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敗退中國,又一韓企在華撈不到錢了

沉寂1年多之後,登陸中國市場10來年的韓國超市巨頭樂天瑪特最終還是退出了。

此前,就有多方報道稱,樂天集團旗下零售超市樂天瑪特在華93家門店宣佈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的基礎上,餘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鋪,也擬在年內徹底關店。

至此,這個曾經號稱“亞洲零售第一”的商業巨頭就此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遙想當年,樂天的年銷售額達到1.38萬億人民幣,沒想到還是落得這個下場。

當然,科技君也並不感到惋惜,畢竟商場如戰場,走你一個韓企,還會有無數個國企頂上來。

樂天敗退中國,又一韓企在華撈不到錢了


樂天為何節節敗退

這兩年樂天瑪特給人的印象就是,不停的關店。到底是什麼使得這家商業巨頭走向下坡路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之前的“薩德事件”,可能不少人也是因為這一事件才知道“樂天”這個名字的。

當時,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時,樂天瑪特背後的韓國財團給予了諸多支持,讓中國消費者心寒,同時也記住了樂天集團,並引發了一系列抵制行動。

至此,樂天馬特超市業務在中國可以算是全線崩塌,從此便一蹶不振。

要知道,中國市場在鼎盛時期可是給樂天瑪特貢獻了接近7成的收入佔比,或許樂天也是因此衝昏了頭腦,而薩德的教訓也徹底葬送了樂天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前途。


樂天敗退中國,又一韓企在華撈不到錢了


另外,可能大家都知道,韓國不少財團都是家族企業,這一家子要是在內部打架,必然也會鬧得天翻地覆,樂天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此前三星集團內鬥的故事已經夠精彩了,而樂天集團幾位公子哥之間的博弈,相比也毫不遜色。

在偌大的樂天集團內部,上上下下的家族成員幾乎佔據了絕大多數的重要崗位,內部複雜的關係鬥爭,讓偌大的企業時常上演宮斗大戲。

作為創始人的辛格浩老爺子,甚至成為幾個兒子們爭相“綁架”的對象,以此來“挾天子以令諸侯”。

要科技君說,繼承人們的心思都在宮鬥上,又怎麼管理好一個企業呢?

韓企在華接連翻車

其實,樂天的退出並不是韓國大企業第一次在中國碰壁。

韓國零售業巨頭易買得,早在1997年就進入中國市場,並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易買得”超市。

作為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韓國零售品牌,易買得曾有在中國開1000家門店的計劃,但分店最多時也只達到26家。

後來由於效益不佳、經營日漸困難,2011年開始逐漸減少分店數量。近幾年,易買得在華鉅額虧損,虧了大概11.51億元人民幣,不得已轉向投入泰國等東南亞市場。

還有著名的三星爆炸門事件,典型的區別對待中國消費者,此後三星手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由20%下降到不足 2% ,即使現在年年討好也於事無補。

樂天敗退中國,又一韓企在華撈不到錢了

另外,曾經位列全球第3,與諾基亞、三星爭鋒的LG手機,因性價比低而被稱為“花架子”,已經連續兩年未在中國市場推出智能手機了,其中文官網都悄悄撤下手機欄目。

中韓兩國地理距離雖不遠,但市場形勢卻大不相同。

韓國大企業長期以本國的情況來度量海外市場,拒絕在市場地本土化,拒絕適應與改變,只靠碰壁來獲得反饋,撞得頭破血流也就在所難免了。

只是話說回來,既然想要在中國的地盤上賺錢,自然也要把中國消費者擺在前面才行,不然憑什麼讓你賺得金盆滿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