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後上岸的考研er,是怎樣安排考前衝刺的?

“985”、“211”、“雙一流”可以說是大部分考研er心中的目標,能考上這些學校的堪稱是“學霸”。那麼,這些考上名校的學長學姐究竟有什麼優勢?每天的時間都是如何安排的?我們是不是掌握了這些技能也能逆襲成學霸呢?

總結了名校學霸共同的優勢,通過修煉這些“秘籍”,開啟學霸模式也就變得更加遊刃有餘啦~

那些最後上岸的考研er,是怎樣安排考前衝刺的?

1、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腳踏實地”是他們身上最基本的素質。腳踏實地意味著不急不躁,一步一個腳印。

很多考研er在複習備考的過程中常會犯一個基本錯誤,就是容易心浮氣躁,容易好高騖遠,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或過分焦慮或自信爆棚,導致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

腳踏實地不僅是心態的問題,更是學習的方法。心態上的不浮躁才能體現在學習中的穩健。

只有腳踏實地認清自己的情況,才能“因地制宜”隨時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學習策略,才能踏踏實實的踏上成功的征程。

2、效率第一,不要患得患失

一天24個小時,除去吃飯睡覺,其餘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考研最重要的就是時間管理,如何能有效利用學習時間也是一個考研人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制定的計劃要嚴格執行,絕不拖延。

把每個科目的學習時間按模塊分好,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小的階段性學習之後要適度休息,有張有弛才能效率更高。

做完計劃就去休息,不用為了該放鬆的時間患得患失,不要過分熬夜。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那些最後上岸的考研er,是怎樣安排考前衝刺的?

3、不跟風、不盲從,堅持走自己的路

考研孤獨,難免會找研友互相鼓勵一起學習,這是很正常的。但若是因為別人而影響了自己的步伐,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考研本就是你一個人的戰鬥,跟風別人只會自亂陣腳。

堅持按照自己的計劃走,在計劃難以執行時適時調整。堅持自己的進度不疾不徐,切勿跟風與盲從。

4、學習方法要講究

學霸們的學習各不相同,但其中不乏共同之處,我們可以取長補短,認真借鑑。

首先,整個學習過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學、做、思。

:就是你的各科目的基本知識的學習,對於知識的攝入過程。這個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基礎,把握學科的重難點。

:這是在學的基礎上去消化知識的過程,是基礎上的強化。但要注意的是,並非每個知識點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做到抓住重難點,吃透科目的核心知識。

:這是學習的高級階段,其實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不注重學習之後的反思,一味的攝入,造成的後果只能是不知所云。反思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在學完一部分以後不著急進行下一部分,要回顧總結。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錯題的總結,根據自己的錯題量,將錯題分類別總結,比如說因為粗心,因為記憶模糊,還是因為知識點完全不理解,然後返回“學”的環節去查漏補缺。最後詳細記錄錯題的原因、次數、反覆出錯的點,做好歸納總結,有空的時候時常拿出來看看。

題在精不在多,不要盲目題海戰術,錯題能反映很多知識脈絡,要以小見大,吃透錯題和難題。

那些最後上岸的考研er,是怎樣安排考前衝刺的?

5、重視思考,不盲目學習

這是你和別人拉開差距的一個重要的標準。我們學習是為了考上研,考上研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要始終明白,學習是持續的、終生的,而不是為了考研而學習。

要善於思考,思考如何學習,思考如何執行。只有善於思考才能給自己的學習留下更寬的餘地。

6、注重鍛鍊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考研是心理身體的雙重戰役。任何一方面倒下都不行,在這場持久戰中,強健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

一定要規律作息,定時運動。對三餐加以重視,不可胡吃海塞,也不要苛待自己。

95%的考研學霸表示自己從不熬夜,甚至考前也是12點之前就睡了。

保證充分睡眠,作息規律,學習之餘要留出相應的時間去鍛鍊放鬆,勞逸結合,動腦動體相交叉。

7、保持良好的心態

大多數焦慮的同學基本上都是怕自己複習進度有問題,感覺學不完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懷疑是難免的,但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就沒問題了。相信自己,並堅持到最後。

時刻告訴自己,我要做的是盡力拿更高的分數,而不是必須考滿分。具體的小可愛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哦:"總感覺學不完了,怎麼辦?""誰說要學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