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懵了!168家邻家便利店一夜关停,这才是开始?

在市场经济愈加发达的今天,

每一天都有无数企业上演着倒闭、破产的悲剧,

对此,我们惯以称之为“优胜劣汰”!

然而,邻家却让我们看到了企业不一样的“死法”。

就在昨天,北京邻家168家门店被爆陆续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让它倒下的,既不是主营业务上的困境,也不是供应链的不给力,

竟是其唯一出资方受到警方调查、公司资金发生问题!

那么,谁是邻家背后的金主呢?

据多方媒体报道,其正是今年4月爆雷的善林金融

由于涉嫌非法集资,善林金融上海总部被查封,法定代表人等8人被批捕。

消息一出,创投圈哀声一片,

眼下,爆雷潮还在继续,这或许意味着那些过分依赖P2P资金来源的企业都将难逃此劫

(一)

邻家成立于2015年4月。

它是由7-Eleven北京的高管王紫带着近30位管理层集体离职、另起炉灶创立的。

而从一开始,其就以“行业黑马”的姿态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

数据显示,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其在北京市就已拥有了168家门店。

在加上创始人的背景,以及门店的日系风格,邻家也被称作“最像7-Eleven的国内便利店”

结果,就是这样一家已初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却因为股东的“炸雷”上演了一夜关停!

创投圈懵了!168家邻家便利店一夜关停,这才是开始?

然而,反思整个事件,我们除了要指责P2P的乱象外,也应清楚的看到:

是邻家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并长期过分依赖股东的“输血”才放大了金主出事对自己的冲击力。

在社交媒体上流出的一份告知函中,邻家就坦承的表示:

公司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实现真正的盈利,依旧需要投资方注资经营,靠店铺自身的销售收入仍然入不敷出。

亏本却又拼命的开设新门店,邻家终究未自己的盲目大胆买了单!

创投圈懵了!168家邻家便利店一夜关停,这才是开始?

(二)

搞P2P的善林金融为啥会看上邻家?

因为这两年,相比传统百货和大卖场,即便在电商的猛攻之下,便利店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据中国经营连锁协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连锁百强报告》显示, 2017年百强便利店企业在2017年的销售增长率达到16.9%,门店数量增长18.1%,市场规模总量超过1900亿,成为实体零售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业态。

正因为此,便利店被认为是线下零售未来最有潜力的领域

其更迎来了阿里、京东、苏宁,甚至如善林金融这样完全不相干企业的涉足!

然而,就单家便利店门店来说,其实这门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因租金、装修、设备、人工成本等经费负担过重,

以及产品同质化、顾客黏性不足等问题,

现阶段,很多便利店的利润率都较低,有的甚至是勉强维持,

即便是日本很火的7-11,在国内都尚未盈利!

于是,很多初创便利店便选择不断的融资,用疯狂增加门店数量来实现销售规模的增长。

一如邻家,成立仅三年的时间就已在北京开设了168家门店,

对比之下,7-11在北京门店也不过240家!

而快速扩张带来的将是成本的迅速增加,

这种情况下,便利店愈加依赖金主的支持,一旦出现断供,即很容易陷入经营危机!

创投圈懵了!168家邻家便利店一夜关停,这才是开始?

所以,不难想象的是,在善林金融最初想法中,

抢占便利店风口或许就是为了多个快速赚钱的渠道,

结果却发现实体行业的盈利远非那么简单,

但此时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继续砸钱,直到自己出事为此。

就这样,善林金融一时“天真”的想法,给了邻家激进的资本,

结果到头来两者“一损俱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