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行書《楊慎詩》,儒雅至極

沙孟海在現當代書壇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他在談到白蕉的書法時,有這樣的評價:“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

驚龍軒一直以為,白蕉的聲名和他的實際書法水準是不相匹配的。儘管書壇對於白蕉的書法多有讚譽,甚至有人稱其為現代書法“第一人”,但是白蕉書法真正的影響力卻相當有限。

白蕉行書《楊慎詩》,儒雅至極

白蕉出身於書香門第,才情橫溢,為海上才子,詩書畫印皆允稱一代。但是現在流傳下來的白蕉書畫作品並不多見,對於白蕉書畫作品的研究和探討都非常不夠。當然,對於白蕉的藝術水準如何定位也一直存在爭議,但是有一點是可以得到公認的:白蕉是二十世紀中國書法帖學方面的傑出代表。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幅作品是白蕉的行書《楊慎詩》,用筆結體深入晉唐,自出機杼,氣息清新,韻味淳厚,可謂儒雅至極。

白蕉行書《楊慎詩》,儒雅至極

有人認為白蕉的書畫作品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還有一個原因:觀其書畫,是知非才情學養俱佳者不可入其堂奧。

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如果欣賞白蕉的藝術作品淺嘗輒止,很難領悟其精妙、神采之處。

白蕉行書《楊慎詩》,儒雅至極

鮮為人知的是,白蕉也為新中國的書法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

1962年,他與任政等一起,在由沈尹默先生創辦的上海市青年宮書法學習班執教,積極協助沈尹默、潘伯鷹先生作書法的普及、挽救工作。從他在這段時間寫下的《蘭題雜存長卷》和行草手卷《雜書題寫蘭舊句》來看,的確是達到了他創作的巔峰水準。

白蕉行書《楊慎詩》,儒雅至極

1969年2月3日,農曆十二月十七日凌晨,飽受折磨的白蕉含冤去世,終年六十一歲。

對於白蕉的諸多書法理論,驚龍軒對其選帖的主張最為認同:選帖這一件事真好比婚姻一樣,是件終生大事,選擇對方應該自己拿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