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多彩竞芬芳 心根教育展新篇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审美,这就是桃李小学努力为每个学生搭建的魅力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可以大放异彩,也可以天马行空,更可以展现自我。多年来,桃李小学始终以“心根教育”为办学理念,以“为生命立心,为人生育根”为校风,以“桃李多彩竞芬芳”为办学愿景,为了让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技能、意志品质、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校坚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学生家庭资源,不断扩宽教育理念,使学校发展思路日益清晰,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日趋鲜明,开启了桃李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篇章一:心根课程放异彩

学校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心根课程,形成了围绕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培养所需要的心根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意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健心课程,强体魄】学校利用教师优势资源,精心开发了校本教材《武术》及其配套教材《桃李武韵》,充分利用体育课、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武术训练,保证让每一名桃李学子在小学毕业前都学会至少3套武术套路,并且利用每周四的少年宫活动,开展可拳、刀、棍等武术项目,既增强了学生体质,又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精气神,既传承了优秀民族文化,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匠心课程,提能力】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信息化教育质量,我校于2017年集中力量编写了三、四、五机器人校本课程《机器人搭建与程序编写》,教材分层次、分类型展示了50多款机器人搭建和程序编写方法,为学校信息化教育开辟了方向。学校还建造了机器人教室、车模航模教室,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锻炼能力的平台,尤其是学校航模社团的开展,更是西区教育的亮点。

【怡心课程,抓审美】为进一步体现“桃李多彩竞芬芳”的办学理念,达到“为生命立心,为人生育根”的教育目的,我校实施了“乐器进课堂”的艺术教育策略,在二、三年级实施口风琴进课堂,四五年级实施竹笛进课堂,每周两节音乐课,一节上乐器进课堂课程,一节上国家音乐课程,保证在桃李小学上学的孩子毕业前至少会两样乐器。

【慧心课程,飘书香】桃李小学持续开展“振兴阅读”活动,全体师生满腔热情地读书,教师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学生写读书心得,做读书小报,并定时开展读书分享等各类有关读书的活动,使得全体师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既提升了素养,又丰富了内涵。我校分别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开展了三届读书节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润心课程,丰资源】学校正在构思并逐步实施四季课程,2017年下半年尝试了秋季课程之研学旅行,分年段带领学生走进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科技馆、青海省博物馆、青海高原自然博物馆、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馆,通过实践研学旅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获得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自豪感、对光荣历史的崇敬感。2018年上半年尝试了春季课程,学生通过听、说、诵、唱、写、画等方式充分感知春的美,并且充分利用学校绿地和班级窗台进行种植,每周带领学生到校外种植基地亲自种植,让学生学会感悟生命。学校还将进一步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桃李多彩竞芬芳 心根教育展新篇

篇章二:丰富活动有所乐

我校作为青海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实验校,目前共开设29个社团,其中包括由学校老师承担的长笛、竹笛、口风琴、手工制作、国画、水粉画、机器人、篮球、足球、武术等社团项目。

※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联系青海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城西区文化馆、西宁市知音艺术学校等单位,聘请十余名专业老师,开设了葫芦丝、二胡、古筝、拉丁舞、民族舞、儿童表演、儿童画、小记者、围棋、毽球、陶艺等形式多样的特色社团项目。

※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与青海省体育中心取得联系,开设游泳、羽毛球和篮球社团,有专业教练教学生专业的运动项目。

※与青海省科技馆联系,开设了生物、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积木、DIY、魔抓等六个系列的交替式社团课程,140余名学生每周四下午到科技馆上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学校筹集资金建立了电子课堂,将iPad引进课堂教学中。今后,老师教书可能不再是“黑板+教科书”模式,而是利用平板电脑的超容量建立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里面有大量教案、课件、习题、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各种有趣的互动课程。而学生手拿平板电脑,可在不同难度级别的题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系统自动批改并向老师反馈答题情况,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将利用iPad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能力,孕育学生的数字化核心素养。

桃李多彩竞芬芳 心根教育展新篇
桃李多彩竞芬芳 心根教育展新篇

篇章三:教师队伍展风采

成立优秀教师学科工作坊,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优秀教师工作坊,将每周二定位语文预约课时间,周三为数学预约课时间,教导处在预约课前一天下班前确定第二天要预约上课的教师并在学校工作QQ群中通知,第二天学科工作坊相应学段老师和同年级老师全部进班听课,课后马上进行评课及反思。周四为推门课时间,周四早晨上班后,提前10分钟通知要听课的老师,学科工作坊的老师进门听课,课后评课。通过一系列的听课评课,使得学校教学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明显提高,努力做到让公开课成为一种常态。

蓝青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目前我校有区级教学新秀2名,区级教学能手3人,区级名师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学校合理运用这些资源,在学年初制定“蓝青工程”方案,让指导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课题研究等方面手把手地指导青年教师,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利用学校现有的优秀人才资源和已成立名师工作坊,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

信息技术助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与提升,桃李小学致力于让每位教师都成为信息化工具使用能手,每学期都安排各类信息化培训,不但有外聘信息技术专家做的培训,还有学校信息技术老师做的培训,甚至还有个别信息技术使用突出的学科教师也可以作为培训教师,根据自己擅长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全校教师做培训,努力让全校每一位都精通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使用,为教育教学服务。

桃李多彩竞芬芳 心根教育展新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