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黃岡的記憶——中共歷屆黃岡籍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

王楚平

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五十多人的小黨發展到近九千萬黨員的大黨,從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這樣大的政黨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是中國共產黨最高權力機構——中央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他們既是中國共產黨的精英,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棟樑。現將中共歷屆黃岡籍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有關資料輯錄如下。

一、歷屆黃岡籍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名錄

黨的一大代表(黨的一大於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嘉興召開)

董必武 陳潭秋 包惠僧

第五屆中央委員會(黨的五大於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漢召開)

候補委員

陸沉 林育南 陳潭秋

第六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六大於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開)

中央委員

周純全 董必武 林育英候補委員

李子芬 陳潭秋 李先念

第七屆中央委員會(黨的七大於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

中央委員

林 彪 董必武 陳潭秋鄭位三 李先念

第八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八大於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董必武 林 彪 李先念鄭位三 謝富治 王樹聲陳錫聯 韓先楚

第九屆中央委員會(黨的九大於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林 彪 王宏坤 王樹聲陳 康 陳錫聯 李四光李先念 吳大勝 張才千張天雲 鄭維山 饒興禮韓先楚 董必武 謝富治

第十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大於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王必成 王宏坤 王樹聲李先念 吳大勝 張才千陳 康 陳錫聯 周純麟饒興禮 秦基偉 韓先楚董必武

候補委員趙辛初

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一大於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王必成 李先念 張才千陳錫聯 周純麟 趙辛初

饒興禮 秦基偉 韓先楚 陳再道

候補委員

李成芳 謝正榮 陳愛娥

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二大於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王誠漢 李先念 周世忠

饒興禮 秦基偉 韓先楚 傅奎清候補委員

丁鳳英(女)

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三大於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秦基偉 郭超人候補委員

王洛林 吳 儀(女)

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四大於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吳 儀(女)郭超人候補委員王洛林

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五大於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王洛林 吳 儀(女)郭超人候補委員徐鵬航

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六大於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吳 儀(女)周 強候補委員

王洛林 吳定富

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七大於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周 強

候補委員

吳定富 湯 濤

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八大於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 周 強

候補委員 湯 濤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黨的十九大於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召開)

中央委員周 強

二、歷屆黃岡籍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生平要略

董必武(1886.3.5-1975.4.2),紅安縣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

陳潭秋(1896.1-1943.9.27),黃州區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共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

包惠僧(1894-1979),團風縣人,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務院參事等職。

陸沉,原名盧斌(-1939年),團風縣人,曾任全國農協臨時執委會五常委之一(另四人是譚延闓、鄧演達、毛澤東、譚平山)、江西省委書記等職,1930年被開除黨籍。

林育南(1898-1931.2.7),團風縣人,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長,中共湖北省委代書記,全國蘇維埃中央準備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周純全(1905-1985),紅安縣人,開國上將,1935年8月沙窩會議增補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鄂豫皖遊擊總司令、川陝遊擊總司令。

林育英,張浩(1897.2.25-1942.3.6)團風縣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和著名工人運動領袖之一,1936年增補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與其堂弟林育南、林彪(林育蓉)並稱為“林氏三兄弟”。

李子芬(1902-1936),黃梅縣人,曾任共青團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共滿洲省委書記。

李先念(1909.6.23-1992.6.21),紅安縣人,擔任國務院副總理26年,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全國政協主席。

林彪(1907.12.5-1971.9.13),團風縣人,元帥,曾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部長。文革期間,組建反黨集團。1971年9月13日,倉皇出逃的林彪乘坐的飛機墜落在蒙古溫都爾汗附近,暴屍於異國荒野。

鄭位三(1902.10.21-1975.7.21),紅安縣人,鄂豫皖根據地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共中央中原區代理書記兼中原軍區政委。

謝富治(1909.8-1972.3.26),紅安縣人,開國上將,中共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公安部部長、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北京軍區第一政委。

王樹聲(1905.5.26-1974.1.7),麻城市人,開國大將,黃麻起義主要領導者之一,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國防部副部長。

陳錫聯(1915.1.4-1999.6.10),紅安縣人,開國上將,曾任中共第七至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和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

韓先楚(1913.2-1986.10),紅安縣人,開國上將,曾任福州、蘭州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常委等職。

王宏坤(1909-1993),麻城市人,開國上將,人民海軍的創建人之一,海軍第二政委。

陳康(1910.4.7-2002.5.23),武穴市人,開國中將,曾任昆明軍區代司令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團風縣人,地質學家、教育家,曾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吳大勝(1914-1994),紅安縣人,曾任江蘇省軍區第一政委、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等職。

張才千(1911.9-1994.12),麻城市人,開國中將,曾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武漢軍區司令員等職。

張天雲(1913-1980),紅安縣人,開國中將,曾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兵團副司令員,中央軍委總後勤部副部長。

鄭維山(1915-2000)麻城市人,開國中將,曾任北京軍區、蘭州軍區司令員。

饒興禮(1925-2000),浠水縣人,著名全國勞動模範,浠水縣十月農業生產合作社主任,曾任浠水縣委書記、湖北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必成(1912-1989),麻城市人,開國中將,曾任昆明軍區和武漢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周純麟(1913-1986),麻城市人,開國少將,曾任華東軍區炮兵司令員、上海警備區司令員、上海市委書記等職。

秦基偉(1914.11.16-1997.2.2),紅安縣人,中將,曾任成都和北京軍區司令員、第十三屆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

趙辛初(1915.3-1991.11.15),黃梅縣人,曾任蘄黃廣中心縣委書記、鄂東專員、黃岡地委書記、湖北省委書記、國家糧食部部長。

陳再道(1909.1.24-1993.4.6),麻城市人,開國上將,曾任河南軍區、武漢軍區和鐵道兵司令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李成芳(1914.4-1984.1),麻城市人,開國中將,曾任國家第五機械工業部部長、武漢軍區第一政委等職。

謝正榮(1918-1927),紅安縣人,開國少將,曾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司令員。

陳愛娥,1938年4月生,紅安縣人,曾任武漢國棉第一廠黨委副書記、武漢市婦聯副主任、政協湖北省法制委副主任等職。

王誠漢(1917.12-2009.11.20),紅安縣人,上將,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政委等職。

周世忠(1918.5-1992.10.9),紅安縣人,開國少將,曾任福州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司令員等職。

傅奎清,1920年11月28日生,英山縣人,中將,曾任志願軍師政委、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福州軍區政委、南京軍區政委等職。

丁鳳英,女,1943年10月生,羅田縣人,曾任大隊黨支部書記、新洲縣委書記、黃岡地委第一書記、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郭超人(1934.10.31-2000.6.15),武穴市人,曾任新華社西藏、陝西、四川分社記者,新華社秘書長、新華社社長,中國著名新聞工作者。

王洛林,1938年6月生,團風縣人,王亞南之子,曾任廈門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等職。

吳儀,女,1938年11月生,黃梅縣人,曾任對外貿易部部長、衛生部部長、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等職。

徐鵬航,1940年11月生,黃梅縣人,曾任湖北省副省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職。2000年10月受黨紀處分,由部長級降為副部長級。

周強,1960年4月生,黃梅縣人,曾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湖南省省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首席大法官。

吳定富,1946年7月生,武穴市人,曾任廣濟縣長、縣委書記、湖北省審計廳廳長、審計署紀檢組長、中紀委秘書長、中國保監會主席、黨組書記等職。

湯濤,1962年7月生,英山縣人,曾任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鄂州市市長、恩施州委書記、湖北省副省長、山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等職,現任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三、文獻史料考注

(一)資料來源:1979年10月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資料組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會及中央領導機構成員名單》;2004年11月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黨史研究室合編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1921-2003);2012年11月黨建讀物出版社《黨的十八大文件彙編》和2017年10月人民出版社《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以及湖北黨史網和相關人物傳記等。

(二)名單排序:依次逐屆排列;每屆之中按委員、候補委員次序排列;委員和候補委員或按得票多少排列,或按姓氏筆畫排列;屬於屆中遞補的,按遞補時間先後排列。

(三)有關補釋:黨的一大沒有選舉中央委員會,只選舉中央局,因此將一大代表黃岡籍3人列入。1935年8月,沙窩中央政治局會議增補委員、候補委員以及政治局委員,一些史家稱,此會是在紅四方面軍槍口下逼迫召開並增補的人選,不宜列入。按照唯物史觀,歷史就是歷史,將周純全、李先念等人列入。人物簡介中,任職取有代表性的職務,不作詳述。

(四)地域分佈:從黨的一大到十九大,黃岡籍有42人(不包括歷屆的重複計算)先後被選為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依黃岡市縣區分佈是:

紅安縣:14人,董必武、周純全、李先念、鄭位三、謝富治、陳錫聯、韓先楚、吳大勝、張天雲、秦基偉、謝正榮、陳愛娥(女)、王誠漢、周世忠。

麻城市:8人,王樹聲、王宏坤、張才千、鄭維山、王必成、周純麟、陳再道、李成芳。

團風縣:7人,包惠僧、陸沉、林育南、林育英、林彪、李四光、王洛林。

黃州區:1人,陳潭秋。羅田縣:1人,丁鳳英。

英山縣:2人,傅奎清、湯濤。浠水縣:1人,饒興禮。蘄春縣:空缺。

武穴市:3人,陳康、郭超人、吳定富。

黃梅縣:5人,李子芬、趙辛初、吳儀(女)、徐鵬航、周強。

(五)連任情況:連任7屆委員或候補委員(下同)的有李先念,連任6屆委員的有董必武(包括一大代表,下同),連任5屆委員的有韓先楚,連任4屆委員的有陳潭秋、陳錫聯、秦基偉、饒興禮、吳儀、王洛林、周強,連任3屆委員的有林彪、王樹聲、張才千、郭超人,連任2屆委員的有鄭位三、王宏坤、王必成、謝富治、吳大勝、周純麟,趙辛初、吳定富、湯濤,其餘的人任委員和候補委員一屆。黃岡籍最早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的是周純全,1935年8月沙窩中央政治局會議增補。

(六)相關比較:中共一大代表的13人中,黃岡籍的有3人,佔23%;黨的七大選舉的44名正式委員中,黃岡籍人士5人,佔11.4%;黨的九大政治局21名委員中,黃岡籍人士6人(林彪、葉群、陳錫聯、李先念、董必武、謝富治),佔28.6%。

歷史是一面鏡子,從這面鏡子中可正衣冠,可知興替,可明得失。

縱觀中國現代史,黃岡主流文化是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文化”。這一批精英,則是紅色文化的原創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