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緣好壞,會做人、零差評的薛寶釵,爲何卻輸給了林黛玉?

多數人覺得:薛寶釵的人緣似乎比林黛玉好得太多太多。

論人緣好壞,會做人、零差評的薛寶釵,為何卻輸給了林黛玉?

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

這一段考評,足以讓林黛玉哭暈在廁所。

論人緣好壞,會做人、零差評的薛寶釵,為何卻輸給了林黛玉?

這一段考評,被視為寶釵人緣好過的黛玉的鐵證。

這一段考評,出現在全書第五回。

薛寶釵,在年齡上只比林黛玉大三歲,然經歷過幼年喪父的催熟期,薛寶釵的成熟度已經到了碾壓大姨媽王夫人的程度,這三歲,抵得過三十歲。所以薛寶釵一出場,就以豐美的儀態,滿面春風的笑容,以及圓融巧妙的處事技巧,在為人處事方面完全碾壓林黛玉。這似乎是牢不可破的事實。然而真的如此嗎?

人多謂,何謂?

先說一句,這個世界上的真理往往並不掌握在大多數手中。人多謂,本質上可以理解為是賈府裡上下人等全員參與的大眾投票,而投票的主題就是釵黛人緣孰好孰壞。

還是不記名制。

認為薛寶釵人緣好的,請投A;

認為林黛玉人緣好的,請投B;

結果公佈的時候,林黛玉陣營的自然是不爽的,卻沒有人懷疑這個票選有黑幕行為。因為,畢竟見人三分笑,四處請安示好點讚的人,是薛寶釵,而林黛玉率真而隨性,只為自己而活。

投票表態的人那麼多,他們都接受過薛寶釵的招手致意笑意頻頻,卻鮮與林黛玉有真正的交集。

論人緣好壞,會做人、零差評的薛寶釵,為何卻輸給了林黛玉?

黛玉票數少但含金量高啊!

以高層眼光來看,賈府老中青三代女領導人來說,心明眼亮的賈母、王熙鳳,是鍾情於林黛玉的,這是兩票,只有王夫人的一票給了薛寶釵。

論人緣好壞,會做人、零差評的薛寶釵,為何卻輸給了林黛玉?

王熙鳳與薛寶釵,是表姐妹,而與林黛玉卻顯得更親密,這是值得玩味的。

只要是黛玉身邊親近親密的人,無不是真心疼愛她,寶玉、紫鵑自然是鐵粉,就連瀟湘館的婆子們也不似其他婆子們那麼可憎,而都是真心憐惜黛玉之人。即使是與薛寶釵更親近親密的人,也很自然的和林黛玉交好了,早在學詩之前香菱就和黛玉很親密了,香菱可以擊黛玉一掌,而黛玉可以親暱的罵聲傻丫頭,姍姍來遲的薛寶琴,年輕心熱,見林黛玉是個出類拔萃的,便更加親敬異常。

而大得下人之心的薛寶釵,她可以照拂到趙姨奶奶賈環等邊緣人物,她可以對周瑞家的等老婆子滿臉堆笑,可又有哪個人會對薛寶釵感恩戴德?便是那些小丫頭子,愛與寶釵去玩,可誰能與寶釵對坐共話推心置腹?對薛寶釵而言,這些小丫頭子們左不過是輕如鴻毛的白金釧或自討沒趣的靚兒?

無為而治的魅力。

無論是薛寶釵還是林黛玉,都有自己獨特的吸粉技能。

薛寶釵的好人緣,是刻意經營的,只停留在社交應酬化的表層,像輕描淡寫的一場輕雨,惠及面廣卻大多數送到了江裡,無人說不好,但也不交心。反而林黛玉,雖然出名的小性難搞,卻真誠爽朗,像清潤甘甜的半盞香茗,全憑機緣是卻出奇意外的捕獲了大量人心。

寶釵與人,君子之交,淡淡如水,即使是與史湘雲也有保留。

論人緣好壞,會做人、零差評的薛寶釵,為何卻輸給了林黛玉?

而林黛玉與人則不同,開得起玩笑,撒的起刁。鳳辣子鳳姐兒、大菩薩般的李紈、有刺扎手的玫瑰花賈探春、姑子預備役賈惜春、假小子似的的史湘雲,這些脾氣秉性的人,都與林黛玉大開玩笑,倍顯親密。

知己難求。

初讀《紅樓夢》,總是先因薛寶釵的大氣內斂,見多識廣而肅然起敬,可多讀下來,卻越來越欣賞林黛玉的傲人風骨、拳拳丹心。

論人緣好壞,會做人、零差評的薛寶釵,為何卻輸給了林黛玉?

假若你是香菱,你更喜歡黛玉還是寶釵?假若你是丫鬟,你更喜歡當鶯兒還是紫鵑?

在現實中,我們不難遇到寶釵類人物及黛玉類人物。

初相識,我們很容易把票投給態度隨和、處世圓潤的寶釵類人物,可交下來,卻發現她對誰都禮遇有加,難見情緣深淺,自然都是泛泛之交。而黛玉類人物,純粹自我、稜角鮮明卻也赤誠真摯,不會刻意迎合,待人親疏立見,有的人愛不起來,有個人卻愛的無可復加。

寶釵,擁有了人脈的廣度和寬度,而黛玉,卻收穫了人情的深度和密度。在人際關係上,虛熱鬧永遠不如鐵磁來的實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