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我的家鄉——蒙城由來的文章,有不少支持的聲音,在這裡感謝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和遠方的親戚鄰居們,感謝你們的支持和鼓勵,也感謝你們的互動,讓我們彼此雖有距離卻也能夠親密無間。當然嘈雜的羞辱和謾罵也是存在的,既然選擇在這個平臺上釋放自我,我不可能取悅每一個人,當然如果你想在這裡放(fa)飛(xie)自我,這個平臺也是可以容忍你的存在的,因為你的存在,襯托了這個社會的和諧,也正是因為你的存在,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總之,感謝,感謝所有到場的人!

有一個地方,我們可以張口就羞辱她,開口就抱怨她,卻總是容不得別人說她斑點不好,這個地方叫做家鄉。我的家鄉,美麗的大蒙城,縱然日新月異、高速發展,引得無數投資商前來助陣,但是家鄉的變化也使得即將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90後一代無限緬懷。

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在高樓崛起、高鐵鋪陳的時候,蒙城正變得熟悉又陌生!一些東西正在崛起,有些東西卻漸漸的消失了……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回味一下我們記憶中的"大蒙城"。曾經大街上那些習以為常的畫面,那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如今……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爆米花、麥芽糖、糖稀、棉花糖......不知不覺,那些好吃鬼們曾經喜聞樂見的小零食,已經只存在於大家的腦海之中。

爆米花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黑色葫蘆狀的"炮筒"爐子在柴火上轉,不一會兒就會聽到"砰"的一聲,白花花的米泡兒就嘩啦啦出來了,香慘了!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麥芽糖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鐺!鐺!鐺!......"小時候每當聽見有節奏的鐵錘和鐵片發出的聲音,就知道是賣麻糖的來了,高興的找父母要錢去買,買一塊半天都捨不得吃完,而現在知道的孩子還能有幾個?

糖稀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焦糖色的糖漿在兩根竹籤之間拉出長長的絲,濃濃的麥芽香味慢慢散開,舌尖嚐到的是絲滑潤澤的香甜,吃拉絲糖的樂趣便在於此:口感香糯,入喉津甜,無限留念、無限回味。

棉花糖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竹木籤子悠悠地轉啊轉,竟然轉出了一朵又一朵白雲。甜甜的,軟軟的,好像幸福那麼大。放學後買一根,香甜感覺滿溢心田。現在也賣的形狀顏色多了起來,但是再也沒有童年的感覺!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那些年,茶館的香菸是論支賣、家裡鍋破了喊師傅上門補、刀鈍了有磨刀匠、屋漏了找撿瓦人、有時候還有牽起馬就來你家門口照相的……

戶外剃頭匠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一個煤爐子燒一鍋開水,一根板凳,剃一個頭塊把錢,絕不多收,師傅手藝好,平頭剪得那叫一個順,如今已被各種高消費的理髮店替代了。

吹糖人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肩挑糖擔走街巷,手敲銅鑼哐哐哐,引來孩童齊圍觀,吹個糖人好漂亮。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上世紀80年代初,幾分錢或幾個牙膏皮就可以換一個糖人兒。如今兒童的玩具多了 ,糖人兒不再是哄孩子的玩物了,卻已被作為一項民間藝術受到重視。

捏麵人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在過去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捏麵人的手藝人,揹著個小木箱,挑著挑擔,現捏現賣。各色面泥、刮子、竹籤、梳子、剪刀這就是老手藝人走江湖捏麵人的全部家當。如今走街串巷捏麵人的挑擔已經很少見...

釘秤匠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做秤是個精細活兒。在這"斤斤計較"之間,釘秤匠付出了他的青春與汗水。精工細作,毫釐必究,只為了手藝人的那份承諾。

修鞋匠(皮匠)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修鞋,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行當。我國皮鞋出現得很早,有文字描述的可溯至殷周。到了唐代,連女人都穿上了皮鞋。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路邊的修鞋鋪,和繁華的現代都市,和快速的機械化時代如此不同,它們的存在是一個城市的懷舊,也是上一個時代價值觀的迴響。

打鐵匠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半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千錘百煉人",是舊時打鐵匠的真實寫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打鐵匠和鐵匠爐,似乎要在無聲地漠視中趨以末路,悲愴地踽踽而行。

彈棉花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小時候家家戶戶要做被褥都會去找彈棉花的工匠,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一堆棉花被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小時候有新被子蓋也是很幸福的事!

磨刀匠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磨剪~~子,菜刀咯~~~~",長吆喝似乎總會或近或遠的響起。老大爺扛著一條板凳,上面有磨刀石,齒輪什麼的,看他拿著菜刀在磨刀石上嘩嘩嘩的來回磨著,不一會兒菜刀就像新的一樣了?

修表匠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放大鏡、酒精燈、鑷子,還有靈巧的手是他們的兵器。小作坊裡凝固了他們的人生畫卷,見證了時間的遊走。

修鋼筆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舊時的人們崇尚節儉。鋼筆壞了能修則修,幾分錢費用、幾分鐘工夫,一支被損壞的鋼筆就獲得"新生"了。如今計算機的普及和筆業的發達,鋼筆逐漸被代替,修鋼筆就自然地被社會淘汰了。

補鍋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以前誰家的鐵鍋燒穿了,又不捨得丟的話,就拿出來給師傅補一補。很多人家的鍋都是補了再補,一用就是好幾年。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鍋破了就換新的,而補鍋這個手藝就漸漸地消失了。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老懞城的吆喝聲最能反映當時人們的生活,穿梭於小巷中的買賣人,洪亮的吆喝聲成了一代人的記憶。

冰棒~豆砂的冰棒~五分錢一個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早年,蒙城的街頭巷尾時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吆喝聲。小時候,高一聲低一聲的吆喝,常常響起在街頭巷尾,伴隨著木塊敲擊木質冰棒箱子的"啪啪"聲響。

"酒瓶破爛拿來賣!"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那時收破爛的不像現在騎三輪車或推板車,而是挑著一副籮筐沿街吆喝,大家也稱他們叫"挑高籮的"。

"磨剪子、磨刀唉"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磨剪子唉,磨菜刀的吆喝聲故意拉得很長,一聲接一聲從巷裡傳出,就像童謠一般,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如果時間可以凍結,我希望可以生活在20年前的蒙城。無憂無慮,幸福感爆棚!那時候,沒有私家車,出行的話基本就靠28大槓自行車,28大槓自行車是那時候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以前爸爸帶我逛街就騎它!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現在只有越來越寬的馬路,越來越貴、越來越多的汽車,路邊的風景也都是千篇一律的樓房。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這種印花的老粗布床單,一到天氣晴朗的日子,兩棵樹上系根繩,就開始曬被子!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那時候,最期待的就是跟媽媽爸爸去街上,然後纏著爸媽買糖葫蘆,買零食。跟在屁股後面,感覺世界好新奇。後來才知道,世界很大,可最好的時光還是跟在爸媽後面的時候!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那時候,我們的零食少的可憐,但是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嚐到這輩子最好吃的東西。以前家裡有老人,過年來小輩的來拜年,果子,饅頭和大包子,是這輩子吃的最好的零食!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那時候,沒有可樂,雪碧,冰糖雪梨。但是有幾分錢一根的雪糕和橙色的汽水,夏天吃上一根冰冰涼的雪糕,喝口鮮汽水,你一口、我一口,那種內心的滿足,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過了!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那時候,那時家裡的東西放到現在都是古董。一臺黑白電視機,半個村的人都湊過來看,一起聊聊新聞和家長裡短。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那時候,小學生成為少先隊員是至高無上的榮耀,總是覺得自己胸前的紅領巾格外的鮮豔。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那時候結婚不看家庭,就看小夥人品怎麼樣了!那時候的姑娘願意跟你一起吃苦,為未來奮鬥!那時候結婚沒有錄像,沒有司儀,沒有彩排!

蒙城,一個正在“消失”的城市……

甚至只有一身紅衣服,連婚紗都沒有,只有新娘新郎臉上幸福的笑容。那時候,有說不完的記憶,道不完的往事.....

而現在,我們卻只能回憶了!

越發展,越消失!

歷史的車輪在前行,時代在快速變化,很多新奇的東西冒出來了,很多熟悉的東西逐漸退位消失!

蒙城,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蒙城,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