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養老」的探路者與先行者——「親和十年」媒體觀察(7)

2006年4月,是親和源的一個“大日子”。

從媒體報道資料看,“由上海康橋公共事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親和源老年公寓,在南匯康橋開工建設了。”報道表明,佔地110畝、地上建築面積84477平方米的親和源老年公寓,是一片低密度的住區式建築群,裡面有煤衛獨立使用的一室一廳和二室一廳的公寓、娛樂活動場所、健康生活廣場、醫院護理設施等等,環境設計也包含了人工湖、公園式綠地等自然景觀,整個建築設計是採用無障礙化設計的。

正當建設工地熱火朝天的時候,毋庸諱言,此時親和源的“服務模式”抑或“商業模式”,仍然處於不甚清晰的模糊狀態。在不斷調整優化規劃設計的同時,必須儘快完成市場調研、需求分析、理念創新以及“模式”確立。簡而言之,即:親和源賣什麼?怎麼賣?

奚志勇和他的創業團隊忘我地投入,激情四射。他們一開始就注重打造“品牌”,樹立了“品牌意識”、“品牌先行”的原則,將“品牌”視作親和源工作和發展的“總綱”。

他們的品牌思維,在那年一系列活動策劃中得以體現。

由親和源創辦的“爸媽,為您過節”至今已經堅持了13年,而首次拉開親和源一年一度重陽文化節序幕的,就是從2006年開始的。它將傳統的重陽“登高”、“踏秋”化為適合老年人的“分糕”“吃糕”等活動,幫助老年重拾回憶,收穫歡聲笑語。

“快樂養老”的探路者與先行者——“親和十年”媒體觀察(7)

與此差不多時間,親和源還聯合上海市作家協會、新民晚報社共同推出了“十日談:關注老人”連載。滬上一批知名作家紛紛撰稿,表達對社會老年化問題以及養老現實的關注和期待,通過作家這一意見領袖群的“神來之筆”,使得親和源的品牌與文化深度結合,讓人聯想到,親和源不同於一般的企業,它是有鮮明的社會責任和人文追求的“機構”,它的事業發展,與城市的命運、與人們的幸福追求、甚至與每一個人之間都存在著“奇妙而密切的關聯”。

在奚志勇帶領下,一個名叫“親和源老年生活形態研究中心”的機構也應運而生,這個中心表達了他們這樣的追求,即親和源的事業發展不僅僅包含企業行為,也將成為一個共享平臺,一個聯絡社會四面八方的研究性“基地”,他們聘請了一批“外腦”作為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譬如全國政協委員鄧偉志、時任《解放日報》理論部主任周智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顧性泉,華東師大博導桂世勳等等。研究中心負責整理收集國內外養老問題的訊息、觀點、,研究和分析國際最先進的養老思想和創新模式,還發起組織“中國養老產業聯盟”、“中國養老產業高峰論壇”等等,這一系列創新性工作,使得親和源站得高、望得遠,在廣泛汲取各方面思想營養的基礎上,漸漸形成了符合中國社會現階段發展狀況的養老理念,創建了自己的養老管理和養老服務新模式。

他們凝聚的共識是,親和源不是養老地產商,不“度讓”產權;它也不是“投資”產品,不談“收益和回報”。那麼,它是什麼性質的機構?力推怎樣的養老服務?

欲知更多,且看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