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流方式最主要的就是打仗了,当然大家都打累了,也会有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西周是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灭掉的,到后来春秋时期,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保卫了中原王朝没被少数民族干掉。孔子就说,还好管仲带领齐国挡住了少数民族的侵略,不然我们今天汉族就传不下去了。

浅谈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关系

古代少数民族都是以畜牧业为主,不会农业,不会种地,少数民族里契丹建立了辽国会种地。所以一般少数民族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一场暴风雪就能导致草地荒芜,然后牛羊就没吃的了,然后人就没吃的了,就是说一场暴风雪都有可能使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灭亡,农业就好在不同的季节可以种不同的作物,比畜牧业的基础好很多,当然工业就比农业基础更好,不像农业非常受天气的限制,再然后信息产业又比传统工业好了一筹,不用考虑污染和土地使用的问题。就因为少数民族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生产资料,所以他们总是侵略周边的人,其实就是需要去抢,不去抢大家都得挨饿。

浅谈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关系

由于抢劫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必修课,所以他们从小就要学两样东西,开弓和上马。在冷兵器时代,打仗就是开弓和上马嘛,所以这些少数民族的战斗力一般都很强。更厉害的是,少数民族打仗不需要后勤,不需要专门用人来押运粮草,军队的食物都是沿途打猎而来的。诸葛亮6出祁山,最后北伐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粮草不济,但少数民族打仗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匈奴在楚汉争霸期间,乘着中原混乱,占领了大量土地。汉朝建立后,刘邦御驾亲征,来讨伐匈奴。当时匈奴有骑兵14万,汉朝是步兵12万。匈奴就给中原王朝好好的上了一课,步兵是打不过骑兵的。结果刘邦就被匈奴围在白登山,这个打是绝对打不过的,就开始走夫人路线。陈平给冒顿单于的夫人说,我们知道错了,财宝给你,我们还为单于准备了很多的美女,望笑纳。这个夫人一听就急了,财宝我收下,美女你们别送了,我一定劝单于退兵。后来匈奴就退了,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经常把公主嫁到匈奴,甚至用宫女来冒充公主,但人家少数民族没有中原人那种亲戚的感情,你是我亲家又怎么样,我缺东西了,我一样来抢你。

浅谈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关系

当然汉朝也只是在储蓄力量来反攻,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而已。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首先是经济更强大了,然后是马,刘邦那会儿只有3000匹马,汉武帝的时候有多少呢?60万匹、汉武帝任用自己的舅子卫青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去攻打匈奴,这个霍去病只有17岁,却率领800勇士横绝大漠,斩杀了2000多人,把单于的叔爷爷都给杀了。今天我们把第一名称为冠军,就是因为霍去病17岁被封为冠军侯。霍去病主要经营河西走廊,常年在外驻军,皇帝赐予美酒,霍去病不敢独饮,他把酒倒入泉中,让将士们用头盔喝酒,这个就是酒泉地名的由来。

但马上汉朝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这个少数民族不像中原人有定居的习惯,都是流动的。今天你把这里占领了,他就跑到另一个地方接着闹,你不能彻底的消灭他,而且汉朝没打下一个地方,就得派人守卫,不然又会被新的少数民族占领,这个仗打下去没完没了的。所以就有了昭君出塞的事情,是希望这片地方的少数民族和我们是友好的。但是,昭君出塞能起到两个民族共结盟好的作用,前提是中原王朝得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少数民族他一合计,去抢是抢不到的,才愿意和你贸易交流,一旦你的军事能力变弱了,那还是抢来得直接。所以汉朝以后的历代中原王朝,都没能避免少数民族的侵扰。

浅谈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关系

汉朝衰落以后,就是有名的三国时代了,曹操雄踞北方,匈奴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打不过曹操,一度相安无事。等到晋朝建立,这个司马炎并不是一个好的君主,他是靠着他爷爷那一代的司马懿,司马昭和司马师才打下的江山,结果后来发生了八王之乱,少数民族一看中原衰落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就开始大举进攻中原,于是就有了五胡乱华的局面。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我国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民族融合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像鲜卑族的拓跋姓氏就全面汉化,后来的隋唐王朝里都有鲜卑血统,本来中原人和少数民族之间并不互相包容,但这次民族融合以后,像杨坚本来是鲜卑血统的,但中原人并不把他当做外族人,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汉化了。这一点我们对待文化的观念和德国这样的国家就不一样,在我国古代,你用中原人的生活习惯,我们就把你当做中原人,至于你出生在哪里,是否是汉族人所生,我们没这么在乎。而在德国,只要你不是德国人生的,哪怕你的德语说得再流利,也入不了德国的国籍。

浅谈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关系

唐朝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并不觉得少数民族的人都是捣乱的,虽然和周边的少数民族打了个遍,但少数民族的很多人都在中原做官。李世民的贴身侍卫阿杜,是突厥人。当时李靖带领军队神兵天降,俘虏了吉利可汗,突厥的降卒要好几十万。魏征就建议李世民,全都杀了吧,这些人软硬不吃,留着是个祸害。但李世民没同意,依然让突厥人自己管理这片土地,抓了的人都给放了。本来这个突厥族差点被灭了,结果李世民又让这个民族延续了下去,所以突厥人都称李世民为天可汗。阿杜每天给李世民站岗,要是他想起了自己的民族被李世民攻打过,进去一刀,李世民就完了,但一会儿阿杜就听到了李世民的呼噜声,就是说对他完全信任,所以阿杜一直是很感恩戴德的。唐朝衰弱以后,各地军阀并起,五代十国的53年,中原王朝里有2个是沙陀人建立的王朝(后唐的李存冒和后汉的刘知远),当时契丹族开始崛起,后来后晋皇帝石敬瑭需要契丹的军力支持,不要脸的把幽云十六周给了契丹,导致中原一直到明朝徐达收回十六周之间,无险可守。

浅谈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关系

后来赵光义继位后,军事能力明显不如他哥哥赵匡胤,结果被辽国名将耶律休哥打得全军覆没。后来辽国来进攻大宋,宋真宗本来是想逃跑的,幸好寇准强迫皇帝去御驾亲征,才保住的中原。当时打退契丹人以后,寇准就对皇帝说,我们干脆一鼓作气,收回十六周。皇帝表示,算了吧,这都把我吓得够呛了。契丹人不就是想要抢点东西吗?不用抢,给他点吧,我们大宋这么有钱,给点也可以的,给个100万吧,就派了一个叫曹利用的人去谈判。曹利用出来的时候寇准私下给他说,皇上说的100万,但你谈判下来要是超过了30万,后来我一定剁了你。这个曹利用去了辽营后,一番唇枪舌战下来,答应是30万。结果复命的时候,皇上正好在吃饭,一个太监出来问是多少钱,曹利用觉得还是要亲自去说,就随便比了个手势,伸出了3根手指头。这个太监就回去报告说是300万,皇帝一听,饭都不想吃了,不过转念一想,300万我也是拿得出的,300万就300万吧。等会儿把曹利用叫来一问是30万,把皇上高兴得。这个30万是个什么概念呢,30万相当于当时一个县一年的财政收入,那么宋朝有多少个县呢,2000多个。所以,虽然有点屈辱,但宋朝一样一搞,宋辽两国百年都没发生过战争,一直到金国灭了辽国。当时宋朝西边的大夏国也是这样的,每年给他点钱,他就没闹了。当然这个也建立在战力平衡的基础上。当时宋夏两国大战,宋朝损失了10万军队,夏国损失了3万,但夏国人口才200万,不像宋国好几千万人,对于夏国来说,死1万人就不得了,所以夏国向宋称臣,但宋要每年给夏国钱。

浅谈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关系

中原人在汉朝以后有一个说法,胡人无百年之运,意思是说胡人进入中年,存在的时间不会超过100年,因为你进入中原以后,就要选择,汉化还是不汉化。像拓跋氏进入中原后全面汉化,结果很快就被汉族的血统给剿灭了,鲜卑这个民族就没有了。蒙古人坚决不汉化,硬撑了90年就被赶回北方了。所以中原人就很得意。但这个辽国是个例外,他存在了210年,因为他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汉化的问题。辽国实行一国两制,有自己的南面官和别面官,今天出图的辽国的遗迹,能看到北面是帐篷,南面是房子,就是说一个国家,北面的契丹人不汉化,南面的汉人也不用过契丹人的生活。你看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就是南院大王,是管汉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