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最贵楼市也开始降了

2018年,或许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从08年次贷危机中苏醒过来的美国,开启了经济快速增长模式,继而是一大波的连续快速加息,大批美元回流本土,新兴经济体在资金的外逃中,经济面临崩溃,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印尼等多国货币贬值严重。


今年,全球最贵楼市也开始降了


经济的颓势直接波及楼市。甚至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样的发达经济体,房价都开始连续下滑,即使美国经济强劲,但是该国楼市并没有像其他国家经济一热,楼市就大涨,而是在今年逆势下滑,成交量不断走低,量不乐观,下一步就会影响价,这基本是经济规律。

今年,美元还要继续加息,钱加快回流银行,大家都将面临一个大问题。

没钱了。

01

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的经济也越发谨慎,如果从股市看实体企业的对经济的信心指数,那就是“一片绿”。

可是,中国楼市在2018年的上半年可谓大放异彩,价格大幅暴涨,成交量也异常大,量价都史无前例,开发商都卖断了货,房地产市场的全部市值能买下整个米国。

下半年,这样的局势能否持续,已经有了答案“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那国内楼市的路,会以怎么样的形式走下去,现在扑朔迷离。

不过,一个事实是,在今年,全球最贵楼市的香港,楼市也滞涨了,而且开始有下跌的风险。

香港是中国楼市的鼻祖,也是目前市场化较大陆更加商业化,专业化的区域,大陆的楼市基本全版模仿了香港楼市的发展路径。

香港的经济是一个开放的全球化自由市场,特别是货币政策基本跟随美国步伐伺机而动,当美元加息开启时,香港立刻跟随,开启了港币的加息周期。

港币加息直接影响了香港楼市,即便香港人对住宅的需求比世界其他任何国家人都迫切,完全是一种似乎供不应求的地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卖家手里,可谓人人是刚需,即便如此,今年香港的楼市还是出现了土地流拍甚至大幅降价的现象。

02

据香港地政总署近日公布,港岛山顶文辉道一块住宅地皮流拍。据悉,上述地皮占地约18.94万方尺(约2.1万平方米),为八年多以来首次出售,属极罕有的大型超豪宅项目。市场估值约242.59亿至485.18亿港元。

该次有5家企业投标,包括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长实集团及嘉华国际,九龙仓则联合新世界发展、信和置业、南丰集团、华懋集团及中国海外发展组成联合体竞投。但他们给出的报价均没有达到港府就该用地所定的底价。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山顶文辉道的“准地王”流拍,反映出香港地产商竞投热情下降,对土地价格上涨不再持乐观预期。

像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长实集团等都是香港排名前5的房产巨头,他们都对房地产市场继续增长失去了信心,楼市则更加难以坚挺。

据媒体透露,中秋节后,香港楼市冷风劲吹,二手房市场出现10%左右的降价潮,特别是前期涨幅较大的楼盘,降价更为明显。近期嘉湖山庄有实用面积为442平方英尺的两房单位以456万港元成交,相比同类型单位的最高成交价已大幅下挫逾22%。沙田九肚山一处房产22日以130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而这一价格较最初挂牌价已降低520万港元,降幅接近30%。

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至今共录得981宗二手住宅成交,涉及金额为155亿港元,同比分别下跌14.1%、16.3%,成交宗数及金额均创下2016年3月以来的31个月新低。

自2003年起,香港房价已创下连续15年上涨的“神话”,是香港历来最长房价上涨周期。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由61.6点飙升至去年的333.9点,过去14年涨幅超过4.4倍,今年上半年楼价升幅超过10%。

香港的这波长达数十年的暴涨,似乎要在2018年画上句号。

03

与香港的市场自我调节相比,作为徒弟的大陆楼市,在今年下半年则采取了主动刹车的模式,除了各种政府级别的楼市限制措施,房产税也箭在弦上,呼之欲出。开发商也预感到了市场的不妙,积极进行自我革命,各种打折,降价,促销此起彼伏。

随着时间进展的延续,似乎国内这种主动调节楼市的力度不够,近日,全国多地再次曝出“取消预售”的呼声,而且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楼市政策,正在政府层面有意推广。

“房屋预售制度”在香港又叫“卖楼花”,是20世纪50年代在香港兴起的房屋销售制度,在90年代初期传入内地,和其他内地引进香港的楼市政策一样,“房屋预售制度”的引进,大力助推内地房地产发展速度。

今年,离香港最近的广州,首先在这方面动作频频。5月下旬以来,中山陆续推出15块住宅用地,都要求“现房销售”。而且纵观近期中山推出的地块,已经没有“预售”的了。上个月,广东省房协发布了一份“关于商品房预售许可事项调整”的材料,材料中表示,“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导致工程烂尾、违法违规销售、交易不公平、房屋面积管理职能难以厘清、不平衡发展和低效率竞争等风险,建议降低预售制带来的高杠杆效应,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全面实施现售。”

然后,而这一消息还没落实,又有一个消息传来。10月初,全国首个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项目龙华金茂府已亮相深圳。这也是深圳首宗商品房现售试点地块,一经上市即引起市场关注。按照要求,该地块上建设的商业、住宅等建筑物不能进行预售,必须在竣工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才能以现房形式对外销售。

当外界对广州的现房销售的判断还停留在这只是个例的时候,10月19日,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建商品房现房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鼓励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新建商品房现房销售。

相比广州,合肥对现房销售的规划很明确,合肥相关部门如是说,坚持和深化商品房预售管理,探索建立新建商品房现房销售备案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新建商品房现房销售前,应当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新建商品房现房销售备案手续。优化、简化备案手续,减轻企业运营成本,鼓励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新建商品房现房销售。

新建商品房现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现售新建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已获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或者已确定施工进度和交付日期;现售项目具备相对独立管理条件。

《通知》还要求,现房销售备案完成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销售全部房源;要严格执行明码标价、一房一价。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新建商品房现房销售时,应将新建商品房现售备案证明文件在售楼场所公示。

房地产从上而下传出“取消预售”似乎是在给市场提前打预防针,在传达着什么信息。

目前,期房销售资金已经成为中国地产开发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地产公司投入地产开发的 7.9 万亿元中,近 1/3 是购房者的买房定金和预付款。一个产业,少 1/3 的资金投入,将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面对越来越紧张的资金状况,现售或许是国家给开发商的敲响的警钟,即使不取取消售制,房地产后期的日子或许也不是很好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