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足球,你懂“尊重”吗?

最近被一条“小球员打裁判”的消息刷屏了。后来又有了一个反转文章,说是裁判先动手打的教练,小球员才打裁判。不管谁先动的手,我觉得都不重要。球场斗殴已经成了中国足球的常见现象,每年无论是职业足球还是草根足球,总有暴力事件发生。这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足球,你懂“尊重”吗?

足球与社会

中国的业余足球比赛,打架斗殴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些草根球员,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的本职根本不是职业球员。所以,把打架斗殴的现象归咎于“足球运动员素质低”,是站不住脚的。不是足球运动员的人,踢球的时候也没少打架。

不可否认的是,足球运动会让人激动、兴奋、肾上腺素升高。但在欧洲足坛,发生类似球场暴力事件的频率就比中国小得多。所以,把斗殴的事归咎于足球运动本身,也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这不光是足球的事。足球是社会的缩影。我们的社会怎么样,足球就怎么样。中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对规则的不尊重——或者说,对尊重规则的人不够尊重。乘坐公交、地铁的时候,插队、硬往上挤的人,往往会比老实排队的人抢占到更好的位置,等等的问题,都是存在的。

足球是“育人”的

对于足球,你懂“尊重”吗?

回到小球员的问题上来:根据那篇反转文章,因为裁判出了红牌,所以教练吼了裁判,然后裁判骂了教练,球员听见后就围了裁判,教练上来推开裁判和球员,之后双方就打起来了。看上去乱成一锅粥。但是,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教练对裁判的判罚不满,对裁判怒吼。我觉得,作为一个青少年球队的教练员,不应该把这种情绪传递给自己的队员。

在很多家长和足球从业者看来,大连的教练员对本次事件负有主要的责任,教练不仅没有起到表率的作用,而是糟糕的负面示范。教练员是球员成长中最重要的陪伴人物,更是小球员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他们的言行影响了年轻球员的方方面面。青训教练在教导孩子踢球的技能之前,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如何为人处事。对于正确引导孩子对待比赛场上出现的不利情况,在青训方面有着多年经验的成都猎豹足球俱乐部教练伊凡的心得是:在平时对于球员的教育也应该包括这一部分,可能会因为场地、裁判或者球迷等因素出现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但是应该培养小球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场上遇到这样的状况,教练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先安抚好球员情绪,比赛后再进行进一步沟通和处理。

未成年阶段,价值观的树立非常重要。而小球员们的教练,成为了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老师。作为球员,孩子们从小应该了解的一件事,就是要尊重规则。但教练没有很好地以身作则,传递给他们这个信息。

对于足球,你懂“尊重”吗?

裁判需要职业化

中国的足球裁判员,除了提升水平之外,还要提高沟通的能力。有理不在声高,裁判不是非要通过大声的威胁和呵斥,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对待球员,理应不卑不亢,用正常的态度和语气去沟通,而不是把声音提高八度,更不是使用侮辱性的语言。

如果裁判在球场上说的话激怒了球员和教练,对于他接下来的执法也会有很大的挑战,他将无法控制比赛的场面。

总之,中国足球想要搞好,得各个方面同时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面留言

大家点个关注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