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匠:雜說之酒俗

南匠:雜說之酒俗

海南黎族釀酒時在家門口掛上樹葉,以示陌生人禁止入內;侗族也有釀酒禁忌,婦女煮酒時,忌陌生人闖入。他們認為陌生人的闖入會使酒釀壞。一旦誤闖,闖入者要立即從鍋裡抓一點酒飯扔在地上,這樣就可避免不出酒或酒酸敗。

斟酒禁忌

彝族諺語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親友相聚,主人設杯置碗以酒相待,斟酒時一定要雙手執壺將酒輕緩地斟入杯中,直至杯滿,斟酒不滿或是來賓中斟酒不均勻,都會引起賓客的不滿。有經驗的斟酒人,能徐徐將酒注入杯碗,使酒液微微凸出杯碗口而不溢出,以示對賓客的敬重。若無外來客人,居家小酌的環境要相對寬鬆些,斟酒者可在徵求飲用者意見的情況下適度控制斟酒量。

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觀念在斟酒習俗中表現十分明顯。彝族諺語說“老酒喝不掉,新酒烤不好”。即表現了其古樸真摯的感情層面,也可以從中尋找出一些影響少數民族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文化心理根源。

敬酒禁忌

各民族中有不同的敬酒忌諱。鄂倫春族主人敬酒時,必須飲幹前兩盅,客人回敬主人也是飲幹兩盅酒。此後,主人和客人才能邊談邊飲。藏族也有類似的習俗,給客人倒酒時必須倒滿杯,客人先喝一口,添上;再喝一口,再添滿;一直要喝三口,最後滿杯喝完。然後才能隨便喝。蒙古族民間請客飲酒,不論地位高低,均由主人先嚐酒,然後奉客,稱為“口利”。口利起初是為了防毒,後來成為一種風俗,以此對客人表示尊敬。

彝族、苗族在賓客臨門時,常以牛角杯、羊角杯或豬蹄杯敬酒。敬酒時,絕不能把杯的角尖彎向客人,否則會被視為不友好。客人回敬時,也絕不能把角尖彎向主人,而應雙手平舉角杯,使角尖右彎或彎向自己。傣族敬酒、飲酒,有把酒傾注少許在地上的習俗。據說,魔鬼們在酒碗邊上抹上毒藥,被聰明的人發現後,喝酒前先把滿碗的酒撥出一點,以洗掉碗口上的毒汁,既喝了美酒,又免除了禍害。這一習俗流傳至今,類似的做法在少數民族中都存在,只是起源傳說不同而已。所以,到景頗山寨、傣家、佤山做客,如果遇到主人敬酒時或飲用前傾注少許在地上,無需多意和驚訝,這正是主人對客人表示尊重的行為,也是少數民族在長期發展中一種自我保護的近乎本能的反映。

景頗人敬酒禁忌頗多。景頗人家接待親友時,主人一般不親自給來賓敬酒,而是把酒筒交給來賓中年紀較大的人敬。如果主人把酒筒交給你,意味著他把心都交給你了。這時,接過酒筒的人要根據來賓的多少,把酒平均分出,酒筒裡還要留一點,表示酒筒裡的酒永遠喝不完。敬酒時,雙手捧著酒筒遞過去,對方也必須雙手接酒筒,以示互相尊重。喝酒時,必須先用右手指蘸酒按在自己的額頭上,表示敬天,再把酒往地上滴幾滴,意為敬地,然後才能雙手舉筒飲酒。

在特殊的場合,敬酒與飲酒有特殊的禁忌。在鄂倫春族的婚宴上,新郎和新娘向客人敬的酒,必須喝盡,而且要喝兩盅,不能喝單盅,據說喝單盅不吉利。喝酒時,每人都要先用手指蘸一下酒,左右彈三下,表示敬天敬地。

在這些民族酒俗當中,有沒有大家所熟識的呢?




美酒,小酌怡情


南匠:雜說之酒俗

雲想衣裳花想容

南匠:雜說之酒俗

春風拂檻露華濃

南匠:雜說之酒俗

若非群玉山頭見

南匠:雜說之酒俗

會向瑤臺月下逢


南匠:雜說之酒俗

小貼士:

以上詩句是唐朝詩人李白《清平調·其一》

另外兩首是:

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古詩據說都是在李白醉酒的情況下一揮而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