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糾結」了錫城市民27年的話題——南禪寺人行天橋,到底「卡」在哪?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現在無錫市中心最擁堵路段在哪?

應該有不少錫城市民覺得是這裡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解放南路南禪寺!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從2016年起,

連續三年有4位政協委員“接力”提案,

建議在這一路段建設人行天橋或地下通道

緩解“人車爭路”問題。

目前,雖然交警部門使出渾身解數,

該路段的交通擁堵狀況有所緩解,

但還未根本解決。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網絡配圖

一位分管城建的市級老領導坦言,

早在1991年,

我市在舊城改造時

就討論過建南禪寺人行天橋。

至今已27年

坊間對此議論依然熱烈。

老城區最擁堵的熱點為什麼是這裡?

建南禪寺人行天橋,

到底面臨著哪些制約因素?

如果建,有哪些關鍵因素要考慮?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1分鐘6輛公交車到站,上百行人橫穿馬路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早上7點半,繁華的解放南路南禪寺路段比中山路、人民路更顯忙亂。

記者站在通往朝陽市場的槐古支路路口看到,1分鐘內,馬路對面的公交站臺就有6輛公交車接連到站,乘客下車後很快在斑馬線上彙集,一時間上百行人橫穿馬路,原本禮讓緩行的小汽車瞬間被人流、電動車流裹挾。

解放南路上,

從新生路口到槐古支路路口這短短的200多米,

為什麼就成了市中心的最堵點

1

無錫最有“煙火氣”的地方

崇安交警大隊一中隊隊長王林介紹,這一路段彙集了南禪寺景區、朝陽市場、市民大藥房等,商業繁華、人口密集,是無錫最有“煙火氣”的地方。

平常每天該路段的人流量近4萬人、車流量達2萬輛,道路兩側停放的電動車超萬輛。每到節假日、雙休日,車流量、人流量更大。

2

無秩序的過街行為

“不光是堵,更多的是亂。”無錫交警支隊秩序科人士認為,雖然今年1月無錫交警對南禪寺斑馬線進行了調整,新生路路口與槐古支路路口的兩條斑馬線已全部改設為65米寬的行人過街區域,並安裝了機動車信號燈和5組人行橫道信號燈,但仍有不少人對此熟視無睹,照樣闖紅燈。

無秩序的過街行為,也是造成該路段行車不暢的原因之一。

3

朝陽市場的存在

途經該路段的市民中有一大部分是“馬大嫂們”。承擔重要交通功能的路段,其周圍是否應該建大型菜場?這也引起大家的討論,有人認為,菜場應可能地避開此類路段。這樣即便遇上買菜高峰,也不會對交通產生太大的影響。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但也有人表示,朝陽市場是無錫老城區範圍內最大、最受百姓認可的菜場,若搬離此地,將給市民買菜帶來不便,不過,若要異地選址,無論佈設在“龜背殼”哪一塊區域,誰也不能保證不會對交通再次產生影響。

五大“畸形”交叉口是天橋建設的關鍵制約

建南禪寺人行天橋,

讓人車分流,

這一話題為何“糾結”了27年?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解放南路南禪寺段兩側的五大‘畸形’交叉口是關鍵的制約因素。”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一針見血地說,考慮到人流、車流要快速通過,解放南路南禪寺段應該建人行天橋,但其地理條件並不利。

熟悉南禪寺的市民知道,該路段東側與新生路、置煤浜新村有兩個交叉入口,西側與南禪寺景區、消防中隊、槐古支路有三大交叉入口,這些道路交叉都呈不規則的“十”字型,且錯位相對。

“畸形”交叉口如何制約建南禪寺人行天橋?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說,設想一下

如果順著兩個錯位相對的路口相連,將人行天橋建成斜的,會影響城市景觀;

如果將天橋建成橫直的,難免會離其他路口有一定距離,行人得多走路,天橋不能發揮最大效用;

如果在南禪寺景區附近建天橋,若橋下淨空高度低於5.2米,大車不能通過,更何況人行天橋最好還是設計成風雨連廊,

但這樣一來,如果設計風格不佳,勢必會影響南禪寺片區建築景觀。

“這是一個造價雖不大、

但影響很大的民生工程。”

一位城建專家坦言,

南禪寺人行天橋建造要謹慎,

目前我市最缺的是

一份精細成熟的工程建造設計方案,

“不成熟不能動”。

“微循環分流”提上議事日程,緩解人車聚集

人車分流,緩解擁堵,

解放南路南禪寺路段難道無解了嗎?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一位分管城建多年的市級老領導建議

“一座人行天橋難以解決所有問題,或許可以考慮‘天橋+地道’的方式,讓行人就近通過天橋或地道快速過馬路,車流走地面,達到各行其道的效果。”

建南禪寺人行天橋得考慮三大因素:

第一要寬,第二要有電梯,第三天橋選址要越往北越好,與南禪寺保持一定距離,減少對景觀的影響。

而人行地下通道最緊要的是充分考慮行人、電動車等非機動車輛通行的便利。

中設設計集團副總規劃師鄧潤飛分析

當建天橋存在難度時,建地下通道也是一種思路。

應把電動車、自行車和行人作為兩個系統分開考慮。建議把行人作為優先服務對象,地下通道先解決行人過街問題。電動車、自行車的過街路線則可結合道路交叉口的實際情況重新優化設計。”

在中心城區,

是倡導行人優先,

還是車輛優先?

这个“纠结”了锡城市民27年的话题——南禅寺人行天桥,到底“卡”在哪?

一位交通研究人士發出了另一種聲音

“如果從方便人出行的角度看,讓行人推著電動車、自行車上天橋、走地道,讓老人爬天橋,或許都不是很方便。”

該人士認為,在中心城區還是應倡導乘坐公共交通綠色出行。

市民有呼聲,

相關部門也正積極開展研究。

市公建中心有關人士介紹,

高峰時段,

如果巨大的人流能實現分散進出

道路就不一定會擁堵。

進菜場,是不是隻有“華山一條路”?

市公建中心正在重點研究“微循環分流”,打通多個方向進菜場的道路,在朝陽市場東邊的古運河上增設過河的慢行橋,對百歲坊巷進行東延,從而與槐古支路、槐古路構成微循環,改善朝陽市場周邊交通,減少解放南路槐古支路交叉口的交通和人流的聚集度。

目前市公建中心正重點研究微循環的分流效果,以進一步論證方案的可行性。

作為一名無錫市民

面對錫城最擁堵的

解放南路南禪寺

你是否也有很多想說的?

不妨來留言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