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讓人編《四庫全書》,大修宮殿寺廟,沒想到現在都成了寶!

乾隆讓人編《四庫全書》,大修宮殿寺廟,沒想到現在都成了寶!

乾隆盛世時,乾隆皇帝除了喜歡修宮殿,還熱衷於編書,這兩件事沒有充足的國力還真做不到,到現在有很多都成了世界文化遺產。

乾隆讓人編《四庫全書》,大修宮殿寺廟,沒想到現在都成了寶!

第一,編纂《四庫全書》。為了“以彰顯千古同文之盛”。乾降三十八年開設四庫全書館。委任皇六子質親王永瑢、皇八於儀郡王永鏇,皇十一子成親王永堤,大學士劉統勳、于敏中、阿柱、舒赫德等每為總裁,任紀昀、 陸錫熊、戴震、王念孫等大儒名家為總纂,纂修、分校、廣收天下遺書,精心編纂,歷時14年,完敗了7部《四庫全書》的編纂,繕寫,校對工作,總共印252000餘冊,1603萬餘頁,堪除古代空前絕後的巨大文化工程。《四車全書》這一鉅著的編成,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編書的過程中,也禁止、刪改、銷燬了3000餘種六七萬卷的“悖逆”和“違礙之書”,製造了幾十起文字獄,產生了惡劣影響。

乾隆讓人編《四庫全書》,大修宮殿寺廟,沒想到現在都成了寶!

乾隆讓人編《四庫全書》,大修宮殿寺廟,沒想到現在都成了寶!

第二,大修皇宮,擴建避暑山莊。乾隆年間,在紫禁城內,對皇宮進行了大規模的增修和擴建、改建、新建,重修了慈寧宮、建福宮、寧壽宮、重華宮、紫光閣、寶月樓、武成殿、同豫軒、雨花閣等等。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營建,承光殿、閱古樓,禪福寺,小西天、萬佛樓以及九龍壁,皆建於此時。

乾隆讓人編《四庫全書》,大修宮殿寺廟,沒想到現在都成了寶!

在康熙、雍正時期郊外園林基礎上,乾隆也展開了大量的增建,擴建工程,形成了三山五園的宏大景觀。在圓明園原有的40景以外,增建了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法源樓、延真院等許多新的景點,又在圓明園內新建長春園和西洋樓。在圓明園之南,新建清漪園(即今頤和園)。在香山新建靜宜園、實勝寺、寶諦寺、寶相寺,重修碧雲寺,擴修玉泉山的靜明國。

乾隆讓人編《四庫全書》,大修宮殿寺廟,沒想到現在都成了寶!

乾隆年間,他還對避暑山莊和外八廟進行了持續幾十年的大規模改造和擴建,在山莊內,新定36景,與康熙時定的36景互相輝映,並新建了永佑寺、水月庵、碧峰寺、珠源寺、廣元宮等9處寺觀,煙雨樓、文律閣、文園獅了林、戒得堂、清音閣等許多最點。“外八廟”包括溥仁寺、溥善寺、普佑寺、安遠廟、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官)、廣安寺、羅漢堂、殊像寺,領彌福壽之廟、廣緣寺等12座廟宇。除溥仁寺、溥善寺系康照年間修建外,其餘10座廟宇皆是乾隆年間動用鉅額銀兩新建,這對懷柔蒙古,安定西藏,促進邊疆少數民族與中央政府的隸屬關係.以及密切邊疆與中原地區的聯繫,起了重大作用,清代的北京皇官,頤和園及承德的避暑山莊與外八廟,成為祖國的瑰寶,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乾隆讓人編《四庫全書》,大修宮殿寺廟,沒想到現在都成了寶!

乾隆皇帝當初花費巨資籌建的這些工程,沒有重組國力支撐是做不到的,這些文化痕跡對傳承和豐富華夏文明確實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