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制度」改革的哈空調樣本

2017年8月,哈爾濱召開國企深化改革推進會,全市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大幕正式拉開。其路徑是: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重點引進外部投資者,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管理層和骨幹員工持股;推進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加快處置“殭屍企業”工作等。

按部署,哈爾濱市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推動絕大部分國有企業實現深化改革。一年來,哈市陸續推出相關配套政策、舉措,深化國企改革也在多重壓力與障礙面前鏗鏘前行,其中一些企業、部門在改革推進過程中探索出了先行實踐經驗,取得初步成效。即日起,本報針對深化國企改革的痛點,從三項制度改革、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企業引資重組等維度推出相關企業與部門的先行實踐報道,以期為更多正在推進改革中的國企提供一些參考。

濃濃秋意中,道里區滇池路7號的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廠區正悄然變化:廠外變得“車水馬龍”,職工私家車停泊地全部移到廠外空地,50餘個被騰空的廠區車棚用來存放物料;廠內則“燈火通明”,用了多年的老式照明燈被節能LED燈取代。

更大的變化,來自企業內部。兩個月前,哈空調對幹部人事制度、勞動用工制度、收入分配製度實施改革。改革如一劑猛藥,快速消解著這家老牌國企存在多年的運營瓶頸。

此前,因持續虧損兩年多,哈空調A股股票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現在,企業迎來了向好發展的重大業績拐點:8月至9月新增產品訂貨額突破1億元,9月完成的產值是前7個月月均產值的近3倍……一舉扭轉虧損局面,為年底實現全面扭虧為盈夯實基礎。

短短兩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哈空調得以迅速“脫胎換骨”?一切,都要從“三項制度”改革的實施開始。

破局與開局,重大人事調整助推企業“突圍”

7月27日,66歲的哈空調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重大的人事調整。

按照市委、市政府相關決策意見,市國資委會同哈空調主管部門哈工投集團,對哈空調領導班子進行重大調整,組建哈空調“新團隊”。原班子成員被全部免職,原因是年齡結構老化、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動作遲緩、企業經營管理不力。

8月17日,哈空調對外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選舉劉銘山為董事長,包括監事會主席田大鵬、總會計師陳維周等在內的5位副總人選相繼確定。領導班子全員易主,“大動作”在哈空調及全市工業系統引發巨大震動。

“哈空調是哈爾濱較早的製造業國有上市公司。但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它雖然完成了上市進程,但沒有完全實現從工廠到公司的‘改造’。這也是我們這次痛下決心進行重大人事調整的原因。”市國資委主任於得志在哈空調人事調整大會上坦言,希望以此推動哈空調實現企業發展重大突破。

改革從無坦途,發展任重道遠。哈工投集團董事長呂剛表示,這次調整是“刀刃向內”。一個現實是:2012年開始,由於市場萎縮、內部管理不到位,加之管理、製造成本大幅增加,哈空調生產經營狀況一路下行,優質訂單無從消化、產品質量不穩定……內部沉痾,讓曾為共和國空冷事業作出過卓越貢獻、創造了諸多中國製造“首臺套”奇蹟的哈空調出現經營性虧損,今年上半年被證券機構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一子落滿盤活,施“新政”全員競聘

臨危受命的哈空調新任董事長劉銘山,敢闖敢試,是哈市國有企業負責人中有名的“改革派”。

在哈市上一輪國企改革中,劉銘山參與過多家老國企的改組、改造、改制及殭屍、破產企業退出“收尾”工作。受命於哈空調之前,他擔任哈市國企盈利大戶哈古鐵市場實業公司董事長。

市國資委、哈工投集團賦予哈空調新班子完全自主的人事任免權,履新的劉銘山自主選聘了新班子成員。新晉的5位副總中,兩位從哈工投集團及其所屬優質企業選調而來,另有3位是在哈空調內部提拔重用,均年富力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一子落滿盤活”。哈空調新班子“組隊”第二天,就啟動了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並制訂相關方案。一週內,哈空調完成了機構調整和中層幹部優化競聘上崗。原中層幹部全員解聘,重新競聘上崗。競聘成功的中層幹部再重新選聘本部門員工。

全員競聘時,哈空調新班子為競聘者打分,一直研究到凌晨一點半。第二天迅速張榜公佈結果,後期又三次補崗,創造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哈空調速度”。調整後,哈空調原31個部門精簡至21個,形成“三個中心”和“三個大部”的新格局。

無能就無崗,無為就無位。哈空調中層幹部由原來的57人精簡至35人,有8名敢作敢為的幹部得到了提拔;有7人職位下降。原先的“處長”稱謂消失了,被公司化的“部長”稱謂所代替。

競聘成功並非就坐穩了“鐵交椅”。一個月後,這些中層幹部中沒有完成工作任務的,先後有5人被免職、降職,真正實現了幹部能上能下的“搶椅子”局面。一位被降職的中層幹部心服口服,因為他自己制訂並向公司領導打包票“沒困難”的工作任務當月沒有完成。

在員工層面,哈空調在梳理崗位需求基礎上重新定崗定編定員,進行公開選崗競聘,人盡其才。哈空調一名質檢處處長在此次競聘中落聘,由中層幹部變成普通員工。公司根據他工作責任心強的實際,將他調整到計劃部門負責全公司原材料採購計劃,核算成本。目前,他工作十分出色,為公司多筆採購大幅降低了成本。他原本因落聘帶來的心理波動很快在更適合的新崗位中平復了。

人事制度改革,讓哈空調迅即形成了能進能出的員工聘用新機制。哈空調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改變員工薪酬制度等,還同步推出壓縮員工工作時間等一系列舉措,“新政”得到員工積極回應。在哈空調全體管理崗位員工大會上,劉銘山一個小時的講話多次響起熱烈掌聲。

薪酬分配“革故鼎新”,從此錢賺得不一樣

9月,哈空調開始按新的薪酬分配體系運行,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員工的工資由“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工齡工資+車改補貼+浮動績效”組成,既體現同工同酬,又區別對待。新考評方式,拉開了員工收入的差距,不同層面的員工除了基本工資,剩下的錢要靠自己雙手賺取。“公司的舊體制是不當上中層幹部收入就沒有提高空間。這次改革才真正拉開所有員工的收入差距,多勞才能多得。”1985年入廠的老職工桑偉平說,很多一線員工對此心服口服。

國企“三項制度改革”的推進,領導班子的決心和定力重要,但要保障改革的穩步落地,則要充分考慮到所有員工的利益。哈空調班子為此做了充分準備。“三項制度改革無論怎麼改,首要任務是保障職工利益。”劉銘山說,哈空調在勞動關係改革中,最大程度維護了在競聘中未上崗人員的利益。通過選崗競聘,哈空調在冊員工由原來的659人精簡到478人。

在選崗競聘中,一部分員工重新競聘上崗後不適合現崗位工作,經本人同意可被退回勞資部門待崗;另一部分員工因自身原因,可主動提出離崗。在此過程中,所有人都心裡有底。比如,距退休3年內的未上崗人員,可實行退養;距退休3至5年內人員,根據個人申請既可退養也可解除勞動關係;距退休5年以上者,半年內可以重新多次競聘,直至選擇到合適崗位,也可以自行選擇解除勞動關係……公司保證他們的最基本收入或補償,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這種能進能出的員工聘用新機制,讓所有人被公平對待,自始至終無一名員工上訪。

做好“加減法”,生產車間24小時滿負荷運轉

人變了,生產效率隨之提高。充滿活力的哈空調開始做“加減法”。

為了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哈空調成立了招投標管理委員會,擴大和納新合格供應商,重新規範採購和外協工作職責,嚴格執行同價比質、同質比價採購,通過招投標實現了採購和外協成本下降6%的目標。

8月初,哈空調對一項採購報價1800萬元的電站管道項目進行招投標,有一個供貨商標價1500萬元。為防止出現惡性競爭中的低質低價現象,哈空調特派調查組前往供貨廠所在地新疆地區考察,發現該廠報價低是佔有地理位置優勢節省了運輸成本和電力支出。最終,哈空調選定從該供貨商處採購,此舉節約資金300萬元。

精簡人員後,哈空調全年降低人工成本500多萬元;通過精細化管理,在水電、通信、房租等方面切入,預計全年累計可縮減管理成本250餘萬元;取消通勤車,由暗補變明補,普通員工車補津貼達到每月300元……多措並舉,哈空調全年減少固定支出1000餘萬元。

做“減法”的同時,在訂單質量上哈空調又做好了“加法”。過去因勞動生產率低、成本支出大而不敢接、不敢談的優質高價訂單,8月以來如雪片般飛來。

如今,走進哈空調,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忙碌的身影,還有一張張帶著幸福感的笑臉。縮短了職工工作時間、改善了就餐環境和伙食,恢復了運動健身場所,與市交通部門協調擬將公交線路延伸至廠門口……

目前,哈空調生產車間24小時滿負荷運轉,設計、銷售等部門加班加點,朝著年底前全面實現扭虧為盈目標全力挺進。

相關評論:

抓住“牛鼻子”激活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