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刊登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艾曉暉同志署名文章——構建「黨校聯盟」 強化政治建設

《新華日報》刊登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艾曉暉同志署名文章——構建“黨校聯盟” 強化政治建設

8月21日《新華日報》12版思想週刊刊登我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艾曉暉同志署名文章——構建“黨校聯盟” 強化政治建設。文章詳細介紹了我校成立“信仰·希望·力量”黨校聯盟的經驗做法及取得的實效。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構建“黨校聯盟” 強化政治建設

艾曉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全面加強政治建設關鍵在基層,短板在基層。如何充分發揮黨校幹部教育、思想引領、決策諮詢、理論建設四大職能,為各級黨組織提供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科研資政服務,引領基層黨組織政治建設正確方向,提高建設質效,幫助廣大黨員幹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不斷提高政治力和思想水平,是新時代擺在各級黨校面前的重要課題。

鎮江市委黨校以解放思想為引領,主動破題,進一步整合資源,擴大黨校半徑,在全省設區市中率先成立“信仰希望力量”黨校聯盟,初步形成了以市委黨校為核心,47家分校為支點,12家省級開發區、重點鄉鎮(街道)工作站為觸角的大黨校工作格局,將新時代加強政治建設的各項要求體現在黨校具體工作中,展示在實際成效上。

黨校聯盟實現了教學資源向基層下沉。在聯盟合作框架下,我們藉助市委黨校-機關和轄市區分校-基層工作站三級組織架構,主動和機關單位、基層組織共享教學資源,破解了以往教育培訓中存在的黨校較富餘的培訓資源與基層黨組織受訓不均衡、黨員幹部高標準的評判眼光與培訓內容方式較為單一這兩大矛盾。我們優化培訓機制,為分校提供了聯合培訓、跟班培訓、輔導授課、送教上門四種方式,在內容設置上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採用需求+回應+評估模式,針對性開設課程,將幹部教育培訓中的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學員需求有機融合。針對基層黨組織相對分散的特點,我們創新培訓路徑,還開通了高清在線課堂,利用網絡直播、點播技術,打破了培訓的空間、時間、成本限制,第一時間將黨性教育、理論教育課程向機關和基層輸送,為各級黨組織提高政治站位、政治水平提供有效保障。目前,已成功舉辦86期各類培訓班次,參訓學員4300餘人次,輔導授課、送教上門100多場次,覆蓋6000多人次,高清在線課堂落地10多家,提供優質課程40餘節。

黨校聯盟確保了決策諮詢精準發力。圍繞中心做好決策諮詢,黨校聯盟擁有天然優勢。與其他智庫相比,我們既有相對厚實的師資和學科儲備,又有鎮江市情研究中心這一載體,還有分校學員豐富的一線實踐經驗,以及在數據採集、調研座談、成果運用等方面的便捷渠道。科研協作堅持高起點站位、高水準研究、高頻率報送,以每月一個大型調研、每週多個小型調研的力度,深層次挖掘黨委政府關心、人民群眾關注的社會經濟發展痛點問題,組織學員開展對策研究,拿出前瞻性建議,為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提供有益參考。上半年,我們與各分校聯合開展了“以黨建標準化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鎮江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路徑研究”“推動鎮江高質量發展研究”等20多項重點課題,組織學員開展各類課題調研活動48次,舉辦黨校聯盟課題組理論研討活動12場,有力有效地推動了政治建設的學理支撐。

黨校聯盟帶動了黨校品牌做大做強。在黨校聯盟合作框架內,鎮江市委黨校“信仰希望力量紅色學府”服務品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品牌的覆蓋範圍、服務內容、社會關注度都得到了明顯提升。聯盟成立伊始,我們就第一時間擴充服務品牌內容,在微課堂、大講壇、新視野、宣講團、鎮智庫五大板塊基礎上增加新聯盟板塊,並積極藉助這一板塊打通了教與學的雙向交互。一方面,我們以《黨校聯盟工作通訊》的形式,定期向各家黨校分校和聯盟工作站發佈黨校聯盟最新動態,利用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課程目錄、教師講義,編髮《決策參考》《市情研究觀點集萃》等教學科研資料。另一方面,我們鼓勵黨校聯盟成員單位黨員、幹部積極參與到新聯盟板塊建設中,將日常的所學所思所想展示在黨員講學、微信黨課、學員聲音三大欄目裡,把新聯盟打造成集中展示政治建設、思想建設成果的窗口。在黨校聯盟的帶動下,我們的品牌建設成果得到了鎮江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黨校品牌影響力越做越強。(作者為鎮江市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