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最近非常火的注意力币——BAT(前篇)

最近在刷快讯的时候,经常刷到一个之前非常火的代币——BAT(Basic Attention Token),中文翻译过来是注意力币。

聊聊最近非常火的注意力币——BAT(前篇)

聊聊最近非常火的注意力币——BAT(前篇)

从资讯上我们可以发现两点:

1. Brave已经按照其白皮书的规划,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开发;

2. BAT代币随着新版浏览器的发布,也上涨了很多。

接下来专员会从项目本身,团队、投资人、盘子这几方面为大家进行简评,由于内容太多,专员还在公司加班,所以就只能分为上下两篇,非常抱歉。

先说结论,避免大家一时冲动去买,专员的分析是:

但是长期来看,尤其是私募部分解锁以后,BAT的发展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乐观,所以大家如果要买的话请一定一定谨慎,专员是肯定不买的,专注EOS 5年,哈哈哈。

聊聊最近非常火的注意力币——BAT(前篇)


首先,项目本身的出发点很有趣——传统广告业由广告商、内容商和用户组成,但现今三者间充斥着中间人、行为追踪和各种欺诈。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一共有以下风险和挑战:

Ø 高达50%的用户流量是用于广告、追踪,每月成本可达23美元

Ø 移动端平均花费5秒载入广告

Ø 广告额外消耗多达21%的电池量

Ø 内嵌多达70个追踪器的大型媒体网站侵犯隐私

Ø 每年恶意软件数以高达132%的速度增长

咋一看是不是很有道理,专员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是觉得,卧槽,这么黑的吗,不过专员毕竟是程序员,所以可能更倾向于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一点点说,此处我们全部拿google家的chrome浏览器和google搜索做对比,什么IE啊,百度啊不在我们的考虑范畴里。

事实上

现在的广告跟踪更多是在搜索引擎上做的,虽然浏览器也会做,但是chrome上其实是有选项关闭的(https://support.google.com/chrome/answer/2790761?co=GENIE.Platform%3DDesktop&hl=zh-Hans),不管是安卓端还是PC端,所以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全都不成立。

聊聊最近非常火的注意力币——BAT(前篇)

再说说第四条和第五条:

聊聊最近非常火的注意力币——BAT(前篇)

如果大家使用chrome浏览器,基本可以排除这个问题,除非你自己装了些第三方插件,否则chrome还是非常安全可靠的,而且只要你是在chrome应用商店里下的插件,基本都是经过安全验证的。

所以以上五条专员不认为是Brave的优势,全是伪命题,也不可能做过Chrome,嗯,绝对不可能。

从内容商的角度来看,有以下问题:

Ø Google和Facebook统治着73%的广告市场,并蚕食着每年99%的增长;

Ø 营收下降66%;

Ø 去年恶意机器人造成72亿美元的欺诈;

Ø 超过6亿台移动和桌面设备运行防广告插件;

第一条数据应该是可靠的,但是专员不知道第二个数据是啥意思,,,,,,这里官方有一个指向性引导——中心化即作恶,Google和Facebook统治着73%的广告市场,所以他们是作恶的,从而造成了营收下降。事实上则恰恰相反,Google和Facebook由于中心化,所以有更多的用户隐私数据,能够做到更好的精准投放,广告商的每一分钱都能投到合适的用户上,试问,大家如果是广告商,是喜欢就撒撒小钱还是撒大钱但是每一分钱都用在潜在用户上?广告的意义是什么,不就是精准营销吗,增加用户吗?所以专员认为前两条不成立。

聊聊最近非常火的注意力币——BAT(前篇)

恶意机器人造成72亿美元的欺诈,这条数据专员认为应该是真的,但是这里的机器人欺诈的不是浏览器而是广告提供商!!!

所以做浏览器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写过爬虫的朋友应该知道,如果我们是机器人,肯定会模拟浏览器行为,根本无需通过浏览器就可以作恶,而广告商并不知道你是机器人还是浏览器,所以这里专员认为是伪命题。

超过6亿台移动和桌面设备运行防广告插件,专员以前就用过ADSafe,一款屏蔽广告的插件,但是说实话,近几年反而用的少了,为啥?一方面,广告商的反插件能力越发加强,另一方面,这类插件一般会收集用户隐私,专员是不敢轻易使用的。但是事实上,除了浏览器插件以外,还可以通过客户端插件来屏蔽广告,所以专员认为,通过浏览器来防止这类行为是不现实的,,,,,无聊且贫穷的程序员总会搞出很多花样的,,,,,,

槽点太多了,一时半会写不完,明天更后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