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即将爆仓,将是市场面临的最大的黑天鹅风险

中国A股在上周五和本周一(10月19日、22日)连续两天出现罕见的爆涨行情,上证指数由最低的2449点强势飙升至最高2675点,两个交易日上涨226点,涨幅超过8%,为历年来所罕见。政策面所释放出来的利好,是提振A股大涨的主要因素,但在其背后,则是政府托市稳住股票市场,不让市场风险扩散到其它领域的防控措施。

早在上一周,股票市场就已经被深圳市政府动用500亿资金进场救市的措施所吸引,笔者当时也对此作了一番简单的评论,具体可看《深圳巨资救市,败家子欢呼雀跃,纳税人则郁闷:凭什么你的锅要我来补?》,结论重点强调如果上市公司自身风险防御意识不足,且市场内外环境进一步恶化,恐怕难以从本质上消除目前股票市场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这个风险,主要指的是股权质押即将爆仓的风险。

股权质押即将爆仓,将是市场面临的最大的黑天鹅风险

那么,什么是股权质押呢?为什么要做股权质押?这个就要从近几年房价爆涨说起了(唉,说什么都离不开房价这个话题呀),自从2014年政府实施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后,出台了“棚改”新政措施,变相地印了过万亿钞票出来,使房价在一年当中,不管是一线、二线、三线还是四五线甚至是边远的小县城,房价少则涨一倍,多则翻几倍,成功地把房子由商品属性变成金融属性,房子是用来炒而不是住的,“实业误国、炒房兴邦”,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既然投机炒房可以轻松赚钱,干嘛累死累活地去做实业呢?

因此,房地产把社会财富都吸干了,大家都把钱拿去买房了,而且是动用杠杆操作的,导致居民消费一年不如一年,最后的结果就是百业凋零,市场萧条,实体经济生存困难。在实体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就会把企业的股权拿到金融机构去做股权质押融资进行套现跑路。


举个例子,A企业是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总股本1亿股,属于全流通股票,在2016年时股价为20元,即A企业的市值为20亿元;甲是A企业控股股东,占股20%即2000万股,当时市值约4000万元;由于2015年6月份股灾后,证监会出台新规限制了大股东的减持,所以甲无法通过交易所卖出A企业的股票进行套现,因此就会通过银行或券商把手上2000万股A企业的股票(市值4000万元)进行质押,给点通道费和手续费,按60%的折价可套现约2400万元;如果A企业股价由20元跌到12元(跌幅40%),那么甲质押给银行或券商的2000万股的市值就会缩水到2400万元,如果股价跌破12元,甲的股权质押就会出现爆仓,即银行或券商有权对甲质押的股票在交易所进行强行卖出,如果这笔大单砸下来,毫无疑问,A企业的股价将会被连续砸几个停板,从而引发更大的危机。这就是股权质押爆仓后面临的黑天鹅风险!


股权质押即将爆仓,将是市场面临的最大的黑天鹅风险


在2013年时,做股权质押只有900亿,而到了2016年,股权质押的交易金额就达到了3.1万亿,加上2017年的股权质押金额,预计会超过5万亿,而A股总市值才约50万亿,即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通过股权质押控制的股票市值,就达到了A股总市值的10%了,从而成为股票市场最大的庄家。大家想想,如果金融机构按规矩办事,只要跌破质押的平仓线,就会强行平仓卖出股票,那么中国A股市场岂不是要被砸穿、要被推倒重来了?

在大城市里,深圳市辖区的上市公司最多,股权质押的数量和金额也最大,在今年(2018年)上证指数已经爆跌了超过30%的情况下,跌幅超过40%的个股,比比皆是,所以,只要大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的,基本上都已经到了爆仓强平的基准线了,这个时候,你说深圳的领导人能不着急吗?如果这个雷在自己手上爆了,那么未来的仕途,就完蛋了,仓促之间动用500亿进行救市,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了吧!


股权质押即将爆仓,将是市场面临的最大的黑天鹅风险


因此,股权质押即将爆仓,将是市场面临最大的黑天鹅风险,也是当前政府托市稳住股票市场,出台措施不让市场风险扩散到其它领域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