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駐村書記「賣光光」,一年「欠」單數十件


夜裡10點多,秦嶺腹地的小山村裡,村民們睡了,雞鴨魚鳥也都睡了,駐村第一書記賈安金的辦公室卻還亮著燈,成了蚊蟲集中攻擊點,他不得不一邊驅趕著蚊蟲一邊完成當天的工作總結。期間時常被手機短信所打斷,卻不見他有一絲懊惱,相反,經常因為一條短信喜笑顏開:“又有新訂單了,‘賣光光’的前景越來越好了。”

兩年前,賈安金被調往陝西省寧陝縣筒車灣鎮桅杄壩村任第一書記。剛從縣衛計委的崗位離開,他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這個村給賈安金的第一印象就是“地無百步平,人無挨家富”,除了山還是山。但是有山有水有人就有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的摸排走訪,賈安金覺得發展適合當地的產業自不必說,先讓村民見著錢也許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於是,幫助村民將土特產賣出去成為他開展駐村工作的第一步。萬事開頭難,賈安金挨家挨戶走訪摸底,誰家擅長做臘肉,誰家擅長做乾菜,誰家擅長養雞養豬,誰家擅長養蜂,誰家擅長種魔芋等等都一一記錄在案。他鼓勵村民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擴大產量,自己則保證推廣環節,不讓村民愁銷路。


其實說起銷路,賈安金當初唯一的途徑也只有一個“朋友圈”。當第一批幹竹筍曬制完成的時候,賈安金迫不及待地拍好照片,發佈之後,很快就收到了認購的消息。“那一天晚上,我聊天聊到深夜,真的很激動,好多人在那條分享下面詢問有沒有其他可靠的農產品,有的直接就下起了訂單。五花八門感覺啥都有人要。”賈安金看到這條路的可行性,信心十足。

當起銷售員的駐村第一書記,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忙,真的忙,幾乎手機不離手。一方面要安排處理扶貧項目的其他工作,一方面要加大村民的農副產品產量。賈安金幾乎隔上一兩天就要在村裡巡查一次,詢問每家的情況。

幸好這位樸實無華的第一書記身有“三快”技能包:說話快、走路快、吃飯快。“動作快點,每天都能擠出不少時間。”賈安金說,村子雖然不大,但是住得相對比較分散,只能腿放勤些。農村窮主要窮在思想意識落後,因為賺不來錢,所以一直以來大家的觀念還停留在自產自用的原始階段,他們不相信自家的這些東西還能賣成錢。


其實農村空氣好環境好幾乎無汙染,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單元又還沒有追求產量的意識,養的豬都是足年的,雞鴨肉蛋都是自然狀態下的農副產品,原汁原味是最大特點,不會弄虛作假,也沒有雜七雜八的添加劑,只要飲食習慣差異不大,是很受大家歡迎的。

經過一年時間的運作,桅杄壩村的一半村民看到了實惠,賈安金也贏得了村民的信任。越幹越有勁兒的他索性喊出了自己蓄謀已久的一個想法:“賣光光!能變錢的全部賣光光!”只要村民能生產出來,自己就有信心全部都賣出去。

這份自信不是憑空而來的,因為現在最讓他發愁的不是賣不出去,而是東西不夠賣。“上次一個朋友定了800個土雞蛋,全村我才收來523個,到現在還欠著兩百多!”賈安金說這句話的時候,一臉的得意之情。其他“欠”下的訂單也有好幾十件呢。

去年年底,村裡一貧困戶因常年在家照顧不能自理的母親,幾乎沒啥收入。為了辦年貨準備殺一頭豬賣掉。得知這一消息後,賈安金立刻在朋友圈發佈了賣肉公告。不出所料,僅兩天時間,訂購數量就到了上限。不得已,又在其他農戶家追加了幾頭才算是滿足了朋友們的“央求”。接到訂單,他喜笑顏開。

像這樣的例子,兩年裡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回了。也有人問過賈安金,幫村民忙前忙後賣東西,自己有分成麼?“我這是義務幫他們,不賺他們一分錢,因為每家的成品層次標準不一,我都是現拍照片,買主賣主達成協議就成交,多少錢多少東西,我只是搭個橋而已。”賈安金說。

經過粗略統計,兩年來,僅通過朋友圈,賈安金為桅杆壩村村民售出蜂蜜730餘斤,野生獼猴桃1500餘斤,土雞蛋2000餘隻,土雞50只,臘肉300餘斤,菜油300斤,乾土豆、幹竹筍、木耳等農產品400餘斤,累計銷售額達12萬多元。也因為這個原因,賈安金被村民稱為“賣光光書記”,自己的代步小轎車也成了村裡的“扶貧號”。


由於長期奔波在扶貧一線,扶貧成績突出,前不久賈安金已經被提拔為副鎮長。但是駐村還得繼續。提拔之後,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工作量也自然更大了,加上兩年的變化,村民的農副產品數量大了品種也多了,繼續靠老辦法,效率低不說,也不利於持續發展。

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在賈安金的腦海裡孵化成型,他要註冊一個商標,將過去的“誠信”標準化,將感情市場化。“只有這樣,即使哪一天我不駐村了,村民的東西一樣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走一條健康持續發展的道路。”賈安金說做就做,很快在同學的幫助支持下,“賣光光”註冊商標已經進入到實質階段。

商標公示結束通過後,再申請CS認證,入駐縣電商辦,最終通過電商大平臺銷售“賣光光”農副產品,是賈安金接下來的三步走工作推進計劃。“完成這些後續工作,我想回趟家,上次回家還是兩個月前了,好久沒給老婆和女兒做飯了。”快人快語的賈安金說這些的時候,眼眶裡浮現出一層不易察覺的朦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