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的推广:杨传全;何南

为发挥和利用当地中蜂资源优势,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南宁市全健蜜蜂养殖场养蜂专家承担了南宁市科技局科技项目“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通过对意蜂蜂箱改造成为中蜂蜂箱( 活框蜂箱的制作) ,建立中蜂活框饲养示范户,举办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培训班,提高养蜂户的养蜂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了中蜂的经济效益,为南宁市中蜂由传统的旧式饲养方式向活框饲养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1 南宁市养蜂资源及现状

南宁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暖湿润,夏长冬短,终年适宜植物生长,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开,被誉为中国的“绿都”。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植物有 180 科 600 多属3 000多种,其中乔灌木树种 600种以上。拥有油菜、荔枝、龙眼、柑桔、乌桕、速生桉、红树林、盐肤木( 五倍子树) 、鸭脚木、柃木( 野桂花) 、龙须藤、野藿香等蜜粉源植物,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常年均可从事养蜂生产,是发展养蜂业不可多得的自然条件。

目前,南宁市及周边地区许多农户都有饲养中蜂的习惯。但很大一部分农户仍然采用木桶、竹篓、土窗、谷仓、墙洞等器具来养殖,有“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及“卖蜂不卖箱,有箱就有蜂”的说法,许多地方的村民,都有诱引捕猎野生蜂的经验,而收捕的方式就是利用空桶放置在屋檐或大树下等有遮荫的地方无限期等待野生中蜂入住、筑巢。近年来,由于野生中蜂数量越来越少了,有时把空桶放在野外,连续几个月也没有野生中蜂前来,而以前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农户也不必对蜂群进行管理,如果桶中有蜜就喷烟赶走全部蜜蜂后,毁巢取蜜。因此,桶养中蜂与野生中蜂一样,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根本无法组织商品蜜生产,也无法保持优良种性的有效延续。由于饲养技术落后,一年只能取 1 次 ~ 2 次蜜,产量低,效益差。因此,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任重道远。

2 活框饲养的技术特征

改变木桶式饲养蜜蜂的方式,将“死养蜂变为活养蜂”,既可根据蜂群群势的强弱增加或减少巢脾,使巢脾与群势基本一致,又可在取蜜后重复利用巢脾,多次取蜜。以活框饲养,采取引进优良蜂种与开发利用南宁丰富的野蜂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做好养蜂场地的选择、蜂箱排列、蜂群检查、蜂群饲喂、巢脾修造与保存、合并蜂群、诱入蜂王、人工育王、人工分蜂、过箱、蜂群保温与保湿、蜂群迁移、防止盗蜂迁飞及流蜜期蜂群的管理等,可大幅度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3 活框饲养的技术推广

3. 1 过箱

凡是饲养在木桶、竹篓、谷仓、墙洞等的中蜂要改为活框饲养,必须过好“过箱”这一关。具体的过箱方法有翻巢过箱和不翻巢过箱两种。

3. 1. 1 过箱时机的选择 过箱时外界要有蜜粉源,气温在 15℃以上,最好选在春季。蜂群群势以3 框 ~ 4 框,过箱安全性大些; 阴雨时期,不宜过箱;风大时,蜂性燥烈,下手不便,而且对子脾有一定影响,也不宜过箱。

3. 1. 2 翻巢过箱 先把蜂巢搬离原位约 5 米,并在原位放一空箱收集外勤蜂,然后将蜂巢翻转 180度,使巢脾的下端朝上,驱蜜蜂迅速离脾,进入收蜂笼,用割蜜刀从基部取出巢脾,进行割脾、绑脾。操作过程应尽量缩短时间,观察好巢脾的建造方位使巢脾纵向与地面保持垂直,然后顺势把蜂巢缓慢转过来,放在原来位置上,再用收蜂笼收集蜜蜂,把已绑好的巢脾立刻放入蜂箱内,大块的子脾放在中间,较小的依次放两边,巢脾间保持 6 厘米 ~ 8 厘米蜂路。最后,把收蜂笼中的蜂团抖落在箱内,关上巢门 1 小时 ~ 2 小时后,打开箱盖观察,若蜂团结在箱内一角,用蜂刷轻赶蜂团移到巢脾,迫蜂上脾。

3. 1. 3 不翻巢过箱 这种方法适应在仓内、地板下、墙洞内结巢的蜂群。过箱时先用木棒轻击蜂巢一侧,或吹烟驱蜂,迫使蜜蜂离开巢脾在空的位置结团,然后割脾、绑脾。过箱时,待蜂团稳定后,再用收蜂笼收入。若蜜蜂难结团,须尽可能找到蜂王后再收蜂。过箱完成后用泥土把原蜂巢的巢门封闭,并把新蜂箱置于前方,把蜂团抖进箱内。还可以从活框饲养群内提出粉、子脾,放入过箱群内,这样蜂群就会很快稳定下来。

3. 1. 4 过箱后管理 过箱操作后,必须时刻观察工蜂采集活动状况。如次日观察到工蜂积极进行采集和清巢活动,并带花粉团回巢,表示蜂群已恢复正常; 若工蜂出勤少,没有花粉带回,应开箱检查原因进行纠正。第三、四天,对蜂巢进行整顿。巢脾已粘牢的可以除去绑线; 没有粘牢或下坠的应重新绑牢,同时把箱底的蜡屑污物清除干净。若发现失王,即选留 1 个 ~ 2 个好王台,或诱入一只蜂王。若发现盗蜂应及时处理。

3. 2 建立示范场

为了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果,我们考察确定了南宁市郊南晓镇、那马镇、良庆玉洞 3 个点,对其中有一定养蜂规模、活框技术娴熟的养蜂户作为示范户。其中那马镇 7 户、南晓镇 10 户、良庆玉洞 4户,共 21 个养蜂户1 010群蜂,重点在这三个示范点进行现场教学。要求示范户在场地选择、蜂箱排列、蜂群检查、蜂箱制作、蜂病防治等方面操作规范,成为其他养蜂户学习的典范。

3. 3 举办培训班

在技术推广期间,我们于 2010 年的 1 月 21日、6 月 21 日和 2011 年的 6 月 24 日、8 月 4 日在不同地点分别举办了 4 期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培训班,请专家讲解中蜂活框饲养技术以及蜂药治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共培训蜂农 271 人次,还给参加培训的养蜂户发放了相关书籍和光碟,以便在现场教学之后,养蜂户利用平时空闲的时间慢慢消化吸收,充分理解。我们也将联系方式留给养蜂户,以方便他们电话咨询。

3. 4 专家现场指导

活框饲养技术的推广应采取走出去办班,手把手教学示范的形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来看,养蜂户学习活框技术的热情和兴趣都很高,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仅仅是在培训班上讲解和放放幻灯片,发发学习资料,他们还是觉得很抽象。但如果养蜂专家走进养蜂户的蜂场。采用手把手的教学和示范,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们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和直观,从而快速掌握这一技术。要重点强调活框饲养的好处和采用改造蜂箱后一箱双群饲养的优势,让养蜂户知其所以然,从原先的被动接受技术到主动采用这一技术。

3. 5 组织蜂农参观

为了增加蜂农的直观效果,除了培训教学,我们还组织蜂农参观附近的养蜂示范户,让示范户现身说法,大家一起进行技术交流。眼看为实,蜂农看到了采用活框饲养的便利和所产生的效益后,增加了他们采用这一技术的信心。

养好了蜂,蜂蜜往哪卖啊? 不少蜂农心存顾虑。为解决养蜂户卖蜜难的问题,我们组织有意与全健合作签订购销协议的蜂农到全健蜜蜂养殖场参观,让他们了解最终上市与消费者见面的瓶装蜂蜜所经过的所有工序,认识蜂蜜质量的重要性。

4 经济、社会效益

经过示范教学、培训和组织蜂农参观示范户后,许多蜂农都掌握了活框饲养技术,养蜂效益开始显现。

4. 1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 2 年,建立中蜂活框养殖示范点 4个,示范户 21 户,改造、推广示范户中蜂活框养殖1 010群,示范户年产蜜量24 259. 7千克,比传统养殖增加产量6 080. 5千克,使每群蜂年产蜂蜜从 18千克提高到 24. 01 千克,平均每群蜂比传统养殖年增加产量 6. 01 千克,增加收入 480. 8 元( 同时每群蜂每年繁殖 1 群,可增加蜂种收入 150 元) 。通过举办培训班,项目还带动 271 户蜂农推广中蜂活框饲养1 500 群,蜂蜜增产9 015 千克。经济效益显著。

4. 2 社会效益通过举办培训班,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了养蜂队伍,中蜂的饲养数量得到了一定扩大,为果树传花授粉,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 设想与建议

南宁市果树种植面积广,龙眼、荔枝、芒果等果园比比皆是。让蜜蜂进果园或发动果农饲养中蜂,依托果业发展中蜂产业是一条很好的思路。在发达国家,蜜蜂为果树有偿授粉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我国部分地区也已出现果农花钱邀请蜂农为果树授粉的先例。如果果农有兴趣也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在自己果园里养起中蜂,养蜂种果一举两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成为一种趋向,农家生态游方兴未艾。花果飘香,蜜蜂飞舞。蜜蜂进果园,构建了人、蜂、果的和谐生态园,丰富了农家生态游模式。蜜蜂进果园,既为果树植物传花授粉,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品品质,有利于果业与养蜂业共同发展壮大,又为果农增加了一条养蜂和旅游创收之路。这需要果业部门、养蜂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的推广:杨传全;何南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