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啥意思?还真有讲究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啥意思?还真有讲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后代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这些精神文明的“财富”绝不是可以用金钱去衡量的。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的面向世界,在世界舞台上发光的一大亮点。但是,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我们应该选择性的继承。吸取那些正面的、昂扬的、向上的,摒弃那些负面的、落后的、封建的。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啥意思?还真有讲究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为人所知的成语、俗语。这些“遗迹”有的可以说是非常的精辟,凝固着旧时的人们的智慧,但有的却是没什么道理,完全是封建的弊端。今天小编就问大家说说那句老人们常说的“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勤房”这句俗语,以及它背后的原因。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人对待生死之事尤其的敬重和避讳。在古代,人们对鬼神的存在一直抱着“深信不疑”的态度。因此,他们对待生死之事的忌讳尤其的多。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啥意思?还真有讲究

大家对待这个词相信一定不陌生—“红白事”。红事代表着结婚、生子、寿辰,白事自然就代表着家中的丧事,即人的逝去。

按理说,发生红事时,人们总是愿意去凑热闹沾沾喜气,而发生白事时,人们就不太愿意去看了,怕招来晦气。但是,前文小编提及的那句俗语显然是不符合这一道理的。小编先来给大家说说前半句的意思。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啥意思?还真有讲究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家里的人逝去和丧事,都是需要避讳的。就是老人们常说的怕沾了“晦气”。但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转述的,当一个人死亡时,他生前的种种皆一笔勾销,这其中自然包括“晦气”。

古时的人们认为,如果把自家的屋子借给办丧事的人,那么自家的晦气也会随着已逝之人的深埋黄土而离开。晦气离去,自然好运就来到了,甚至会鸿运当头,出这“栋梁之才”。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说说这后半句的意思。

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人们的死亡率十分的高,一点点小病都会由于治疗不当而致人死亡。在古代,女子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的风险十分的高,很有可能面临着难产的危险,而且在生产之后的照顾不当时也会威胁女子的生命安全。

俗语:丧人出栋梁,生人不寝房,啥意思?还真有讲究

但是,古代的人民由于对鬼神之事的“深信不疑”,把生产之后女子的虚弱甚至死亡归结于新生儿会吸收外界的运气。这其中不仅包括着母亲的运气而且还包括其他人的。因此,人们为了避免这种“玄学”事件的发生,都不愿意把自家的屋子借给要生产的人。

听完小编的讲解,是不是觉得古人的有些想法放在现代显得十分的可笑。其实呢,这不过是所处的时代的问题,在那个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忌讳自然很多。所以,现在的我们要更相信科学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