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里尋找安全感了?

寫在文章開始之前:

這真真不是廣告,畢竟souler沒有給我們打錢。

最近關注了一個叫做soul的APP,以“跟隨靈魂找到你”的slogan,大肆宣傳匿名交友。知乎和網易雲音樂密佈他們家的廣告,原以為又是打著文藝的名號來約炮的軟件,事實證明我以為的並沒有出錯。

匹配到的第一個人是剛讀高二的學生,一上來說不到三句就問小姐姐處不處cp,現在青春期孩子的感情真的難以抑制啊……

「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裡尋找安全感了?

但同時令我驚喜的是,在一個偶然失眠、喪到極致的夜晚,我在這裡遇到了第二個女孩子。她把很多生活的不如意都傳送到這個APP裡。

主頁裡的每一個瞬間都代表著一次失落。原來這裡這麼大,足以深藏這麼多孤獨的靈魂。

「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裡尋找安全感了?

無法理解的人,看到這裡只會覺得這是一個又一個油得發泡的無病呻吟。別忘了,失落的表層是矯情,深層卻是抑鬱。

可是,還記得嗎?小的時候,我們的矯情是要發到空間天涯上,求人憐惜的。

如今,我們的矯情卻要埋藏到一個永遠匿名的角落,無聲嘶喊。

這些人,也許就在你身邊哈哈大笑,但你卻渾然不知。別意外,因為你不在他們的傾訴範圍。

「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裡尋找安全感了?

我們聊了很多,從上課的內容到厭倦的食物,從反覆尋找意義到乾脆只看當下。最後我們很簡單,每天只問一句:“今天高興嗎?”,只要拿到的是肯定答案,那麼這天都是圓滿的。

前段時間,因為峨眉山的一跳,不差小君君聊到了抑鬱症,提到抑鬱症最需要的是傾聽和發洩。是啊,往往生病的人都害怕承認自己是患者,更加害怕親近的人知曉自己的另一面。

「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裡尋找安全感了?

soul的出現,是讓有質量的傾訴匿名化,因為我們都需要有人傾聽,留一個地方去釋放反面的自己。這才是它的深層意義吧。

好比寫這篇文之前,我問那個女孩子介不介意我把她的主頁放入文中,她說:“不會啊,他們又不知道我是誰哈哈哈。”

「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裡尋找安全感了?

突然想起我這個人,總愛四處去玩。旅行,大多人說自己是為了行萬里路、增長見識。而我,純粹是想去沒人知道我的地方隨處蹦噠。

「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裡尋找安全感了?

旅行的陌生能給我一種安全感,周圍的人都是全新的,沒人瞭解你的過去,沒人知道你真正的性情。就算我平時一句話也不願意說,去了武漢的livehous,我就是一個甩頭土嗨。就算平時的我膽小怕事,也可以在酒店的大窗破口大罵,讓樓下唱歌難聽的房客閉嘴。

一個讓我匿名的城市,我可以在每一個角落都生出一個不一樣的卻真實的我。

誰說,這不是旅行的意義之一呢?

「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裡尋找安全感了?

也許那些熱愛流浪的人是真的存在,他們不是沒有家,只是對那個在別人眼裡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的自己充滿失望。所以,只好出走。

這和soul的定位很像對吧,不過是提倡每個人給匿名留一席之地,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給失落一個安放的樹洞。因為在這裡你再怎麼鬧騰,現實生活的人都一無所知。

「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裡尋找安全感了?

寫在文章最後:

很多人問,這個APP能帶來真的靈魂伴侶(男朋友、女朋友)嗎?

這個我真的說不出來,但對於一個一開始就知道你所有秘密、知道你性格弱點的人,請記得慎重一些,徹底的瞭解也許不是一個好戀人的標準。

又或許你不懂我們在討論什麼。不過是生而為人,總有難以釋懷。絕望的話,我們一定要說出來。而如果你真的無法說出來,就大膽走出這座城市吧。

千萬記得,快樂就好。

「一個人」我們何時開始在匿名裡尋找安全感了?

作者——可樂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