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满志:李商隐第一首无题诗《八岁偷照镜》浅析

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李商隐写出了《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并写出一生中第一篇无题诗《八岁偷照镜》,从此“小荷初露”,少年扬名。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踌躇满志:李商隐第一首无题诗《八岁偷照镜》浅析

林间幽梦

此诗历来众说纷纭,没个定论。索引派称之情感诗,传统派称说托物言志,像吴乔的《西昆发微》里就说,这首诗写的是“才而不遇之意”。屈复在《玉溪生诗意》里面也说“才士少年不遇,亦可叹也”!而郦波老师则认为,这是对人生不如意的写照,是一种喟叹,并非特指。

笔者赞同第二种说法,就是托物言志,拿少女比喻自己,但结论有所不同,并不是所谓“怀才不遇”,而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他用隐晦、低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的情怀。他16岁就出名,就写到15岁,这很明显的是对自己以前的回顾,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暗中得意”,是一种“极其自负”的态度!

踌躇满志:李商隐第一首无题诗《八岁偷照镜》浅析

楼榭歌台

咱们试着对本诗的意思“揣度”一番: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长眉,在唐朝,柳叶眉、春山眉都叫长眉。李贺在自己诗词里面经常把“长眉”比作美女。虽然李商隐受李贺影响较大,但这个“长眉”确实在这里指女人的眉毛。这几句的意思是这样的:八岁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对着镜子画眉毛了。十岁的时候去野外踏青,她用荷叶作裙子、莲花作头饰。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藏六亲”,古时候的女孩子,到了14岁,已经可以出嫁了,这时候要避嫌,就算自己家里的男眷也要注意回避,外人更是不能见的。这几句说的是:十二岁时候学谈古筝,甲套都很少去掉过。到了十四岁,就更不能出门了,也不知道她出嫁没有?

踌躇满志:李商隐第一首无题诗《八岁偷照镜》浅析

诗和远方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这句比较出名,就是说在十五岁的时候,心里很是忧伤,经常背对着秋千,暗自神伤。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就是写一位女子,从8岁到15岁的状态。你觉得李商隐能观察那么细致么?或者你认为这就是李商隐的初恋?其实不然,从李商隐的性格来说,他不会这么高调,就算有这么一回事,他也会极其含蓄的表达。能说这么明白的,一定不是男女之事。

踌躇满志:李商隐第一首无题诗《八岁偷照镜》浅析

巴山夜雨

李商隐完全是在说他自己,从《李商隐年表》可以看到,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李商隐8岁(虚岁9岁),父卒,随母归郑州,与弟义叟从叔父“亲授经典”,教为文章。这时候李商隐开始接受系统的古文化教育,也算是“八岁偷照镜”了,12岁到14岁,一直都在苦读。到15岁的时候,姐姐徐氏卒。“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只是再表达一种惋惜、悲愤的心情而已,并非是特指。

人啊,是个很矛盾的载体,思想更是如此,对一个有轻微“抑郁症”的天才,更不能按常理来推测,要从人性出发,或许可以更加接近事物的原来面目。

踌躇满志:李商隐第一首无题诗《八岁偷照镜》浅析

小楼风月

李商隐本来就是天才,再加上很勤奋,虽然涉世不深,却经历不少“悲欢离合”。

在16岁这一年,他就小有名气了。是喜、是悲、是万般感慨还是异常兴奋、踌躇满志?我觉得这种情绪是比较复杂的,应该是“悲喜交加、踌躇满志”!

“名气”是社会对个人的一个肯定,从古至今都很重要。当时李商隐的处境,并不乐观,在老家的几年,衣食都困难,过得相当窘迫。父亲不在了,李商隐作为家中的男丁,虽然尚未成年,却要挑起养家重担,压力可想而知。成名就意味着更多机会。而事实也是如此,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李商隐17岁,被大学问家令狐楚赏识,做了巡官。

踌躇满志:李商隐第一首无题诗《八岁偷照镜》浅析

碧天如洗

李商隐把成名前的岁月,写得不容易,甚至很委屈。这是一种低调、谦虚的表现。在当时,人们都读得懂。其实在骨子里,却高傲得很。

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这样,他们比谁都需要那“三斗米”,只是腰弯曲的程度不同罢了。

海舟原创,敬请关注。诚意十足,干货满满。欣喜相逢,相知相悦。把酒诗话,引吭高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