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昔日的京城富貴大戶,如今是北京社區熱心義工

機緣巧合,筆者在之前採集百年前的兒歌,尋訪一位百歲老人馬奶奶的過程中,認識了這位劉大爺,併成為無話不談的忘年交。

翻閱前篇:《這是新中國第一批“西城大媽”,百歲高齡演繹百年前的民俗兒歌》

他是昔日的京城富貴大戶,如今是北京社區熱心義工

在什剎海畔柳蔭街地區,一提起75歲的街道“連心便民服務隊”的劉曉東大爺,居民們都會交口稱讚,沒有不挑大拇指的!劉大爺十餘年來義務為居民維修電器,排憂解難,是社區群眾心中的“最美義工”。

劉大爺家住在一座一百多年曆史的老四合院裡,這座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別說在什剎海地區,就是在京城也比較少見。

房屋樣式是“回”字型,分前院、後院、跨院和花園,房屋內側一水兒的玻璃窗封閉遊廊,將東西南北房連接,颳風下雨不受影響,圍出的天井院(後院)養花種草,晾衣休閒,舒適愜意。

他是昔日的京城富貴大戶,如今是北京社區熱心義工

房屋的門窗是新式樣的,但簷柱和前簷的擋風板卻是老北京傳統風格,顯得古色古香,由於年久失修,如意頭花樣的擋風板已斑駁褪色,搖搖欲墜。

因為有個前院,四合院的南房就向南開的窗,又開了南北通透的兩道門,所以南房的採光沒受影響,實際形成了“兩院兩北房”的格局。

劉大爺把前院改建成封閉的陽光房,幾十平米大的陽光房分類堆滿了各種待修的家用電器,成了劉大爺的工作間。

他是昔日的京城富貴大戶,如今是北京社區熱心義工

為什麼劉大爺家裡會堆滿待維修的家用電器呢?

劉大爺上大學的專業是電控和機械,又自學了液壓自動化和有機化學,是單位裡的科技功臣,技術一把手,曾參與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碩果累累,貢獻突出。他思維敏捷,好學鑽研,上世紀70年代就發明了中國第一輛電動自行車,多項科技創新都申請了國家專利。

他是昔日的京城富貴大戶,如今是北京社區熱心義工

退休後,他推掉了與朋友合作開科技公司掙大錢的機會,卻接受了居委會的邀請,擔當治保主任和便民服務隊負責人,這讓許多人一時想不通。

他把錢財看得很淡,不貪慕物質享受,讓他故土難離的,是幾十年老街坊的鄰里親情和心中的責任。

從早期的煤改電開始,劉大爺的日常義務維修維護工作就有很多,由於操作複雜,劉大爺還經常入戶為居民講解,街坊鄰里也會經常找劉大爺調試、修理這些設備。只要接到大家的電話,他總是不會讓大家久等,第一時間趕到為居民處理故障。

他是昔日的京城富貴大戶,如今是北京社區熱心義工

之前社區裡的那位會唱一首老兒歌的百歲老人馬奶奶,就是他的鄰居。馬奶奶家的很多東西劉大爺都幫助修理過。懂專業技術,又熱心的劉大爺,只要大家夥兒有需要,他總是熱心幫忙,吹風機、冰箱、洗機器、電視….家電類恐怕無所不修。

劉大爺十餘年來的義務服務,不僅幫助周圍居民解決日常生活問題。也為他贏得了社區“最美義工”的稱號。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右上角+關注,北京民俗專注民俗文化類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