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Toshikata Mizuno),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畫師。生於東京,14歲拜師學藝,後出師。

明治維新(19世紀60年代)時期的日本飽受戰亂摧殘,文化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衝擊,日本的本土民族藝術亦受到西式繪畫的衝擊,水野年方把新興的藝術形式引入浮世繪美人畫中,在保留本土藝術以及探索新的藝術形式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為浮世繪與近代日本畫的傳承與創新作出了鋪墊。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這一時期的改革致使日本“文明開化”的風潮形成,女性的地位得到提升,特別是對於女性教育的重視開始廣泛傳播。日本湧現出很多頂級文豪,水野年方為尾崎紅葉(Koyo Ozaki)、泉鏡花(Kyoka Izumi)等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繪製扉頁圖,浮世繪作為插圖融入到文學作品中,美麗的圖案在當時深受歡迎。

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水野年方的作品自然也脫離不了濃濃的文學氣息。他筆下的女子充滿了靈秀之氣,跟以往的浮世繪美人畫風格大有不同,以往畫家著重於呈現女子的面貌之美,注重觀者的感官之美。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以往浮世繪畫師注重感官享樂的精神傳達了浮世繪的市井風情,較少有像水野年方這樣注重表現女子的氣質之美,這種氣質拋卻了世俗意義的慾念,呈現了女子特立獨行的風骨。體現了他對女子的欣賞與尊重。

水野年方所繪美人圖,呈現出極其高雅的品味,筆下的女子風姿超群,氣質絕俗 。

構圖、線條、用色都呈現著女子纖細柔美 , 風清骨俊,或撫琴、或品讀、或哀婉, 展現動態的風姿,有著濃濃的書卷氣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為了表現這些女子的書卷味,他一洗浮世繪豔麗浮華的色彩,採用淡雅的色彩或略少著色來呈現畫面的意境,用筆脫去精雕細琢的匠氣,疏朗的線條自然隨性,絲毫不矯揉造作,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畫面呈現著風花雪月意境的動態美,女子靈動,飄逸,宛若超凡脫俗的仙子。

對於女子五官的輕輕勾勒,淡去精緻的描繪裝點,著重突出女子的氣質風骨,很好的詮釋了女子之美,不在於皮相視覺的吸引,在於風神氣質的動人——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時而沉靜,有著美麗與哀愁的面容,寥寥幾筆,神態盡顯,仿若步入詩境,多少文人筆下的女子,詩歌傳頌的女子,恰恰是這樣的風骨氣質。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水野年方浮世繪作品——美人在骨不在皮

處身世界中,

何憂之有?

山櫻花在我 眼前燦放,

願其永如是

——紫式部《源氏物語》

這些清秀雋永的女子,飄飄何所似的詩人氣質,足以驚豔身處歷史長河的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