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一代戰將,一曲民歌傳唱千年

每次暑假來臨都是觀看神劇《還珠格格》的時候,還記得電視劇裡那首插曲《夢裡》嗎?其中有一句歌詞是“天蒼蒼,地茫茫,你是我永恆的陽光”,這句歌詞是根據“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演變而來,這首名句大家耳熟能詳,曝光率極高,不僅出現在《夢裡》,像楊坤的《牧馬人》、范冰冰的《夕陽》、羅文與甄妮的《鐵血丹心》等歌曲中都有出現過。那麼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出自哪裡呢?

這首歌謠出自《樂府詩集》,是敕勒族人廣為傳頌的歌謠,

“本鮮卑語,易為齊音”。而將它“易為齊音”、發揚光大的是南北朝名將斛律金。

一、前高歡時代:輾轉豪傑間

說到斛律金,就不得不提北齊神武帝高歡,斛律金的命運以及斛律家族的命運是與高歡的命運以及高氏家族的命運連在一起的。而在結識高歡之前,斛律金先後投靠過破六韓拔陵、北魏以及爾朱榮。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今山西省西北部)敕勒人,祖上數代人都是北魏高官

。敕勒族是古代一個少數民族,是春秋時期狄人的後裔,匈奴人稱之為丁零,鮮卑人稱之為高車。公元91年,東漢大將軍竇憲掃除北匈奴勢力,導致了亞洲乃至歐洲的一次人口大遷徙,北方草原出現巨大的地理真空,敕勒族以及鮮卑人就是趁此機會內遷,加入中國這塊神州大地,並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經過民族內遷、五胡亂華、胡漢雜居數百年之後,在南北朝這個民族大碰撞的時代,有些胡人與漢人已經沒有那麼強的分界,比如漢化程度很高的拓跋氏(元氏),比如後來被充分鮮卑化的漢人高歡、被充分漢化的鮮卑人宇文泰,這兩個一生之敵就是民族大融合的產物,而敕勒人斛律金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登上歷史舞臺的。

南北朝一代戰將,一曲民歌傳唱千年

作為一個逐水草而居的胡人,有著胡人剛烈的脾性和嫻熟的馬上功夫,此外他還有一個特殊技能:“望塵識馬步多少,嗅地知軍度遠近”,其騎射本領連柔然可汗都稱讚不已。

擁有這一身本領恰可投身軍伍,斛律金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舞臺便是一名懷朔鎮鎮守將士。

為了防禦北方柔然人的進攻,拱衛首都,北魏在北方邊境設立了北方六鎮:沃野、懷荒、武川、撫冥、柔玄、懷朔。在北魏帝國的前中期,北方六鎮是軍事重鎮,但是在後期,隨著孝文帝的改革遷都,政治中心南移,六鎮拱衛京都的作用被削弱,六鎮將士的榮耀與待遇也隨之下降,隨之開始軍心思動。

終於在公元524年發生六鎮起義,時任懷朔鎮軍主的斛律金率部參加起義,追隨破六韓拔陵。

然而好景不長,斛律金看出破六韓拔陵成不了氣候,便率眾投降北魏,被孝明帝封為第二領民酋長(此官職封予依附北魏的少數民族首領,斛律金之父以及爾朱榮當過第一領民酋長)。公元525年,斛律金被起義軍首領杜洛周打敗,全軍覆沒。

斛律金只好去投靠北秀容(今山西朔州)的爾朱榮。

爾朱榮是亂世梟雄,實力雄厚,借鎮壓六鎮起義而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北魏勢力最強之人。

在爾朱榮手下,斛律金得到重用,先後打敗葛榮、元顯有功,被封為鎮南大將軍。

也正是在爾朱榮手下效力期間,斛律金與高歡結識。

二、高歡時代:敕勒絕唱

公元530年,權臣爾朱榮被孝莊帝刺死,隨後孝莊帝被爾朱兆所殺,爾朱兆成為洛陽城的實際掌權者。而此時早有異心的高歡趁出兵山東、鎮壓六鎮降卒的機會在信都起兵,公然反叛爾朱兆,斛律金這時被委以重任,留守信都、打敗李修等人。不久斛律金率軍與高歡在鄴城匯合,跟隨高歡打敗爾朱兆。爾朱氏勢力滅亡後,高歡擁立孝武帝元修為帝,掌控關東地區,宰制朝廷,斛律金因功被封為汾州刺史。

此後,以高歡為主的東魏政權與以宇文泰為主的西魏政權開始長達十餘年的鏖戰,

斛律金作為高歡手下大將,參與了與西魏的沙苑之戰、河橋之戰、邙山之戰、玉璧之戰等關鍵性戰役。

在這幾次大戰中,斛律金屢立戰功,先後攻克過南絳、邵郡等城池,打敗過高仲密等東魏降將,特別是在沙苑之戰、高歡慘敗之時,若不是斛律金“以鞭拂馬”,力勸高歡退兵,高歡恐怕會被宇文泰生擒。

而最令人動容的是在玉璧之戰中,斛律金唱頌的一首《作為一個逐水草而居的胡人,有著胡人剛烈的脾性和嫻熟的馬上功夫,此外他還有一個特殊技能:“望塵識馬步多少,嗅地知軍度遠近”,其騎射本領連柔然可汗都稱讚不已。

擁有這一身本領恰可投身軍伍,斛律金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舞臺便是一名懷朔鎮鎮守將士。

為了防禦北方柔然人的進攻,拱衛首都,北魏在北方邊境設立了北方六鎮:沃野、懷荒、武川、撫冥、柔玄、懷朔。在北魏帝國的前中期,北方六鎮是軍事重鎮,但是在後期,隨著孝文帝的改革遷都,政治中心南移,六鎮拱衛京都的作用被削弱,六鎮將士的榮耀與待遇也隨之下降,隨之開始軍心思動。

終於在公元524年發生六鎮起義,時任懷朔鎮軍主的斛律金率部參加起義,追隨破六韓拔陵。

然而好景不長,斛律金看出破六韓拔陵成不了氣候,便率眾投降北魏,被孝明帝封為第二領民酋長(此官職封予依附北魏的少數民族首領,斛律金之父以及爾朱榮當過第一領民酋長)。公元525年,斛律金被起義軍首領杜洛周打敗,全軍覆沒。

斛律金只好去投靠北秀容(今山西朔州)的爾朱榮。

爾朱榮是亂世梟雄,實力雄厚,借鎮壓六鎮起義而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北魏勢力最強之人。

在爾朱榮手下,斛律金得到重用,先後打敗葛榮、元顯有功,被封為鎮南大將軍。

也正是在爾朱榮手下效力期間,斛律金與高歡結識。

二、高歡時代:敕勒絕唱

公元530年,權臣爾朱榮被孝莊帝刺死,隨後孝莊帝被爾朱兆所殺,爾朱兆成為洛陽城的實際掌權者。而此時早有異心的高歡趁出兵山東、鎮壓六鎮降卒的機會在信都起兵,公然反叛爾朱兆,斛律金這時被委以重任,留守信都、打敗李修等人。不久斛律金率軍與高歡在鄴城匯合,跟隨高歡打敗爾朱兆。爾朱氏勢力滅亡後,高歡擁立孝武帝元修為帝,掌控關東地區,宰制朝廷,斛律金因功被封為汾州刺史。

此後,以高歡為主的東魏政權與以宇文泰為主的西魏政權開始長達十餘年的鏖戰,

斛律金作為高歡手下大將,參與了與西魏的沙苑之戰、河橋之戰、邙山之戰、玉璧之戰等關鍵性戰役。

在這幾次大戰中,斛律金屢立戰功,先後攻克過南絳、邵郡等城池,打敗過高仲密等東魏降將,特別是在沙苑之戰、高歡慘敗之時,若不是斛律金“以鞭拂馬”,力勸高歡退兵,高歡恐怕會被宇文泰生擒。

而最令人動容的是在玉璧之戰中,斛律金唱頌的一首《敕勒歌》。

南北朝一代戰將,一曲民歌傳唱千年

公元546年十月,高歡率大軍第二次進攻玉璧。玉璧城位於黃河與汾河交界處,是東、西魏的分界地帶,東、西、北三面都是崇山峻嶺,險峻至極,後又經過西魏大將王思政經營修整,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早在公元542年,高歡就率軍攻打過玉璧城,但是王思政早有防備,高歡無功而返。

第二次玉璧之戰的時候,高歡五十一歲,斛律金五十九歲,具體兵力不詳,但是“齊神武(高歡)傾山東之眾,志圖西入,以玉壁衝要,先命攻之”,經過與西魏的數次大戰之後,人生暮年的高歡可謂是以傾國之力,瘋狂地向玉璧城進攻,一場轟轟烈烈的玉璧攻防戰就此展開。

玉璧攻防戰相當精彩,高歡智計百出,先後使用過起土山、鑿地道、造衝車、火燒幔布、挖道焚柱、攻心戰術等策略,但是守城的韋孝寬見招拆招,慷慨激揚,愣是讓高歡止步城下,玉璧城固若金湯。玉璧攻防戰持續了兩個月左右,在這兩個月中,高歡的東魏兵死傷七萬餘人,高歡也病倒軍中。某一夜,“有星墜於神武營,眾驢並鳴,士皆讋懼。”,韋孝寬又放出流言說“神武中弩”、“勁弩一發,凶身自隕”

。玉璧城下,病倒的高歡為了證明自己沒死、激勵將士,無奈起身巡視軍營,宴會將士。

南北朝一代戰將,一曲民歌傳唱千年

西安:盛夏裡的盛唐風韻

在宴會上,為了鼓舞士氣,高歡令斛律金高唱《敕勒歌》。頓時,豪邁激昂的《敕勒歌》傳遍整個軍營,高歡回顧自己一生,彷彿看到了那個遊蕩懷朔鎮的落魄少年,彷彿看到那個被杜洛周追殺的艱難歲月,彷彿看到了與爾朱榮進軍洛陽的豪邁氣概,彷彿看到了消滅爾朱兆時的意氣風發,彷彿看到了與西魏鏖戰十餘年的戎馬生涯。斛律金用鮮卑語唱了幾遍後,高歡“自和之,哀感流涕”。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短短27個字的《敕勒歌》蒼勁悲壯、慷慨激揚,唱得東魏將士熱淚盈眶,豪情萬丈,其中既飽含著高歡沙場失意、天不假年的哀嘆,也飽含著東魏將士征戰沙場、熱血沸騰的豪邁。或許玉璧攻防戰已經被埋沒在歷史長河中,無人記起,但是玉璧城下的《敕勒歌》千古傳唱,經久不衰。

鮮卑後裔元好問讀過《敕勒歌》後,寫詩道:“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此後,高歡班師回朝,歷時近六十日的玉璧之戰結束,此戰“東魏苦攻凡五十日,士卒戰及病死者七萬人,共為一冢”,至今玉璧城仍有“萬人坑”遺址。

三、後高歡時代:尊寵至極

玉璧之戰後僅僅兩個月,高歡病逝,臨死前告誡世子高澄“厙狄乾鮮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並性遒直,終不負汝”。與高歡同出自懷朔鎮、同在爾朱榮手下效力,斛律金一直受到他的很大信任。

高歡死後,斛律金歷仕高澄、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緯等人,先後打敗過西魏大將李景和、馬紹隆以及柔然人,因功被封為左丞相。作為五朝元老(高澄未稱帝),斛律金可謂是北齊柱石,特別是在武成帝高湛時代,斛律金榮寵至極,“(斛律)金長子光大將軍,次子羨及孫武都並開府儀同三司,出鎮方岳,其餘子孫皆封侯貴達。一門一皇后、二太子妃、三公主,尊寵之盛,當時莫比”。然而斛律金不以為喜、反以為憂,認為“我家直以立勳抱忠致富貴,豈可藉女也”,男兒取功名,靠的是功勳,豈能像東漢梁驥一樣靠女人。靠著這個理念持家治國,

斛律金教出來的大兒子斛律光日後成為北齊三傑之一,是西魏人聞風喪膽的落雕將軍,二兒子斛律羨慎言正直,官至驃騎大將軍。

南北朝一代戰將,一曲民歌傳唱千年

公元567年,斛律金病逝。斛律金留給後世的或許不是曠世奇功,不是不世之功,他本人也不是南北朝最能打的將軍,但是玉璧城下的一曲《敕勒歌》足以讓他名垂青史,也讓他成為唱歌最好的南北朝戰將。《敕勒歌》至今都被人傳頌,成為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