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启风/文

早在论坛时代,介绍“1949年后称帝者”的帖子就是满天飞,到现在,这些帖子还时不时被各类公号翻出来,让读者猎个奇。

很多人不知道,帖子的内容基本都抄自一本奇书——莫辛主编的报告文学《帝梦惊华:当代中国“称帝”闹剧》(广州出版社1998年,首印2万册)。

本书记叙了七八十年代,10位乡间“帝王”的“起事”、“开国”与“覆灭”。

这是一本立意很高的书

莫辛应该是一个笔名,从本书的序言和行文中可知,其身份当是一位“资深媒体人”,做采访,也写政论。莫辛在发现当代中国的“称帝现象”后,组织一批记者,分赴各地采访,最后由他统稿成书。

有意思的是,所有稿件都没有署名,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帝梦惊华》的作者们颇有理想,他们记录称帝事件,为的不是猎奇、讥讽,而是寄寓忧思。莫辛在序中写道:

“我们的使命之一,是奋力驱赶封建的幽灵,让共和国不再闹皇帝,让共和立于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大地”。

每篇结尾,也都会有一些反思,比如

“愿一切贫困苦难的人们,走出愚昧与无知,摒弃神灵崇拜,用自己的双手,在创造现代生活的土壤中,寻求改变命运的良策,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愿文明、科学、法制之风吹遍这里的山山野野,让这一出荒诞的人间悲剧永远成为历史!”

又如

“愿天下所有善良的人们,从眼前这幕悲剧中得到启示,得到惊醒!”

陈义不可谓不高。

那为什么说“单田芳们”和这些称帝者的出现有关呢?

因为翻过这本《帝梦京华》,我发现,这些称帝者的套路,从散播“天命”的说辞、聚拢乡人的手段,到加封官员和妃嫔的名称,都像极了评书故事。

如莫辛总结的那样,称帝的人们大都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我猜想,这些人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有限的历史知识,恐怕不是来自评书,就是来自于戏曲。

他们将称帝封官看得极为简单,以为假造一个“天命”,学习一套君臣话术,就能登基享福了。

需要说明的是,受限于所谓“报告文学”的文体,书里充满夸张的活动细节和心理描写,看起来有若《故事会》。如果抛开这些脑补内容不看,这本书的内容大体真实。

称帝第一步:找到“天命”

书中说的10位“称帝者”,是名副其实的“教科书式”“建国”。

第一步是借怪力乱神起家,他们或者自己是会道门首领,有着一套蒙人的伎俩,自称神佛降世;或者身有“神仙”指点出的“帝王命”、“宰相命”,借着各种神秘元素,在乡间略加宣传,即是一呼百应。

萍浏醴地区的“大中华佛国”,其基础是民国时期创立的“三期普渡”,传到“少主”石金鑫已经是第四代了。他的头号“功臣”李丕瑞,曾梦见两条金龙,一条腾空而去,一条落在他家门口。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李丕瑞找原来“三期普渡”中的元老李榛仁解梦,这人对他说:

“你做的是吉祥梦。上天的龙是先皇石顶武。落地的嘛,就是石家的后代,‘大中华佛国’的皇帝。他既然落在你屋前的田里,说明还需要你去辅助。哈哈,后主登了基,你我就是朝廷的开国功臣了。”

李丕瑞听后,即外出寻觅“真命天子”,最终让他找到了“少主”石金鑫。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四川巴中县的曹家元在买化肥的路上,碰上一位贾半仙,和他说:“30岁一过,大富大贵接踵而至。”回家后,曹家元又做了场美梦,于是逢人就说:

“我见天要吃轻松饭,发大财,享洪福,现在虽穷,以后会富,皇帝朱元璋还讨过饭、赶过斋呢!”

随后,他又翻出家里的《五公经》(一本讲人间劫难的古书),愈发相信自己身负“天命”,宣称“金龙附体”“玉皇大帝扑身”,拿“神水”给人治病,收了200多个弟子。登基的时候,曹家元干脆自称是“曹玉皇”。

评书演义中,但凡说到帝王将相,基本都会加进一些有关算命的故事。单田芳说的《英烈传》里,承担算命工作的是号称“活神仙”的刘伯温。他四处和人说朱元璋要当皇帝,于是好多人信以为真。

乡间听评书的人们,肯定不会知道,那些围绕在帝王身上的预言,都是事成之后才附会上去的。他们能坐江山,靠的是实力和狠辣,而不是什么“天意”。

称帝第二步:聚拢人马

野心家在有了“天命”打底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聚人。

想一时间聚起成千上万的人不容易,但要只是几十、上百,满足一下登基坐殿的欲望,并不太难。毕竟,同是受评书、戏曲的影响,同乡老百姓们见“真命天子”降世,往小了说,想过上好日子;往大了说,想要当官发财,都会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思,来当个“开国功臣”。

大别山区的丁兴来,双目失明,打着“道德金门”旗号,靠给人看病、消灾,聚拢门徒。他们的一套说辞是:

“古人说,入了金门道,天盘挂了号,地府不抽丁,灾难永不生”。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一旦有人想入道,接下来很可能直接封官,如丁兴来对村里一个叫刘正才的说:

“道德金门历史悠久,现在刚刚复兴,你要在你们这一带多联系些人,把这个组织壮大起来,暂时你就搞个’连长’吧,等以后人多了,我不会亏待你的。”

从1980年—1990年,丁兴来把“道德金门”扩展到8个乡镇,教徒不只有村民,还有乡镇干部、复原军人、在校学生等。

在《帝梦京华》这本书里,举了不少仪陇县林文勇“招兵买马”的例子。比如,林文勇借给公社退休干部罗文正看病的机会,动员他说:

“我是天上的紫微星,我能推算国运,明年三、七、九月你再看。’圣朝国’皇城建在仪陇县,皇帝就在你眼前,现在皇帝正受难,明年三月动刀兵,七月打内战,九月皇帝就出现。”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罗文正想在林文勇成功后,捞个“一官半职”,当即拿出一张《参考消息》献策:

“你们看,报上已经说了,上海、广州在抓反革命,国家现在打击现行反革命。你们已经有了行动,今后你们不要集中,要分散,目标太容易暴露,要注意隐蔽,要小心谨慎。”

林文勇被捕后,罗文正被开除了党籍。

当然,也有老百姓的想法真的很淳朴。曹家元登基时,他被封为“龙王三太子”的堂哥曹玉元不服,发动“宫廷政变”。下面有人说:

“管你‘龙王三太子’坐也好,还是‘玉皇大帝’坐也好,只要能保佑我们百姓有吃、有穿,没病、没痛,无灾、无难。我们都拥护。”

林文勇也有实在的口号:

“当今天下狼烟四起,民不聊生,农民税收繁重,计划生育残酷无情……我是天上派下来的,有帝王之位……我下颚有颗痣,有领袖相,天下是我的天下。”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同样,在单田芳说的《英烈传》里,李春临死之际,非要朱元璋给儿子李文忠封官:“外面风言风语的,都说你早晚要当皇上……你好好加封文忠的官职,封他当个大官……”

打柴的花云,也是听刘伯温说,大元要完,必出真主,“此人就是安徽省毫州朱家瓦窑的,乱石山磕头的老四朱元璋”。后来花云见了朱元璋,当时就跪下,口呼“吾皇万岁”。

称帝第三步:大封群臣

这些称帝事件中最有评书、戏曲色彩的,还要说是他们所建国号、所封官职的名字。他们把自己四处看来的,或是古代,或是现代的各种东西,杂烩到一起。

四川巴中县张清安称帝,国号叫“中原皇清国”,他曾向副手廖桂堂解释说:

“中原就是指中国,皇是皇帝的意思,将来是咱们正、副皇帝掌权管事;清字在《五公经》上代表清帝君,代表咱们是神君正统。”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山东潍坊的“女皇”晁玉华建国号“大圣王朝”。

河南嵩县的风水先生李成福国号是“万顺天国”。江苏阜宁县朱良美的国号尤其让人费解,称为“黄坛国”。

另外,大巴山区的村民朱仕强、西南边疆的道士赵镇国,干脆不起国号。

这些人称帝之后,第一件事都是大封功臣、大封娘娘。

张清安“中原皇清国”,封的有元帅、国翁、贤臣,还有武侯王、西蜀王、一品夫人。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朱文勇“圣朝国”封的名号有宰相、丞相、总司令、总参谋长、国父、皇帝警卫员。

李成福的口号是,“收回唐代全部大地,为建立一个唐世天国而奋斗”,封了领兵元帅、左肩王、右肩王、西台御史、右丞相。

封官的同时,就要配齐三宫六院。

《帝梦京华》里说到的这些“皇帝”,“天命”牌一打出来,各家各户都抢着送女儿,让她们当“娘娘”。

朱仕强纳了5个娘娘,还不满足,宣称

“我现在是玉皇大帝,我要娶48个夫人,给我做夫人的可以享受皇恩,享福一辈子。”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黄坛国”的皇帝朱良美,更是一口气封了“正宫娘娘”“东宫娘娘”“西宫娘娘”“贵妃”等17人。

怎么样,看到上面这些非主流国号,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想起评书《隋唐演义》里,程咬金自称“混世魔王”,建立的“大魔国”?

再看那些官职,一些是历史上从未存在的,比如“国翁”“贤臣”;一些是评书杜撰的,比如所谓“左肩王”“右肩王”,肯定是化用所谓“一字并肩王”。在评书中,罗成、薛仁贵都曾获封此爵位,意思是可以和君主平起平坐。

另外,朱仕强登基时,有两个大哭的小孩,被他称为“反王”。听过《隋唐演义》的朋友估计知道,里面有一个说法——“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指隋末各地的造反者。

如果没有单田芳,这些人大概也当不了皇帝|不是故事

举了这么多例子,目的当然不是指责以单田芳为代表的评书演员,只是想说,没有基本的历史常识,很容易被历史评书欺骗。

评书故事的逻辑往往十分简单,很容易让人相信,打天下靠所谓“天意民心”,朝堂上一定善恶有报,无法理解政事、战争的复杂性。

最后归结为一句话:听评书,尤其是听历史类评书,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