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昨天微博熱搜“陪娃寫作業氣出胃痙攣”,打開一看原來是媽媽陪娃寫作業氣出動脈痙攣,這引發了許多網友的共鳴,不少家長感嘆“心太累”,紛紛道出陪寫作業的“心酸史”,簡直就是一部《陪讀血淚史》啊。

有自己撐不住,另請高人的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有看破紅塵、低頭認命的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有風度盡失,變身潑婦的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有後悔自責,無法自拔的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

相信很多家長看到這些帖子也應該會感同身受,為了為減輕社保醫療支付的壓力略盡綿薄之力,今天我們來講講怎麼樣才是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創造安靜和諧的學習氛圍,別像監工一樣盯著孩子

你是否經常以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快點寫,怎麼還沒寫完?不要磨蹭……”來催促孩子寫作業,其實當你用這樣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時,他的大腦接收到的信息其實是:被命令、被控制。當大腦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的時候,大腦首先輸出的信息其實是“拒絕”,而不是“行動”。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像朋友聊天一樣問孩子今天都有哪些作業、哪一科比較多,哪些作業是需要動腦子的“腦力活兒”、哪些作業是需要下力氣抄寫背誦的“體力活兒”,你想先做什麼?這樣既能引導孩子梳理好作業,寫作業的時候才有計劃、有條理,也可以創造一個友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對作業有一種主動參與的意識與積極

當孩子開始寫作業後,家長們千萬別目不轉睛地盯著孩子的作業本,可以認真做自己的事,不去打擾孩子。多度的干預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和學習壓力。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二、孩子作業不會寫,家長別急著去幫忙

《美國教育心理學學報》上曾經刊登過一項研究,其研究結果發現,那些平時獨立完成作業的孩子的學習意願上更強烈,而且從整體上看,他們的平均成績要比習慣尋求幫助的孩子的成績要高54分。

在中國家庭中,孩子做作業,家長在一旁幫忙很常見。一遇到不會做的題,孩子還沒尋求幫助,父母就急著去幫助孩子,慢慢的孩子就養成過度依賴父母的習慣。做作業旁邊有人可以幫助,那考試呢?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家長們,別擔心孩子作業完成不了或者做錯,重要的是要從小給孩子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不會做的題如果在努力思考後還是回答不了,就可以等所有作業完成後再跟孩子一起探討這道題不會做的原因以及共同想出解決辦法。

三、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做作業中發現孩子各種開小差、磨蹭、東玩西玩,這是大多數孩子都存在的問題,與其糾結為什麼,不如去分析、引導孩子慢慢改掉這些壞習慣。

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在陪伴孩子做作業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興趣,讓孩子進入一個自覺、高效的學習狀態。隨著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慢慢的形成,家長就要學會適時的逐步放手,讓孩子自我管理,自主學習。

媽媽們都Get到這技能沒?今晚陪伴孩子做作業就用起來吧!希望孩子們在家長的高質量陪伴下越來越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