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得到吗?一部60多吨重的钻机竟是37个好汉凭着血肉之躯,人拉肩扛从火车上卸下来的……

1960年4月2日,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职工期盼已久的钻机到了。

可是大家的兴奋劲儿还没过,问题就来了。

——没有吊车、拖拉机,汽车也不足……

要把60多吨重的钻机从火车上卸下来谈何容易!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队长王进喜果断地对大家说:“没有吊车,咱们37个人就是37台吊车。没有汽车,咱37个人就是37台汽车!就是靠大绳拉、肩膀扛,也要把钻机卸下来,运到井场上安装起来!”

你能想象得到吗?一部60多吨重的钻机竟是37个好汉凭着血肉之躯,人拉肩扛从火车上卸下来的……

说干就干,37个人把大棕绳、铁撬杠、方木、枕木、扁担,凡是能撬、能抬、能扛的东西都 集中起来。

钻机太沉,那就把整部钻机化整为零,拆成一件一件的卸车。

太沉的大部件就挪到能够滚动的钻杆上,然后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把钻机从火车上卸下来,再运到位于马家窑的萨55井井位上。

你能想象得到吗?一部60多吨重的钻机竟是37个好汉凭着血肉之躯,人拉肩扛从火车上卸下来的……

接下来,更大的困难出现了:如何把钻机安装起来?

王进喜想,早一天开钻,就早一天出油。

他说:“咱们30几双手能从火车上把钻机卸下来,也能把钻机拉到两米多高的钻台上去。”

他们用钻杆作导轨,在钻机前部拴牢大绳,把碗口粗的撬杠插入钻机后部。

大家各就各位后,王进喜一边拽着大绳,一边喊着号子,前面的人用力拉,后边的人用劲撬,钻机慢慢地爬上了导轨搭成的斜坡上。

但钻机一离开地面,撬杠就借不上力了,王进喜跳下钻台,弓下腰,用肩膀扛住钻机的底座,竭尽全力往上顶。

大家也像王进喜一样,用肩膀扛住钻机,咬紧牙关,把钻机往上顶,钻机开始一寸一寸地慢慢爬上了钻台……

你能想象得到吗?一部60多吨重的钻机竟是37个好汉凭着血肉之躯,人拉肩扛从火车上卸下来的……

就是靠着“人拉肩扛”的办法,绞车、转盘、柴油机这些钢铁大件,被一件一件地抬上钻台。经过一天一夜的苦干,40多米高的井架终于在荒原上矗立起来了。

这就是石油大会战期间“人拉肩扛”的故事。

现代人可能无法想象和理解当时石油会战的条件有艰苦,但看了这些故事,也许你就能理解啥叫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了……

审核/吴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