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滾滾長江東逝水——楊慎,神人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一闕《臨江仙》隨著《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也早已耳熟能詳,能寫出這樣一首神仙詩詞的楊慎到底是什麼人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楊慎,神人也

楊慎,明字用修,別號升庵,出生於四川新都一個官宦世家。其祖父楊春成化十七年進士,其父楊廷和,更是有神童之名,於成化十四年考取進士,時年僅十九歲,後官至首輔。在這種家庭成長起來的楊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於正德六年參加會試,並奪取了狀元,成為大明朝四川省第一個狀元。

滾滾長江東逝水——楊慎,神人也

然而少年得志的楊慎,卻沒能取得更為光輝的人生。嘉靖三年,因繼嗣還是繼統之爭引發的“大禮案”經過三年的爭鬥,發展到了高潮。嘉靖皇帝追尊其父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楊慎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率領一百多大臣跪門請願,對皇上施壓。但是,嘉靖皇帝狠施辣手,把人全部抓了起來,最終,八人死於刑訊,一百八十多人被貶職,八人永遠流放。

滾滾長江東逝水——楊慎,神人也

楊慎作為領頭者,最終被髮配永昌(今滇西保山)。嘉靖三年八月,楊慎帶家人在差人押解下離京。行至湖北,與妻兒分別。在長江邊上看到一個漁夫和一個柴夫在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此時遭遇人生巨大落差的楊慎,心情複雜,一時有感,寫下了這闕流傳千古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此後在嘉靖皇帝不時的關照下,楊慎始終未能得到赦免,在永昌度過了三十五年,慎內心對嘉靖帝是有怨恨的,但在那個年代,卻不敢直接說出來,只能在詩中展露心聲。楊慎在病中寫到“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陵叟,重到翻為滇海囚。遷謫本為明主意,網羅巧為細人謀。故園先壟痴兒女,泉下傷心也淚流”。二十多天後,楊慎客死他鄉,終年七十二歲。

楊慎的一生,出身顯赫,少年成名,然中年遭逢大變,仕途斷送,最終只能寄情學問,了此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