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初見劉邦到底所言何事,以至於事不可過今日?

公元前205年,陳平掛印封金,間行歸漢。賜食宴罷,劉邦就準備讓他們回去休息,但陳平卻表示,自己是為事情而來,並且所要彙報的事情不能超過當天。於是劉邦留下陳平談話,至於陳平彙報了什麼事情,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只說劉邦聽完很高興。顯然,陳平彙報的這件“不能過今日”的事情,必然非常重要。然而到底會是什麼事情呢?

陳平初見劉邦到底所言何事,以至於事不可過今日?

劇照

世所周知,陳平六出奇計定天下,但各家對於哪六計,卻莫衷一是。其中對於反間計,離間項羽帳下范增、鍾離昧等諸將;聲東擊西,滎陽突圍;偽遊雲夢,擒韓信定楚;白馬之圍奇計退匈奴;策反陳豨部將,破陳豨等五計基本上沒有爭議。很多人把封韓信為齊王,算為陳平六計中的一計,所以離間計就成為了陳平第一計。

然而封韓信為齊王,並非陰謀,也非陳平一人之力,不過是劉邦醒悟後的權宜之策。如果非要算上去的話,實在有點勉強。但如此一來,陳平的六出奇計就少了一個。

陳平初見劉邦到底所言何事,以至於事不可過今日?

劇照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研讀司馬遷關於陳平的相關記載,還是能發現一些端倪的。《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陳平“凡六出奇計”“凡六益封”。陳平歸漢之後至劉邦駕崩這段時期,他所獲官職或封爵,不外乎是都尉、護軍中尉、戶牖鄉、戶牖侯、曲逆侯等,先後益封至五千戶。而陳平以萬金行使反間計時,身份已經是護軍中尉。在此之前,陳平還有一個都尉的身份,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再來看看,陳平在修武初見劉邦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陳平間行歸漢,通過魏無知得以有機會進見劉邦。而當時除了陳平之外,一同進見的還有其他六個人。但宴罷,眾人並無一人得官職,更重要的是獨有陳平留了下來,並得到都尉的職位。

陳平初見劉邦到底所言何事,以至於事不可過今日?

劇照

很明顯,這一切都與陳平聲稱不能過今天的事情有關。並且因為所言的這件事有功,所以陳平才能夠被劉邦封以都尉,“使驂乘,典護軍”。如此來說,這件事只能是陳平歸漢第一計,也就是陳平六出奇計定天下的首計。

但陳平所言具體是什麼,史料沒有記載,我們無法明確得知,只能從蛛絲馬跡中來推測。然而陳平聲稱不可過今晚,那極有可能與陳平自身投漢有關。從陳平被封都尉之後的反應來看,有兩個:

陳平初見劉邦到底所言何事,以至於事不可過今日?

劇照

其一,陳平被封,諸將不滿。理由是陳平不過是一個剛投降過來的逃兵,連底細都沒能摸清,就成為劉邦的驂乘,還要監護諸軍。但劉邦聽到這些諸將議論之後的反應,卻頗耐人尋味。史載,劉邦聽聞後,更加寵幸陳平。從劉邦的反應來看,陳平之前所言之事,很有可能應驗了,所以劉邦才能更寵信陳平。

那麼,陳平所言之事,結合陳平自身投漢,便很有可能與將領管理有關。當然不僅僅是漢軍將領,也包括楚軍將領。細思來,不外乎策反與反策反的伎倆。後來平定陳豨,陳平就將策反計謀運用的爐火純青。

陳平初見劉邦到底所言何事,以至於事不可過今日?

劇照

其二,陳平歸漢之後,“遂與東伐項王”。但漢軍東伐項王、入彭城之前有個插曲,便是劉邦為義帝發喪,劫五諸侯兵五十六萬,相與俱從。所以,陳平首計如果為東伐項王成不成立呢?顯然,也是有可能的。

當此之時,劉邦雖以降常山、韓、魏、河南、殷,但自己本部的兵不多,同時還在分兵圍章邯於廢丘。所以,陳平的計策很有可能是,借為義帝發喪的名義伐楚,師出有名,並且在發喪之會上一舉劫五諸侯之兵。這種事情,後來他們在韓信身上就先後幹過兩次。

陳平初見劉邦到底所言何事,以至於事不可過今日?

劇照

綜上所述,不管是策反與反策反的監護諸將,還是借義帝發喪劫五諸侯兵,對於此時的劉邦來說,都異常重要,而陳平的首計必然是其中之一。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陳平的陰謀詭計果然是天下無雙。你們說呢?

(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