,steam上的中文好評立即暴增,玩家紛紛表示感謝製作團隊如此重視中國市場,同時也為這種中國之恥傳播到了國外而感到羞愧。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楊永信可以說是社會的毒瘤,但這樣的毒瘤又何其多。剷除了這一顆毒瘤,還會有下一顆冒出來。

舉個例子,楊永信好比就是一個供應商,只要市場需求不變,還會有馬永信、牛永信。

推動背後市場、真正值得社會關注的是那些消費者,是把孩子送去無良機構的家長們。

中國式家長


為什麼家長們會同意把孩子送到戒網癮中心?

自己養了十幾二十年的孩子教不好,送到無證機構電幾下就好了?

“治療”的過程何等痛苦,怎麼就能對親身骨肉的慘叫聲視若罔聞,甚至還覺得這是為孩子好,他們應該感到感激

傳統概念裡的功成名就,和打遊戲是完全不搭邊的。“

官本位”價值觀的影響下,只有好好讀書考上名校才能出人頭地。

所以,在覺得自己已經無法約束孩子的時候,家長們只能求助戒網癮中心。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裡面的環境使他們安心,因為所有人工作人員都覺得,網癮是疾病,需要電療這種強力的物理治療來根治頑疾

甚至,在聽完了所謂的臨床專家專業的建議後,連內心深處最後的一點不安也放下了。畢竟旁邊還有那麼多“成功案例”。

打敗一眾妖魔鬼怪,楊永信在國外遊戲中正式被封“中國式屠夫”

在那些家長的眼裡,孩子可能只算一個附屬品,可以在與親戚朋友攀比時所用的籌碼。你是我生的養的,我有權利告訴你去做什麼,更何況這是為你好。

栗子認為,許多家長這種盲目的自以為是,比起楊永信要可怕一萬倍。畢竟,後者只是為了賺錢和一個扮演上帝角色的機會;而前者則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以最親近的人的身份做著傷害你的事情,並且對此全然不知。

殊不知,中國打遊戲裡最傑出的那批年輕人,名聲已經響徹海外。

最後,希望你們能給你們的家長看一首關於孩子的詩:

他們的誕生源自於你的情慾以及自身對於生命的渴望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為了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然而並不是你的私人物品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和他們一樣你不能絞盡腦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時間也不在過去停留——《孩子》紀伯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