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之火可以燎原——我省工會實施技能提升、職工創新行動綜述

创新之火可以燎原——我省工会实施技能提升、职工创新行动综述

创新之火可以燎原——我省工会实施技能提升、职工创新行动综述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省經濟社會取得了迅猛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省總工會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總體要求和工會的中心工作,深入實施技能提升和職工創新行動,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技術革新、技術發明、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為打造高素質職工隊伍,引導職工提升創新思維,積極投身經濟技術創新行動做出積極貢獻,以優異成績為即將召開的中國工會十七大獻禮。

创新之火可以燎原——我省工会实施技能提升、职工创新行动综述

國網甘肅檢修公司職工創新成果發佈現場 (俞耀元 攝)

創新碩果掛滿枝頭

近年來,我省緊扣職工技術創新這條主線,廣泛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引導職工積極投身技術創新實踐,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精心設計並開展了創造學師資培訓、技能培訓基地建設、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徵集評選等一系列活動,形成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大量湧現的生動局面。

近年來,在全省廣泛開展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徵集評選,有13個市州、15個產業(系統)、3個直屬基層工會共260個企事業單位推薦上報的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15350項。

省組委會開展每年一屆的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選和每兩年一屆的職工先進技術操作法命名,經過整理彙總、初審初評、考察、專家評審、公示等步驟,共評選出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特等獎9項,一等獎121項,二等獎270項,三等獎605項,優秀獎309項。70名個人榮獲“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18個集體榮獲“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狀”,1個單位被授予“工人先鋒號”。

共徵集合理化建議617705條,涉及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重點行業的8300條,涉及生活中節能減排的4150條,發佈創新成果940項,其中一線職工成果290項,經濟效益在百萬元以上的有13項,有2500個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供給側改革,300個企業建立了職工義務監督員,共聘任職工義務監督員600人。

職工創新成果也由前幾屆的機電、石化等較單一領域發展到現在包括機械電機、電子通訊、輕工紡織、資源環保、交通建築、醫療保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同時,我省還積極推薦參加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選表彰活動,甘肅省推薦的20個項目中,《冶煉制酸尾氣潔淨化技術與裝置創新》等4個項目獲得三等獎,《合成絕緣子運行特性及使用壽命研究》等8項目獲得優秀獎。

尤其是第四屆成果評選中我省獲得兩項三等獎,兩項優秀獎,獲獎情況在西部地區名列前茅,全國綜合排名第十,這也是我省在歷屆全國成果評選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2010年以來共共推薦上報27項職工創新成果參加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評選,其中1項獲得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6個項目獲得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由於技能素質提升活動提高了職工技能,推動了技術創新,促進了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工藝技術的改進和提升,為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企業、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打下了堅實基礎,大量企業從中嚐到了甜頭,參與技能素質提升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

创新之火可以燎原——我省工会实施技能提升、职工创新行动综述

技能人才層出不窮

2005年以來,我省不斷完善培訓相關政策,整合培訓教育資源,推進技能培訓紮實有效開展。

突出針對性,堅持基礎培訓與崗位培訓、實用技能培訓與急需技術培訓、就業培訓與創業培訓相結合;突出培訓的實效性,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式培訓、上崗資格培訓、再就業培訓等。

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訓模式,引導職業院校按需施教、定向培訓。各級技協組織堅持基礎培訓與崗位培訓、實用技能培訓與急需技術培訓、就業培訓與創業培訓相結合,廣泛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式培訓、上崗資格培訓,不斷增強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

全省2005年來共舉辦賽前技能培訓25500期,培訓職工228萬人次。培訓項目涉及100多個通用工種和250多個特殊工種。組織高技能人才傳授絕技絕活,近五年來共開展演(展)示230場次,近7萬名職工觀摩學習,培養了一大批有知識、懂技術、善攻關的高技能人才。

全省職業技能鑑定、技能勞動者、高技能人才數量由2010年底的23.4萬人、100萬人、21.1萬人,增加到2015年底的36萬人、130萬人、33萬人,較2010年分別增加12.6萬人、30萬人、11.9萬人,增長率為54%、30%、56%。

创新之火可以燎原——我省工会实施技能提升、职工创新行动综述

創新實力顯著增強

長期以來,我省始終把實訓基地建設作為提高職工技能水平、建設高素質職工隊伍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

2010年全國總工會為推動國家《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和《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創先爭優建功立業的決議》的實施,充分發揮實訓基地在技術工人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職工隊伍培養,批准我省長風信息集團教育中心、蘭州鐵路局職工培訓站、甘肅省有色金屬高級技工學校、甘肅火電工程公司培訓中心、蘭州市高級技工學校五家單位作為全國職工職業(工種)技能實訓基地,為我省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賽、技術培訓、技術交流等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截止2016年底,省級職工技能實訓基地達到13個。

同時,主動面向市場,發揮職工技協組織技術人才優勢,參與技術市場建設,壯大技協經濟實力。

省職工技協嚴格執行有關政策規定,積極為基層技協技術服務實體辦理工資冊,盡力協調解決基層在有償技術服務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基層技協進行技術合同認定,共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項目30項,成交金額170萬元。近年來我省各級職工技協 “四技”業務收入達7.2億元,4個技協實體榮獲了“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5家單位獲“全國技協先進單位”,5人獲“全國技協先進個人”,省職工技協榮獲第四屆全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及甘肅省技術交易“貢獻獎”。

從2008年以來,我省還每年組織參加由全國總工會主辦,福建省總工會承辦的“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

這項活動徵集範圍廣泛,參展單位、人數、項目每屆有很大提高,參展項目科技含量高,成果展創新內容多,實用項目多,涵蓋面廣,技術含量高,活動主題突出,部分項目突出了節能減排和環保的時代主題,精品多、亮點多,還有交流、對接、發明人論壇及成果推介等活動,充分展示了海峽兩岸職工在全球經濟發展中所做的貢獻。我省在參加的歷屆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中,推薦項目32項,30項獲獎,其中金獎21項,銀獎9項。

在2016舉辦的第九屆國際發明展覽會上,我省共有5個企業(集團)攜53項成果參加,最終獲獎牌46項,其中金獎11項,銀獎15項,銅獎18項。

由鎳鈷研究院高級技師楊秉松主創的“有色冶金特種儀表的研發與應用”成果獲中國儀器儀表發明獎,國網甘肅電力送變電工程公司“接地引下線彎制器製作”成果獲俄羅斯議會金獎,甘肅省總工會被組委會評為優秀展團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