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波:發展特色當家產業 推進穩定增收脫貧

陈海波:发展特色当家产业 推进稳定增收脱贫

永順縣地處武陵山片區腹地,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業農村部定點扶貧縣、湖南省深度貧困縣和紅色革命老區縣,國土面積3811.7平方公里,下轄23個鄉鎮、303個村、55.5萬人,其中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89.67%。全縣貧困村190個、貧困人口37866戶145273人。

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戰略思想,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脫真貧、真脫貧”,以繡花功夫推進“五個一批”落地落實,退出貧困村59個,減貧8.54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為12.7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168元、年均增長12%,全縣進入貧困群眾增收最快、最有獲得感的時期。

在工作推進中,我們遵照習近平總書記“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的重要指示,因地制宜、千方百計發展特色當家產業,推動實現扶貧從“輸血”向“造血”轉變,構建“制定一個產業規劃、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建設一批產業基地、發展一批專業合作社、建立一套利益聯結機制、完善一套服務體系”的產業扶貧體系,帶動全縣90%以上貧困人口增收,建成了在全州有影響、全省有亮點、武陵山片區有特色的產業扶貧示範區,先後被評為全國優質有機富硒獼猴桃基地、全國優質富硒椪柑基地、全國重點優質烤煙基地、全國優質大米基地、中央財政產糧獎勵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全省油料生產大縣等多項榮譽,得到了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昨天湖南省產業扶貧現場會在我縣勝利召開。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突出科學規劃,選準當家產業。推進產業扶貧,精準選定產業是前提。在農業農村部精心指導下,我們以打造“山地生態糧倉”為目標,編制山地精品農業、產業精準扶貧等規劃,建成油茶、優質稻、柑橘、獼猴桃、商品蔬菜、烤煙、中藥材、茶葉、特色養殖等九大特色產業扶貧基地109萬畝,打造萬畝精品園4個、千畝標準園69個、百畝示範園380個,培育龍頭企業16家,發展農民合作社646家、家庭農場297家,聯結貧困戶3.41萬戶13.05萬人,產業已基本覆蓋所有貧困村貧困戶,形成了“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扶貧開發格局。例如,松柏鎮種植1.8萬畝獼猴桃、0.8萬畝菸葉、1.32萬畝優質水稻,2017年農民存款達2.5億元,人均存款達10417元,貧困發生率下降至5.1%;高坪鄉種植3萬畝獼猴桃,人均3.35畝,貧困人口人均增收6500元,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以內,2017年在全縣率先脫貧。

突出政策引導,激發內生動力。推進產業扶貧,群眾參與是根本。我們注重改變群眾“等靠要”思想,把“幫眼前”和“扶長遠”結合起來,變“帶著貧困群眾幹”為“貧困群眾主動幹”,充分激發貧困戶積極性和主動性,自主發展產業達12.35萬人。在資金投入上,以規劃為引領、以項目為載體,每年整合資金2億元以上用於產業扶貧;積極落實扶貧小額信貸政策,累計發放小額信貸2.17億元,建立風險補償金2500萬元、財政貼息904.5萬元,覆蓋貧困戶5112戶。在力量投入上,堅持駐村扶貧、結對幫扶盡銳出戰,共派出190個扶貧工作隊8060名結對幫扶幹部,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抓住農業農村部、湘潭市、濟南市歷下區對口幫扶機遇,引進一批大企業好企業開展“千企幫千村”活動,帶動1860戶6520人增收。在技術投入上,選派190名科技特派員,組建10個專家服務團開展科技扶貧,累計培訓農民1.5萬人次。在電商扶貧上,依託自建電商平臺打造集生產基地、銷售網站、產品溯源、物流配送、農技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建成523個電商扶貧小店,2016年以來線上特色農產品銷售額3.06億元,帶動4550戶1.68萬人增收3000餘萬元。

突出品牌建設,推進特色發展。推進產業扶貧,品質品牌是關鍵。我們立足市場,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著力提高九大特色農產品質量和效益,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實現脫貧產業更加穩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續。注重挖掘綠色、生態、有機、富硒優勢和土司文化特色,以田園綜合體、農產品品牌建設為抓手,以芙蓉鎮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和油茶、獼猴桃、柑橘、莓茶、稻田綜合種養、湘西黑豬等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培育中高端優質農產品,打響了沃康山茶油、松柏大米、溪洲莓茶、湘西椪柑等知名品牌,新增“三品一標”認證產品8個和中國馳名商標3件、地理標誌商標3件。今年我縣各類農產品產銷兩旺,特別是獼猴桃年產量達12萬噸,預計產值3.1億元,帶動3.4萬名貧困群眾人均增收2100元。

突出利益聯結,推進共享發展。推進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是保障。我們堅持以市場為紐帶、雙贏為目標,採取入股、合作、訂單、勞務、租賃等多種形式,鼓勵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帶動關係,有效克服了貧困群眾缺動力、缺技術、缺資金等問題,提高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分別通過產業園區帶動6.25萬人、龍頭企業帶動5.25萬人、農民合作社帶動11.63萬人、家庭農場帶動0.32萬人、農村致富能人帶動0.53萬人。重點探索推行油茶“5221”發展模式,即一般農戶佔50%、公司佔20%、合作社佔20%、村集體組織佔10%,發展油茶34萬畝,產值3億元,帶動5.58萬人增收。積極探索湘西黑豬“131”誠信扶貧模式,即1戶貧困戶1批次養3頭湘西黑豬,助推1個家庭脫貧,帶動100個貧困村 661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養殖湘西黑豬1.52萬頭,增收2280餘萬元。

突出三產融合,提升綜合效益。推進產業扶貧,三產融合是方向。我們緊緊抓住芙蓉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武陵山區現代農產品加工出口示範區建設機遇,先後引進北京上康林、北京資源集團、湘西老爹集團、偉佳柑橘、凱碩生態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拓深加工鏈,推動全縣九大特色農產品生產、精加工、綜合利用、銷售、休閒旅遊等一體化融合發展,初步構建了油茶、獼猴桃、柑橘、優質稻等產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帶動5.25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推進農業園區、產業園區與生態文化旅遊景區三者深度融合、互動發展,重點打造土家鄉村遊、精品民宿遊、生態採摘遊等鄉村旅遊品牌,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86個、精品村32個,帶動1.44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產業脫貧,產業富民,上符黨心,更合民心。下步,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向貧困發起總攻,繼續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核心任務,力爭到2020年建成特色產業扶貧基地130萬畝,確保全縣95%貧困人口通過產業帶動實現增收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做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好業績,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作者系中共永順縣委副書記、縣長,本文為其10月17日在農業農村部在北京舉辦的2018年扶貧日產業扶貧論壇上的發言,有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