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攀比,讓他的人生失衡

文·圖/常洪波 連群峰

被逮捕前曾是山東省煙臺市鐵路建設管理局原副局長的王林亭,因嚴重違反廉潔紀律,違規從事營利性活動,違規收受他人錢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涉嫌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情節嚴重,被開除黨籍、公職。在紀委、監察委留置調查以及檢察機關審查逮捕起訴期間,王林亭常常掩面痛哭,一遍又一遍地說:“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我非常後悔。”

王林亭的人生失衡源於錯誤攀比,與從前的崗位比權力大小,與同級提拔快的同志比職務高低,與圍獵在身邊的老闆比財富多少……這種“比”法,等於鑽進了人生的死衚衕,越比越有怨氣,心理越失衡。

錯誤攀比,讓他的人生失衡

私慾膨脹,調離之後收受別墅

王林亭參加工作之初,幹勁十足,然而隨著職務的提升,私慾漸漸在王林亭的心裡躍動。任鄉鎮黨委書記的最後幾年,他用在學習工作上的時間少了,倒是常動心思琢磨著利用手裡的權力做生意賺錢。

2002年3月,王林亭以親戚名義出資,與人合夥購買了一臺工程自卸車,他利用職務便利承攬工程,合夥人負責施工。2004年春節前至2012年5月,分四次提取工程利潤共計人民幣80萬元,用於家庭購買房屋、車輛等支出。

從海陽市旅遊度假區管委主任調任煙臺市地方鐵路籌建辦副主任,原本正常的崗位調整,在王林亭看來,卻是從“說一不二”的一把手調成了二級事業單位的副職,心裡多少有些失落。“自認為政治生命就這樣了,不可能再獲提拔了。”“又是個副職,幹好幹壞無所謂了。”這種失落感,在看到同期工作的朋友比自己提拔快的時候進一步加劇,感到自己“失去優越感,落後了”。

思想出現問題,行為就有變化。“工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愛去不去”,“主要精力和時間,大部分用於找朋友研究經商掙錢的問題”,“回海陽聯繫幫助過的開發商給他們幹工程掙錢”,“過去不敢收、不敢要的,現在來者不拒”……以對金錢近乎狂熱的追逐補償自己極度失衡的內心。飲鴆止渴,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將他從迷途推向了深淵。

2011年5月,王林亭週末回海陽期間,海陽一家置業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王曉軍送給他一套價值70餘萬元的聯排別墅,一共三層,面積是200多平方米,他簡單客氣一下,就把房子收下了。

王曉軍之所以送王林亭別墅,是因為王林亭在擔任海陽市旅遊度假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期間,為王曉軍的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酒店、小區等地產項目提供過不少幫助和照顧。在王林亭的幫助下,大酒店、小區住宅開工建設非常順利,短時間內投入運營和銷售,大大減輕了項目運營成本,節省了很多資金。不僅如此,王林亭對於大酒店和小區住宅建設過程中道路的疏通、水電暖等管網的接入、項目銷售宣傳等,都積極協調海陽市的相關部門給予幫助和支持。

2009年,王林亭調離了。但他對曾經幫助過的人並沒有忘記,經常利用週末休息回去看看他們,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於是,當別人送別墅時,他坦然收下了。

錯誤攀比,讓他的人生失衡

狡兔三窟,借他人之手收重金

王林亭受賄款項中,有一筆大額賄款99萬元人民幣,是威海市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盧連輝送給他的。這筆款項是王林亭找他人代收的。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王林亭從走上領導崗位開始,其妻子就擔心他會有經濟問題,所以經常提醒他不要收別人的錢。而且,自從擔任領導職務以後,每次職務提升,王林亭的媽媽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從不是祝賀,而是“你要感謝組織的信任,千萬不要權力大了要人家的東西”。可惜的是,面對親人的叮囑,王林亭表面應諾,私底下一點也沒聽進去。

盧連輝是海陽本地人,以前在海陽市某村幹過村黨支部書記,後來下海經商,在威海市和海陽市從事房地產投資、經營管理項目。盧連輝在開發項目過程中,有問題找到王林亭後,王林亭都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或是親自出面為他解決問題。在王林亭的幫助和照顧下,盧連輝公司的項目進展得很順利,也掙了不少錢,他曾多次提出要感謝王林亭。

2012年3月的一天,盧連輝打電話告訴王林亭,他的銀行貸款批下來了,手裡有錢了,打算送給他100萬,問怎麼把這100萬元錢給他。100萬元錢不是正當的錢,盧連輝和王林亭都怕這100萬元錢被別人發現,盧連輝想找個安全點的方法把錢給他。後來,盧連輝對王林亭說:“小曲(曲軍軍)在我這裡幹過活,我把錢以工程款的名義打給他,別人肯定不會懷疑,然後你再問他要,你看行不行?”王林亭說:“行。”

曲軍軍是海陽市人,早年在海陽鄉鎮幹過臨時工。後來在王林亭的介紹推薦下,曲軍軍給盧連輝的公司供應過瓷磚,也承攬了盧連輝公司的一些裝修工程。

在王林亭的介紹幫助下,曲軍軍在海陽市承攬了不少裝修工程,掙了不少錢,曲軍軍一直對王林亭心存感激,所以王林亭讓他代收一筆錢時,曲軍軍滿口答應,並表示絕不會在外面亂說。

過了不長時間,曲軍軍說錢收到了,但打到他賬戶的不是100萬而是99萬元。之後,曲軍軍問這99萬元怎麼辦,王林亭說:先把錢放在你那,你生意缺錢的話就拿這些錢週轉。

就這樣,“反正不在我名下”的幼稚想法,成了王林亭心中違紀違法的“擋箭牌”。他自認為高明的手段是,把自己撇清,不直接經手,通過控制人來控制錢。

付了錢的海參一直沒拿

張軍利是一家評估公司的負責人,也是王林亭的老熟人。

2009年,王林亭到煙臺市鐵路建設管理局任副局長。張軍利主動上門拜訪,告訴王林亭他在煙臺一家土地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任總經理(這家公司是股份制,具有評估資質)。故人相見,很快就熟悉了。

2012年左右,煙臺龍煙鐵路準備動工需要徵遷評估,王林亭是龍煙鐵路項目的分管領導,張軍利特別想承攬龍煙鐵路項目的一些評估工程。雖然有一些招投標程序,但在王林亭的關照下,張軍利所在的評估公司順利地承攬到了龍煙鐵路的拆遷評估工作。

雖然是熟人,但幫忙絕不是白幫的。2013年12月的一天,王林亭和張軍利在一家酒樓吃飯。飯菜還沒有上桌的時候,王林亭跟張軍利說:“張總,你看我們經常來這個飯店吃飯,你去辦張儲值卡吧,以後吃飯能方便些。”張軍利心領神會,當時就答應了。第二天,張軍利將一張價值5萬元的酒樓消費卡送到王林亭的辦公室。後來,這張5萬元的酒樓消費卡,都被王林亭個人請客吃飯使用了。

2014年12月的一天,王林亭帶張軍利到一個海產品養殖戶的公司裡吃飯。吃飯的時候,張軍利說他的父親體質不好,他經常買海參給他父親補身體。見此,王林亭把這家養殖戶在蓬萊養海參的情況告訴了張軍利,並向他推薦這家的海參產品。吃完飯離開的時候,王林亭把張軍利叫到一邊說:“張總,你給這家養殖戶打點錢,以後我也買點海參補補。”經過商議,第二天張軍利給這家養殖戶轉了10萬元錢,供王林亭從這家養殖戶拿海參吃。

張軍利為何對王林亭言聽計從呢?原來,擔任煙臺市鐵路建設管理局副局長的王林亭除了能幫助張軍利所在公司承攬到龍煙鐵路部分評估工作之外,王林亭還具體負責龍煙鐵路徵遷評估工作費用的撥付。在他的幫助下,張軍利所在公司順利地從煙臺市鐵路建設管理局結算到了評估費用。這個業務的評估費用為300多萬元,純利潤有上百萬元。

然而,10萬元付了,截至案件審結海參都一直沒拿。是何原因呢?原來煙臺鐵路建設管理局原領導顧維良因為職務犯罪被檢察機關立案調查,張軍利也被檢察機關通知配合調查。王林亭心裡比較害怕,擔心張軍利將購買海參的事透露出去,就一直沒有去養殖戶那裡取海參。

聰明反被聰明誤

黨的十八大後,反腐力度不斷加大。王林亭身邊幾個朋友陸續被審查調查,尤其是在其老領導、鐵路建設管理局原領導顧維良出事後,王林亭害怕組織查到自己,經常整晚整晚地睡不著,盤算著怎麼樣能順利地矇混過關。

思來想去,2016年8月,王林亭向組織遞交了辭職申請,天真地幻想著辭職以後自己就不在組織監督的名單之列了,得到的東西慢慢拿回去,組織也不會注意。不得不說,正是自作聰明、心存僥倖,使得王林亭安心地陷入自欺欺人的困局,固守著一廂情願的錯誤認知,編織著名利雙收的黃粱美夢。

錯誤攀比,讓他的人生失衡

庭審現場旁聽席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黨紀國法面前,任何僥倖都是徒勞,手段再隱蔽也難逃懲處。2017年12月21日下午,煙臺市紀委監察局網站發佈信息,煙臺市鐵路建設管理局副局長王林亭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審查。2018年1月11日,王林亭因涉嫌職務違法犯罪被煙臺市監察委員會留置;2018年4月28日,王林亭因涉嫌受賄罪經煙臺檢察機關決定,被棲霞市公安局執行逮捕。

到案後,王林亭常常掩面痛哭,一遍又一遍地說:“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自己非常後悔。”

王林亭想逃避法律的處罰,東拉西扯提出狡辯,跟審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胡攪蠻纏,來掩蓋違法犯罪的事實。一會說與行賄人有生意往來,一會說委託過行賄人炒股,一會說收受的酒樓消費卡用於單位的公務招待……經過辦案人員的嚴格審查和取證,這些謊言一一被揭穿。

2018年6月,棲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煙臺市鐵路建設管理局原副局長王林亭(副縣級)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經棲霞市人民法院依法審理,被告人王林亭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十個月,依法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並處罰金三十五萬元。

(除王林亭外,其他人物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