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低、收视率高的《娘道》:挠到了痒处,却没有真正止痒

吐槽这部电视剧的都是年轻人,但是掌控这部电视剧收视率的却是老年人

!所以才会出现豆瓣评分只有2.7,收视率却打败了《凉生》和《橙红年代》的奇葩现象!

评分低、收视率高的《娘道》:挠到了痒处,却没有真正止痒

电视剧不是只有职场、玄幻、武侠,拍给老年人看的题材真的不多了。之前那部《鸡毛飞上天》就很不错,在中年老年的群体很有市场。

这是因为剧中的年代背景符合这个群体经历过的时代,感触太深了

为什么很多人吐槽三观不正呢?要知道打分和吐槽的都是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你让一个老年人去豆瓣打分可能吗?

评分低、收视率高的《娘道》:挠到了痒处,却没有真正止痒

但是直接问家里的老人,却会发现他们很喜欢看这部剧,也没有因为三观不正提出太多质疑,因为那年代的大部分女性就是这样啊!导演按照年代背景来拍,有什么问题么?

如果你拍个女主憋屈半辈子最后黑化复仇,看着倒是爽了,怕是有人又会评价不符合年代背景吧!

大家争议最大的点就是“重男轻女”。

主角瑛娘拼命的为二少爷生孩子,她只盼着生个儿子,结果连生三胎女儿,每个女儿的名字里都包含着“娣”,盼儿之心不可谓不殷切。

评分低、收视率高的《娘道》:挠到了痒处,却没有真正止痒

我是80后,我认识很多70后女孩的名字都含有这个“娣”字,但是这不代表母亲就不疼爱女儿了,这是一种根深固化的老思想,老一辈人认为有了香火继承人才算是完成了妻子的责任,要不怎么有“无后为大”这句话呢?尤其是剧中交代的那种家族背景,生活其中的瑛娘从小耳渲目染,自然是深信不疑的。

评分低、收视率高的《娘道》:挠到了痒处,却没有真正止痒

其次,瑛娘在这个家庭中遭遇了无数的算计,但她都只是承受、隐忍,最多就是呼天抢地一番。似乎从头到尾都传递了“做个顺从的包子型女人才正确”的婚姻观。

很多年轻人觉得愤愤不平,给此剧盖上了三观不正的标签。


我个人认为从影视剧的手法上,确实应该给予人物一些正能量,哪怕这种写实是反应了时代特征。你拍的是电视剧不是纪录片,在反应年代背景的同时应该让观众的情感得到寄托和升华。如《大宅门》就是个很好的榜样。

评分低、收视率高的《娘道》:挠到了痒处,却没有真正止痒

老一辈人或许曾有过瑛娘的处境,所以感同身受,但不代表他们认同这样的瑛娘。挠到了痒处,却没有真正止痒,是这部剧最大的遗憾。

最后一句:比起三观,其实更受不了的是瑛娘那张玻尿酸过剩的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