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理學家朱熹與江西南城縣活水亭橋的故事

這日,與一群小夥伴行遊至南城縣上唐鎮,已近黃昏時,我們仍決定頂著蕭蕭北風繼續借道前往當地的源頭村一探。為何?只因早有耳聞,宋代大家朱熹曾在此地寓居多時。有人認為朱熹的《觀書有感》即作於此,“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的“源頭”即指此地。

著名理學家朱熹與江西南城縣活水亭橋的故事

活水亭橋速寫

別急著否定,這其中,其實是有一段故事的。

以前的源頭村,並不叫源頭村,而是叫一個鄉土氣息濃郁的名字——“蛤蟆窩”。然而這個蛤蟆窩,並不可小覷,因為它有兩個不一般的讀書人,即吳子直、吳子常兩兄弟。兩人急公好義,深得村人擁護愛戴,村裡的重大事件基本上都是吳氏兩兄弟說了算。他們非常喜歡讀書,而且希望子孫後代也有書讀,特地建造了一座“吳氏書樓”來藏書,這座藏書樓在當時知名度相當高(從《建昌府志》和《南城縣誌》中收錄的內容可以看到,當時的朱熹、陸九淵、陸游等同時期的大咖男神們都跟“吳氏書樓”有交集、有記文),好名聲傳出了十里八鄉,以至於把大咖朱熹都吸引了,要親自前往一睹書樓風采。

這可樂壞了吳家兩兄弟,要知道,朱熹是他們十分仰慕崇拜的偶像啊!他們在村裡興建社倉都是依照朱熹社倉模式來弄的。當他們聽說偶像要來蛤蟆窩指導工作,立即安排了全體村民敲鑼打鼓夾道歡迎,還好酒好菜地盛情款待偶像。場面如此隆重朱熹自然很高興了,對蛤蟆窩也就不生分了。當酒足飯飽之後,朱熹立刻去參觀了吳氏兄弟的書樓,發現裡面藏書居然達萬餘卷,更是喜歡地不得了,就決定在此好好呆一段時間,研讀藏書吸取精華,接下來他天天都是博覽群書,飲酒作詩,講學授徒。“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便是他讀書心得寫照。朱熹在蛤蟆窩忘情書香,逗留數月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著名理學家朱熹與江西南城縣活水亭橋的故事


著名理學家朱熹與江西南城縣活水亭橋的故事

他一走,蛤蟆窩就不再是蛤蟆窩了,這可是名人呆過的地方,怎麼可以再叫那麼農家樂的名字呢?於是,村人就取了朱熹所作的《觀書有感》中“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源頭”來做地名。吳氏兄弟還將源頭村東北方向的溪流改名“活水”,並倡議在“活水”上興建一座廊橋,以示紀念。這座橋橫跨於活水之上,形制特別,亦亭亦橋,故名活水亭橋。橋是麻石結構,兩墩三拱,船形橋墩,長約30米、寬約5米、高約5米,設有八間廊屋,第三間凸起為歇山式屋頂,部分橋欄板上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纏枝卷草祥雲等紋飾。這橋一建,便從宋代一直保留至今,連同它所承載的朱熹讀書的故事,一直穿越歲月流傳下來。

著名理學家朱熹與江西南城縣活水亭橋的故事


著名理學家朱熹與江西南城縣活水亭橋的故事


著名理學家朱熹與江西南城縣活水亭橋的故事

且不說這“源頭”之說的真假,故事是被一再傳誦,吳氏書樓與諸名人之淵源也有實錄,而那活水亭橋的實物也依然靜臥村裡,“源頭”的典故就這麼有鼻子有眼的,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說攀附名人也好,說歷史虛構也罷,不可否認的,是源頭村自古以來崇文好書的書香之風。攀附的是“名人效應”,其實是在用讀書的故事向文化致敬,並濡染後人。

附:

吳氏書樓

在東平源頭。陸象山記:南城吳君子直、子常兄弟作社倉蓋用朱待制元晦所建社倉明斂散補助之制。又築書樓,為子孫講習之所。其設意深遠,流俗未易測。或者乃謂吳氏捐貲以為社倉,凶歲免民於死徙。其有德於人甚大,後世當有興者。子孫不學則不足以承之,此其所以築書樓之意。使吳氏之意信出此,是市道也。是市道不可以交於鄉黨自好之士,其可以與天下乎?吳君之意,蓋曰:“吾為是舉非徙一世也。吾兄弟他日要當付之後人。又不可不知,吝則嗇出,貪則漁利,怠荒則廢事。雖面命之或不聽,於遺言何有?惟學則免是三者之患,雖百世可也。此吾兄弟之本指。若夫富貴貧賤則吾不能自知,乃欲為後人謀,而責報於荒忽不可致詰之地,則愚矣。”嘉定戊辰夏六月望日記。吳伯宗詩:吳氏東平好社倉,樓前更有讀書堂。欲知當代傳家意,看取濂溪志學章。吳與弼詩

:森森喬木舊雲林,義葉仁根雨露深。十世清芬見遺躅,高山仰止寄遐心。(摘錄於明正德《建昌府志》)

有興趣瞭解更多的撫州人文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zhengshit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