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點評生態已成,口碑+餓了麼試圖複製並非易事


美團點評生態已成,口碑+餓了麼試圖複製並非易事



今年,互聯網各個賽道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往年的熱鬧也變成了大部分時間的沉默甚至冰冷。好在,美團、小米們的成功上市還為市場保留了一份希望。從目前來看,這兩家所處的賽道也是相較之下最充滿活力的兩個領域。

近日,口碑和餓了麼合併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再次將市場的目光拉回到生活服務領域。一些觀點認為,阿里將挑戰美團老大的地位。但我們卻有著不同看法,阿里雖然龐大,不缺錢,不缺人,業務也存在一定基礎,但是如果將其與美團放在生活服務這個座標系中,口碑+餓了麼想跟上美團的節奏,並非易事。

互聯網發展至今,對於平臺而言,比拼的不再是單向業務的數據,更不是資金和人力的數量,而是整體的生態力。但這個能力無法通過簡單的1+1=2來解決,尤其對於生活服務這種長鏈條,物種多元的生態體系。美團8年專注該領域,某種程度上,是踩著一個坑一個坑構建起目前這個龐大體系的,從微觀業務細節來看,有著充分的市場驗證,這也意味著美團生態有著堅實的業務基礎。在美團已經搭建起一套自發運行、自發生長的生態系統的當下,後來者很難輕易的複製成功。

正如王興前年作出的判斷“互聯網已進入下半場”,在下半場中,生態已成者已經開始精耕細作,對生態升級,而新玩家則還要從頭開始跑馬圈地,並且是虎口奪食。

容易被忽視的“賦能點”

很多人可能習慣了宏大敘事邏輯,往往從資本、人力和概念層面進行解讀。但對於一個成熟的行業或者平臺而言,真正取勝的則是一個一個“賦能點”。

2015年,美團點評的合併,與今日口碑餓了麼的合併就不盡相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邏輯。前者是生態不同物種之間的融合,美團具有強大的交易能力,而點評則在內容方面建立起優勢,雙方合併,從整個消費鏈路而言是一種完善,即除了讓用戶吃的便捷外,還能夠為用戶提供決策參考。如今更是積累46億的用戶評價,真正在生活服務領域實現了數字化決策,成為美團點評生態中一個重要的賦能點。

而口碑和餓了麼的合併,則是一種機械的橫向業務重組(口碑的到店和餓了麼的外賣),對於公司而言,可能便於統一管理,但是對於用戶來說,並未出現明顯的增量賦能。

在互聯網下半場,這一賦能點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因為其對於整個生態都會產生影響,比如對商家。當用戶都知道關於線下商家,其最客觀,最權威評價在大眾點評,這個品牌就建立起來了,而商戶想要吸引用戶,就有強大的驅動力與美團點評合作,並且根據用戶反饋,不斷改進。“內容+交易”延伸了鏈路,增加了粘性。

一個賦能點的形成將自我生長出更多的賦能點,比如“內容+交易”驅動商家規模不斷壯大和粘性提高後,如今美團點評平臺已超過500萬商家,平臺可以從技術和供應鏈等多維度對商家進行賦能。三四年前,美團點評就開始通過收購一些餐飲軟件公司,升級商戶系統;同時,切入供應鏈,不僅解決食材源頭問題,並且推出配送服務“快驢”。

從商業角度而言,市場可能更多將其看做一個新的贏利點,但我們認為,其最大的作用在於對生態的賦能,換句話說,即使這一環節不賺錢,其對於整個美團生態的成熟是具有戰略意義的。通過這一賦能點,美團點評相當於在上游打造了一套標準化體系,一旦商家適應了這一體系,就像用戶適應了微信後,很難再去遷移到另一款社交軟件上。這是美團點評生態的又一大壁壘。

此外,技術、配送網絡,包括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某種意義上都是一個一個賦能點,圍繞用戶—平臺—商家這個基礎鏈路進行多點融合賦能。

而這些看似簡單,卻需要長時間的累計和迭代完成。所謂美團點評生態,正是由這些賦能點水乳交融式的磨合和融合構建起來的。因此,競爭者們很難進行簡單的複製,這是一個自然生長的過程,而無法靠認為快速堆積起來,樂視是最好的證明。

生態的自我生長能力


基礎業務+賦能點推動整個商業模式的不斷演變,而當基礎生態成型,又為生態的進化和升級提供了場景。

據美團披露,美團點評如今已經擁有超過500萬商家,3.4億用戶,覆蓋2800個縣市,年度69億筆交易,平均每天1900萬筆。構構建起了面向C端和B端的生態,包括C端的餐廳評價、預定、團購、外賣等,在B端已經形成為商家提供的RMS、採購、金融貸款等業務等。

此次口碑餓了麼也公佈了部分數據,餓了麼和口碑覆蓋全國676個城市,服務350萬活躍商家,其中口碑擁有1.67億月度活躍用戶。從這個角度而言,口碑餓了麼在基礎規模方面與美團還有很大差距。而這個差距直接影響生態的進化速度和質量。

以美團外賣為例,美團外賣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0%出頭,到今年二季度達到59%。所以過去幾年時間,平均每個月市場份額增長1個百分點左右,未來的外賣市場份額還會進一步增加。

基於這樣的基礎規模,衍生出的改造空間就會越來越大,對於平臺而言,對生態新壁壘的構建可能性也越大。這個構建的手段從現在來看即技術,最典型的就是對外賣騎手這個賦能點的持續升級。

美團在全國每天有54萬的活躍騎手在數百萬商家和上億用戶之間穿梭。每個人的智能手機中配備專用APP,可以實時彙報位置信息,很多信息傳到系統的後臺,進而進行合理調配,甚至可以細化到騎手走哪條線路最快,目前可以將配送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據瞭解,美團只做外賣配送網絡調度這個平臺的研發,就動用了超過1000個工程師,蒐集大量數據、優化配送路線以及配送員的調度。

因此,即使再強大的技術實力,首先缺乏足夠的落地場景依然是之上談兵,其次,想要在如此大規模的場景下實現技術的穩定運行,同樣不是一日之功可完成的。對於後來者而言,這些都是巨大的挑戰。

美團點評的生態已經成熟,並且進入更高層面的自我進化。同時,在戰略上,也進行了更加清晰的定位——Food+Platform。以此為核心,基於長期佈局的賦能點和升級點,專注生活服務領域。對於還處於Food單一業務擴展階段的口碑餓了麼而言,此時選擇複製美團式的生活服務生態似乎已不太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