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卓越·1019

1、中興通訊(000063):中國5G的標杆龍頭,真正的底部錯殺品種,5G商業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政策底”終浮出水面,大科技再顯龍頭本色。遭遇老美暴擊後,股價遭到“錯殺”。潛心修煉內功,研發投入持續增大,同比大增近20%。5G商用倒計時,與華為並駕齊驅,明年業績有望重回正軌,股價離機構目標還有50%空間。

2、計算機行業:政策倒逼+需求快速提升+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醫療信息化迎新一輪黃金髮展期

雖然我國醫院醫療信息化投入佔比逐年增加,但對比發達國家依然偏低,仍有翻倍增長空間。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與國內領先公司開展合作,佈局醫療信息化領域。“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盈利模式有望推動行業盈利穩定快速增長。>>閱讀全文。

1、中興通訊(000063):中國5G的標杆龍頭,真正的底部錯殺品種,5G商業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海通證券)

【公司動態】

1、中興通訊攜手中國電信 在雄安完成首個5G外場端到端全業務通訊

近日,中興通訊攜手中國電信在雄安新區實現了首個5G外場端到端全業務通訊。測試基於3GPP R15標準,採用3.5GHz頻段,SA組網架構。此次全業務貫通標誌著雙方朝著2020年5G規模商用又邁進了一步。

2、中興通訊與美國司法部達成替代和解協議

10月7日,中興通訊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3月7日及2017年3月23日發佈的公告,內容有關(其中包括)本公司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的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公告披露,因本公司、深圳市中興康訊電子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及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於2018年6月達成的替代和解協議(以下簡稱“SSA”)所述的行為,德克薩斯州北區美國地方法院(以下簡稱“法院”)於2018年10月3日(美國時間)簽發命令(以下簡稱“命令”),修改法院於2017年3月22日(美國時間)批准生效的協議所列載的對本公司的監察條件。法院對監察條件的修改包括以下主要條款:(1)延長法院任命的監察官(以下簡稱“監察官”)的任期至2022年3月22日;(2)授予監察官與SSA約定的特別合規協調員享有的相同的、可以接觸與遵循《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出口管理條例》和命令相關的特定文件、信息、設施和人員的權限。

【行業背景】

1、全球積極推進5G商用 中國力量世界矚目

5G商用穩步推進,各國政府、運營商、設備廠商、終端智能手機廠商積極加快5G進程。預計2019年全球將會陸續實現5G網絡預商用;目前歐美日韓均在熱火朝天地拍賣5G頻譜,中國亦初步完成頻譜分配;通信設備領域華為在中國以及歐洲市場佔據主要份額,而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市場則由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電子瓜分;多個智能手機品牌將在2019年推出5G智能手機。5G整個產業鏈目前正處在快速推進的過程中,預計2020年5G 大規模商用將會在全球範圍內鋪開。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2018 年,全球主流國家的運營商均開始在試點城市進行 5G 試驗,並在小範圍內進行 5G 應用,例如中國電信將在進博會上率先展示 5G 應用,而韓國電信 KT 則在今年年初的冬奧會成功測試 5G 示範網絡,並實現 3.2 Gbps 以上的速度。

頻譜上,作為 5G 發展的基礎資源,目前歐洲、美國、日韓等國的 5G 頻譜拍賣工作正火熱進行。今年 6 月韓國政府拍賣的 5G 頻譜牌照,總計吸引來自電信業者高達 33 億美元的投標金額;意大利政府在 10 月拍賣 5G 頻譜牌照也吸引意大利電信及沃達豐等歐洲大型電信業者投標 76 億美元;近日英國、西班牙等國先後舉辦第一波 5G 頻譜拍賣,吸引電信業者參與競標;美國也將在 11月舉行第一波 5G 頻譜拍賣。各家業者為了搶得 5G 網絡市場先機已掀起一番激烈競爭,促使許多國家的總投標金額高達預估金額的數倍之多。中國則是在今年 8 月底初步確定了 5G 頻譜劃分方案,中國移動將獲得 2.6GHz 和 4.9GHz 兩個頻段,共計 300MHz 頻譜資源;中國電信和聯通分別獲得 3.5GHz 頻段附近各 100MHz 頻譜資源。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2、全球AI市場空間廣闊,遊戲與視頻推動5G發展

2028年5G將為傳媒娛樂創造1.3萬億美元新收入,遊戲與視頻推力大。英特爾與全球權威諮詢公司Ovum發佈《5G娛樂報告經濟學報》,研究指出預計未來十年(2019-2028)5G網絡將會給傳媒和娛樂公司創造1.3萬億美元營收。在5G網絡數據流量中,因分辨率的改善與沉浸式體驗,Ovum預計視頻的數據需求將會從2019年的平均每個5G用戶每月11.7GB增長到2028年的84.4GB,到2028年,視頻將佔到全部5G流量的90%;同時,英特爾預計VR和AR將獲得長足發展,因為娛樂內容是數據密集型的,該報告指出1分鐘的AR內容消耗的數據流量將是1分鐘480p視頻的33倍,到2028年,AR遊戲預計會佔到“全球5GAR營收的90%以上”,約合360億美元;此外,英特爾指出遊戲將引領5G創新,雲端服務器可以為性能不太強大的移動設備大大提升圖片處理和人工智能運算的能力,到2028年,5G移動遊戲每年的營收將會達到1000億美元。下一代無線網絡將推動多樣化的數字創新,視頻、VR與AR的發展值得我們關注。

3、2019年6月推出!餘承東確認:華為正研發5G可摺疊手機

5G技術方面,中國廠商和運營商也都在積極推進,三大運營商紛紛表示“計劃到2020年實現5G網絡的正式商用”,智能手機廠商也表示正在打造5G設備。早前華為輪值主席胡厚崑透露,華為首款支持5G的Android智能手機也將配備可摺疊顯示屏,預計將於2019年中期推出。這一消息得到了華為消費者CEO餘承東的確認。

【公司看點】

1、 禁運事件影響符合預期 最大不確定性已消除

公司歸母淨利潤減少主要由於禁售事件所致,目前各項經營已經恢復。公司業績不佳主要由於公司支付 10 億美元罰款,及由於公司主要經營活動無法進行導致的經營損失、預提損失所致。公司在 2018年6月12日發出公告,稱已與 BIS 達成《替代的和解協議》,並在 8月召開股東會,宣告業務目前已完全恢復。

今年第三季度業績將扭虧為盈,未來持續向好。公司公告 2018 年Q3 單季度將實現歸母淨利潤 0.24-10.24 億元,表明各項業務開展順利,有望填補前期丟失或推後的訂單業務。5G 商用在即,5G 規模投資將給公司迎來營收及淨利潤的雙升,有望重回主設備商第一梯隊。

2、 全球通信標準研究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持續大力研發投入

2018H1公司研發投入50.6億元,佔營收比12.8%,同比上升0.47pp;本期研發投入資本化率大幅上升至19.2%,同比上升9.21pp,主要是以下兩方面原因:(1)美國禁令影響公司整體業績水平,成本端承壓,部分研發費用化率被迫壓低;(2)在美國禁令影響甚至中斷公司業務情況下,仍持續大量5G無線、核心網、承載、接入、芯片等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預計將在未來長週期的5G投資週期中帶來長期收益,其研發投入資本化有利於企業匹配未來長期收益與成本。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中興作為全球通信標準研究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在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上仍保持全球設備商超一線水平,在未來 5G 進程中仍將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預計未來 5G 國內訂單確定性較強,針對海外國家政策風險,海外業務相對不確定性強。

面對 5G 2020 年商用時間節點,公司持續加大 5G 等核心產品研發投入,繞 5G 先鋒策略,聚焦主業,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持續加大核心領域研發投入,未來公司將會在 5G 無線、核心網、承載、接入、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持續發力,確保公司 5G 先鋒產業地位。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3、國內運營商大力支持,合同負債增加 235 億現金流風險降低

營業現金回籠率明顯提升,收款力度明顯加大。合同負債金額達到 235.7億元,主要來自於預收系統工程款,我們判斷國內運營商給予大力支持導致。

18 年下半年國內電信運營商集採加速,公司國內運營商業務穩定,部分集採中份額有所加大,公司電信運營商業務收入有望維持穩定(550 億左右);由於公司終端業務預計受海外市場影響較大,預計18 年下半年收入將會持續下滑;19 年預計國內運營商集採將會在下半年進行,國內運營商業務預計將會在20年開始快速增長;假設19-20年終端業務收入持續收縮(甚至剝離),銷售費用端將會持續降低有望增厚公司業績。

【估值及盈利預測】

預計公司 2018~2020 年,營收為 825 億元,1075 億元,1243億元,歸母淨利潤為-62.07 億元、49.18 億元、66.70 億元,EPS 分別為-1.48元、1.17 元、1.59 元。基於公司 5G 的持續佈局,參考對標公司估值,給予2019 年(考慮 2018 年受美國事件影響利潤大幅下滑)動態 PE 20-24 倍,對應合理價值區間 23.40 元-28.08 元。(海通證券)

2、計算機行業:政策倒逼+需求快速提升+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醫療信息化迎新一輪黃金髮展期

一、國內醫療IT行業現狀:行業應用水平仍然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政策支持,需求不斷提升!

1、從整體建設階段上看,國內醫院正由HIS建設階段向臨床信息化和數據整合階段過渡,未來還將進入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支撐的智能化階段;而從應用水平上看,醫院目前電子病歷等級評審和互聯互通成熟度評測的結果不甚理想,通過高等級標準評測的數量和佔比很低,多數機構處於初級應用水平,醫療信息化應用水平存在很大提升空間。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2、衛健委出臺與信息化直接相關各項政策,如對各層級醫院的電子病歷應用水平、互聯互通評測結果等進行明確要求。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3、隨著醫改的深入推進,分級診療、支付制度改革等變化也給信息系統的建設帶來倒逼與促進作用;醫院通過信息化系統提升效率與臨床診療水平的自發性需求也在不斷提升。

4、我國醫院醫療信息化投入佔比逐年增加,但仍處於較低水平。根據我們的草根調研,醫院大概每年投入 0.3-2%的收入到信息化建設中,且投入比例有增加趨勢,特別是三級、二級醫院,投入比例在 1-2%左右,越大的醫院,投入的軟件佔比越高,小一點的醫院,投入的硬件比例高。相比於發達國家投入佔比達到 3-5%的水平,國內醫療信息化的發展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二、行業展望:在多重因素驅動下,醫療信息化行業將保持較高度的需求景氣度,行業將穩定快速增長,集中度持續提升。

1、據IDC預計,2016-2020年中國醫療信息化總開支將從287.24億元增長至430.01億元,CARG為10.6%,其中軟件和技術服務將從75.8億元增長至148.21億元,CARG達到了18.2%,維持在較高增速水平。同時國內醫療軟件與技術服務複合增行業也將走向份額集中,產品化程度更高、產品線更加完整的龍頭公司將從中受益。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2、市場集中度有望提高,利好具備產品、渠道優勢的廠商。行業發展早期,一方面,初級信息化系統較為簡單,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另一方面公立醫院區域分割的監管格局以及醫院對本地化服務的需求,地方割據的現象也較為嚴重。所以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隨著醫院需求升級,醫院信息化向智能化、平臺化、物聯網化、移動化發展,行業門檻提升;同時,排名靠前的醫療信息化廠商資本化以及全國性佈局加速,促進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三、政策清晰、需求明確,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迎來拐點,醫療信息化公司將扮演重要角色。

2015年以來,互聯網企業及醫療機構兩類主體均積極佈局互聯網醫療,並在在線掛號、移動支付等領域實現了較好的滲透,但尚未深入到核心診療流程。隨著2018年4月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互聯網醫療的具體內容、開展模式、支撐體系和行業監管等內容得到明確,行業進入正式落地期。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在此之後,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與國內領先的HIT公司開展業務、資本層面的合作,將互聯網企業C端流量、支付通道通過信息化系統與院內的診療流程與數據進行打通對接,形成緊密的協作關係,打造出互聯網+醫療健康的B2B2C的完整模式。

5G商用在即,業績重回正軌無疑

醫療信息化公司在連接醫院、患者、藥品服務機構、保險機構並構建“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的同時,通過提供在線診療、處方導流、保險對接等服務而獲得服務費或分成式的商業模式,從而與延伸與擴展了新的商業模式。

四、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醫療信息化行業中產品化程度高、產品線完整的企業將受益於行業需求的快速提升,而“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將能有效擴展 HIT 企業的盈利模式,看好佈局較為完善的龍頭企業。

1、衛寧健康

衛寧健康是國內領先的醫療信息化(HIT)龍頭,HIT 業務在國內長期位居前二,目前覆蓋醫院客戶超 5000 家,2017 年成為唯一一家入圍 IDC 全球醫療科技 50 強的中國企業(排名 33),而從2016 年開始,基於 HIT 的良好業務基礎以及互聯網+醫療的行業方向,公司制定了雙輪驅動戰略,即第一輪為 HIT 傳統業務,以內生增長與外延併購結合的戰略繼續拓展市場,第二輪為 4+1 創新業務,積極拓展互聯網+醫療健康相關服務,實現衛寧由軟件服務向健康服務的發展轉型。

公司預計,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87億元-2.07億元,同比增長約40%-55%;從單季度的數據看,18Q3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6828萬元-8828萬元,同比增長約53%-98%,業績高速增長。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26億元、4.18億元、5.17億元,對應PE分別為58倍、45倍、36倍。

2、創業軟件

公司自 1997 年成立以來一直聚焦醫療信息化領域,是行業內的領軍企業之一。公司擁有八大系列200 多個自主研發的產品,營銷網絡遍及全國 30 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用戶數量達 6000 多家,公共衛生項目則遍及全國 340 多個區縣,積累超過 2.4 億份居民健康檔案,市場佔有率居國內同行前列。

2018 年,公司相繼與螞蟻金服、騰訊簽署合作協議,形成強強互補式合作。我們認為創業軟件有著從醫院端到城市級平臺的較為完整的產品線,公司目前正以此為基礎,向智慧醫療、區域衛生、健康城市等方向積極拓展,通過基於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醫療健康運營平臺與醫養服務、藥品流通、商業醫療保險、互聯網企業實現跨界互聯,共同打造大健康全產業生態圈。

公司預計,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億元-1.15億元,同比增長約48.39%-70.65%;從單季度的數據看,公司預計,18Q3實現歸母淨利潤3884萬元-5384萬元,同比增長約11.92%-55.14%,業績快速增長。

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24億元/2.88億元/3.68億元,目前股價對應的PE分別為37倍、29倍、22倍。

3、思創醫惠

思創醫惠是由中瑞思創與醫惠科技合併而來,其中醫惠科技是國內智慧醫療領域的領先廠商。醫惠根據醫療信息化存在的核心問題和發展需求,全面構建了面向醫院業務、基層衛生、居民養老和健康管理的可及連貫智慧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為大眾和醫療機構提供全人全程的醫療健康信息化服務。

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 0.29/0.37/0.50元,對應PE約為28.77/22.60/16.92倍。

4、東華軟件

東華軟件是國內領先的醫療、衛生大健康領域 IT 產品與服務商,擁有近 100 項大健康類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在國內大型醫療機構領域佔據領先地位,目前共服務 500 餘家醫院,而在全國百強醫院中,由東華軟件承建核心業務系統的醫院數量佔比達到 25%。2018 年 5 月,騰訊宣佈對東華軟件控股公司東華誠信注資 12.66 億元,進而持有東華軟件 5%股份,在合作的眾多方向中,醫療是雙方合作的重要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