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中那些擊穿心靈的台詞

很多人說,日本人很變態,變態地循規蹈矩,變態地過著條條框框的生活,對女孩子更是嚴格到過分——一定要精心打扮,迎合社會制定的審美,才能不被排擠,才能被稱讚。所謂物極必反,所以日本人也經常出極端事件,極端人物,因此他們的日本影視劇角度冷靜殘酷,也金句頻出。

日劇中那些擊穿心靈的臺詞

“不讓任何人承擔責任,不想看的東西就回避,大家能友好地生活下去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奪回值得誇耀的生存方式,就必須看那些不願看的現實,必須帶著身負重傷的覺悟前進。這才叫做戰鬥!有怨言的話去墳墓裡面說!”

——《legal high》

日劇中那些擊穿心靈的臺詞

即使你怨恨他人、自己退縮氣餒也無濟於事。誰都不會幫你。只需一樣就夠了!我們沒有時間和金錢學這學那,只需一樣就夠了!找自己擅長的東西,一樣就夠了。談不上喜歡或討厭,但卻是強於他們人的一面。有成績好的孩子嗎?沒多少吧?也是。不上補習班,不上家教,甚至連自己的書房都沒有。有運動強的人嘛?音樂呢?畫畫呢?什麼都行。能吃也算,什麼都行。要找到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接著,就朝著這一方向。

——《金牌女王》

日劇中那些擊穿心靈的臺詞

罐頭是在1810年發明出來的,而開罐器卻在1858年才被髮明出來。 很奇怪吧? 可是,有時候就是這樣的。 重要的東西有時候也會遲來一步,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

——《最完美的離婚》

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不是嗎?但是一旦長大,沒有一件事會遂自己心願。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比悲傷更令人悲傷的是,空歡喜。”——《空歡喜》

日劇中那些擊穿心靈的臺詞

據說昆蟲沒有能感受疼痛的痛覺,而生物之所以能感受疼痛,是為了發現危機,儘量活得久一點,可是昆蟲短暫到沒有必要去感受疼痛。有這麼一種說法。難過的時候,痛苦的時候,我都會想是因為人類的壽命長。

——《晝顏》

不管是誰,要想活下去,都需要錢和夢想。——《半澤直樹》

說著什麼努力,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沒有做到,也能被原諒,只是在撒嬌而已, 沒有成果的話,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東京女子圖鑑》

不要著急,不要貪心,不要放棄 誰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一公升的眼淚》

你們給我好好覺醒吧。還不明白嗎?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後你們可能會碰到很多很多你們不知道的事。也會碰到很多你們覺得美好的、開心的、不可思議的事物。這時候

做為一個人,自然想了解更多,學習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不能稱為人,連猴子都不如。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理解。還能做什麼呢?不論如何學習,只要人活著,就有很多不懂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那都是騙人的。進了大學也好,進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那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女王的教室》

日劇有個共同點:不管是戀愛、職場還是其他類型的劇,就算是主角旁白的視角,也都以旁觀的拍攝方式去展現故事。故事給你了,剩下的就由作為觀眾的你判斷了。人生就是這樣,或殘酷或溫馨,或慵懶或奮進,日劇展現極端,將選擇的好壞丟給你判斷。或許這也是“變態”的好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