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落选!

奥斯卡选送名单已确定,姜文的《邪不压正》将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今年的奥斯卡选送名单竟不是暑期票房口碑如日中天,逼得《爵迹2》《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墨多多谜境冒险》《风雨咒》和《阿修罗》五部影片紧急撤档的《我不是药神》,很多网友对此表示很难理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为什么是《邪不压正》而不是《我不是药神》。如有偏误欢迎指正

《我不是药神》落选!

1、什么样的影片才能大概率获得奥斯卡?这可能是一种很模糊的概念,但并不是无迹可寻的。第一类“美国式政治正确”,近年来越发明显这种倾向。列如04年的《撞车》10年的《拆弹部队》12年的《逃离德黑兰》13年的《为奴十二年》17年的《普通女人》此类作品导演的专业技巧,演员的演技、都只是在水平线上,但并没有好到可以得奖的地步,但是由于题材讨巧符合评委胃口从而得奖。

《我不是药神》落选!

《我不是药神》在“政治正确”这个标签下就已经败下阵来,“药神”的故事在中国的确算是一个好故事,且确实是存在这种现状,但是对于“知识产权”这块却是一大败笔。如果送审“药神”,在美国可能连知识产权这关都过不了。

《我不是药神》落选!

“药神”有意无意的在传达一个观点,那就是把药厂推向一个坏人的角色,而且有种我是病人我是弱势群体,是药厂在逼着我去死的感觉。说真的就是再怎么逼到绝路上,药厂都不应该是是那个坏人仇人。一种药品的研制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人力、时间、如果药厂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不再去研发新的药品,那将才是真的害死这类病人的原因!

《我不是药神》落选!

《我不是药神》的故事属于“线性叙事”类,就是时间地点人物都是按照时间线发展的,没有插叙,没有倒叙,没有环形叙事,而且技巧上也没有什么新意,这类的好处就是观众看着不吃力、不烧脑、大多普通观众也喜欢。但是奥斯卡的评委都是看过不计其数电影的人,对这类电影的审美疲劳这点上就不会选《我不是药神》。不过这也是没用办法的事,毕竟商业电影就是为了给普通老百姓看的,既然要走商业化电影路线,必然要舍弃艺术上的追求。期待中国以后导演能在商业和艺术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的中国电影才能走得更远。

《我不是药神》落选!

《邪不压正》这部电影算是姜文民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了,相比较于《让子弹飞》《一步之遥》这部影片更像是《让子弹飞》2.0版本。8年前《让子弹飞》的大获成功,一举让姜文跨入新时代商业片的领军人物。但姜文却不是一个容易对商业妥协的人,3年前的《一步之遥》就让很多观众表示看不懂,更有网友直接说出“姜文又拍了一部自己才能看懂的片子”。

《我不是药神》落选!

《邪不压正》这部影片,能够送选奥斯卡,首先背景故事讨喜,艺术的深度也有。从摄影技术、美术设计、布景、人物表演、剧情等元素来看,唯一能够让观众挑刺的就只有剧情了,《邪不压正》的故事也不复杂,但就是这么简单的剧情姜文导演并没有按照类型片的方式来讲述,而是在其中揉进了很多他个人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思考,这些暗藏在情节中的点对于专业的影评人来说,是加分的,但对于普通观众,有些看起来就显得有点“故弄玄虚”。

《我不是药神》落选!

让子弹飞的成功,在我看来剧本对于原著的改动很少,是一大因素。而“邪不压正”做了很多临场改动,从而造成了剪辑跳跃,节奏飘忽,人物单薄,情节荒谬的缺点。观众朋友们觉得今年应该选送那部影片最合适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