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要略·風溼痛》

溼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凡是溼這個脾胃大概都虛了,所以溼家下之後,那麼脾胃虛脫的多,額上汗出,不是腦袋整個出汗了,只有額上。

微喘,這個氣脫於上,人喘粗,呼吸困難,這個額上出汗,這個氣欲脫於上,是這麼一種情況。小便利,人的這個精氣啊脫於下,上下虛脫的傾向,所以他要死。

若下利不止者呢?那也死,就是不是小便不利而是下利不止,也是虛脫的一個情形,那麼這個就說明這個溼呀沒有下法,需要謹戒呀,那麼這一句他就不從上解。

上一段他有一種特殊情形,可以下,但不能下得太早,但是這不是個常情,凡是溼啊沒有下法。如果真正純粹裡溼,大概都是脾胃虛。

下之,虛脫則死。什麼表現呢?喘,額上汗出,如果再下利,或者是小便利,上下虛脫,必死無疑。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金匱要略·風溼痛》

風溼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溼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溼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溼俱去也。

到這是一段,這個風溼相搏就是咱們一般說的風溼關節痛,這一段所說的都是急性發作的時候,這個病一發作的時候一身全疼,比這個普通的太陽病是要疼的厲害。

法當汗出而解,那麼這種病呢跟治一般的表證是一樣,也得發汗,依法呀應當發汗就好了。可是這種病還有一種特徵,陰天、下雨、颳大風,或者是日暮的時候他都厲害。

因為這個溼屬陰氣嘛,遇到陰天助長這個溼的這個緣故,所以這個人疼的厲害,他就這麼一個解釋,根據這個現象的解釋。

這種病啊按照這種規律似的一到陰雨天,他就疼痛不止,那一般旁的沒見著,這種風溼性的關節疼痛的人咱們見著很多的在臨床上,全是這樣的,天時一變啊,他這個疼痛就加劇,那麼這一句話呢也就指這個說的,至天陰雨不止,疼的不止,這個醫生見到這種情況,他知道這是風溼性關節疼,就是咱們古人說的這個風溼,所以適當的發其汗,醫雲:這個沒問題的,可以發汗。

那麼他是用過發汗之藥,而病不愈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故作一個問答,那麼凡是這個表證發汗都把這個風溼發汗,但是也不能讓它大汗了,大汗出病不除嘛。

所以由於這個發汗,他是大汗出啦,造成汗出淋漓,所以病必不去呀,尤其這個風溼,更不能讓他大汗出,因此這個方劑呀就得用這個小發汗法。

那麼要假設讓他大汗出的話呀,這個風氣隨汗而去,這個溼氣這東西他沉著啊,這個汗出的迅速它反倒不去,所以這溼氣還在,所以病啊,是治不好的。不是發汗錯了,是發汗不得法,也能使這病不好。

那麼治風溼怎麼治呢,緊接著一句話接著就說了,治依法當發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溼俱去也。

發汗吶,那個人得像啊微似有汗的那個情況,這樣的風溼都可以解的。那麼前頭那個痙也是這樣發汗,這個溼呀也是,這都是原則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