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小豆丁”国外入园耍些啥

8月,岛城幼儿园提早迎来了开学季,不少家长为了8月送孩子入园还是9月入园而纠结。那么,国外小朋友的幼儿园生活是怎么样的?日前,记者采访了几名在国外上幼儿园的青岛“小豆丁”的家长,听他们讲述孩子不一样的幼儿园生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

澳大利亚幼儿园

孩子在木屑地里玩

今年早些时候,5岁男孩天添跟随爸妈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选幼儿园成了天添爸妈首先考虑的事。让他们吃惊的是,那里的幼儿园不像在国内一送去就是一天,澳大利亚的幼儿园更像是早教班,每天两个小时,每周上两次课;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幼儿园就开始加课,周一、周二、周三从早晨一直上到吃完午饭,周四、周五还是休息。孩子在幼儿园的加餐和午餐都要家长做好了带过去。

“一开始参观澳大利亚幼儿园的时候挺吃惊的,我们孩子在青岛的幼儿园也是私立园,操场铺着彩色塑胶跑道,有大型户外滑梯。这里的幼儿园收费不低却只有泥地,有的甚至是木屑铺在院子里。小朋友在院子里爬树、爬梯子、抓蜗牛、挖沙,很原生态。 ”天添妈妈成为了幼儿园的志愿者,她说孩子在幼儿园时间短,大量时间是户外活动;室内的大部分活动也是自己做主,找一个区域,玩里面的拼插玩具,或和小朋友合作做游戏。老师不负责教授知识,他们做的是看护,另外讲讲故事,在孩子做手工的时候辅助一下。

日本幼儿园

5岁娃学杀鱼烧烤

“我退休前就从事教育工作,我知道孩子应该锻炼动手能力,多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没想到日本幼儿园干得更彻底。小班的孩子要学着打扫教室、擦地板、收拾橱柜,这些在国内一般是从小学才开始,幼儿园一般是保育员来做卫生。 ”市民赵诚在日本照顾孙子,他介绍,日本幼儿园中班开始学做面包,“以前我在家做馒头,也有意识地叫孩子来参与一下,主要让他参与最后的步骤,比如捏个形状、卡个花。但在日本,小孩从称量面粉开始,到和面、发酵、烤,全过程都得干,练久了,5岁孩子独立做个面包很正常。 ”最让他吃惊的是大班课程的杀鱼,“日本人餐桌上一般都有海鲜,杀鱼也算基本家务活,到了大班,5、6岁的小孩就要杀鱼、洗鱼、烤鱼,这些在国内很多大人都干不好。”

青岛智田幼儿园园长陈俊在日本留学5年,他的硕士阶段研究方向是比较教育,课题就是学前教育。他在上学期间,多次探访日本的幼儿园和小学。“在日本幼儿园有两种,一是为解决双职工就业问题的保育园,0到6岁的孩子都可以送去,一送就是一天。还有一种是幼稚园,就是咱们说的幼儿园,早晨9点到吃完午饭离园,如果需要延时保育要额外收费,这种幼稚园主要接收3到6岁的孩子。”陈俊说,日本幼儿园重视孩子在生活中的学习,比如打扫教室时会养成整理的意识。日本先进的幼儿园园舍大都贴近自然,户外有很大的活动场地,有的拥有一片树林。孩子们每天都在自然的环境里探索动植物、学会生存技能,而成品的高结构化的玩具并没有许多。

德国幼儿园

认识社会外出参观

市民乔女士在德国留学期间,孩子也被她带在身边。她说,3年里,德国幼儿园孩子的主要课程就是到处参观。去警察局,学习怎么报警,听警察讲遇见坏人应该怎么办,看警察的演习;参观消防局,跟消防员学习灭火知识,知道怎么拨打电话、怎么叙述什么东西着火、遇见火灾怎么躲避;参观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到达邮局,怎么被投递到别人家的;去菜市场,拿着钱去买菜;去超级市场,看看超市环境和自由市场有什么不一样,结账方式哪里不同;参观车站,学着找公交车的线路,自己坐车回家。 “基本上幼儿园上完了,孩子对社会基础设施都有了大概的了解,会自己出门,会处理简单的急救状况,有了一些独立生活的能力。”乔女士表示。

美国幼儿园

关注中国学前教育

被公司派驻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市民陈先生带着妻儿一起租房住。出国前,他听说美国的幼儿园以玩为主,然而去了才发现,孩子所在幼儿园的美国老师还在学习中国的基础知识教育方法。 “我们看好的一家私立小学有入学测试,能力不够就不能入选,这个能力包括语言和计算等等。所以幼儿园阶段,老师也在教算术,我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还很崇拜地问我中国孩子的数学为什么能学得那么好。而且孩子回家之后也有作业,要先完成作业再出去玩。 ”

陈先生说,孩子所在的美国幼儿园布置和国内的一样,在教室里有活动区角,图书、表演的衣服、玩具等放在区角里,孩子随意玩,“据说这一点是咱们学西方的,但我听老师说,他们也在考查中国的学前教育。 ”

新闻深看

教育理念中外对接家长也要舍得放手

作为学前教育专家,陈俊介绍,国外幼儿园和国内幼儿园之间存在不少差异,其中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思考。

一是在教育实践中,“国外发达国家的幼儿园更加尊重幼儿的兴趣,课程内容也紧紧围绕和追随着幼儿的兴趣。教师不会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时刻着眼于幼儿兴趣,师生共同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教师是真正的幼儿活动和生活的参与者、支持者、引领者。 ”陈俊说,那里大多数幼儿园没有所谓的成文教材,教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他们眼中不可思议的事情。

另一个不同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都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比方说在美国,加餐时间到了,教师会把食物放在桌上,无需提醒,孩子们感觉饿了就会去吃;而在国内,家长和老师会提醒孩子们该吃饭了、该喝水了、该穿衣服了……长此以往,孩子便会不知冷热、不知饥渴,失去自我服务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皆是因为家长们替代太多。在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会带上好几个包去上学,有的包里装着到了幼儿园该换上的衣服和鞋子,有的包里装便当、文具等物品,都要自己整理和保存。而在国内,我们也给孩子们配备了书包,但却常常看到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代背书包的现象,从而失去了配备书包的原本用意。 ”

陈俊说,目前国内一些优质幼儿园已经在不断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其有效地本土化,教育方式和理念也正在逐渐改变。当然,光是幼儿园改变还不够,家长也需要放开手。 “在美国和日本,孩子在幼儿园里磕磕碰碰,家长会坦然接受,因为孩子会在受伤和遭遇困难挫折中学会保护自己并获得成长。但在国内,一部分家长可能还难以接受,动辄便会到幼儿园兴师问罪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