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秦時的建築模型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秦時的院落格局模型

喝酒:千杯不醉的秘訣是度數低

吃完麥粒蒸熟的麥飯你覺得不夠,還想喝酒,那就有點兒得寸進尺了。和肉一樣,酒在那時也是奢侈品,平民一般只有在祭祀的時候才有酒喝,比如《日書》中有一篇祭祀馬神的祝禱詞《馬禖(mei)》,祈禱馬神保佑自家的馬能耳聰目明、四足善行等,獻上的祭品就是“肥豚清酒美白粱”――肥豬肉、清酒和上好的小米飯――膏粱子弟就是指能吃到肥肉和優質小米的公子哥。除此之外就很難喝到酒了,再說秦朝官府還對此大加限制,《商君書》甚至主張把酒肉的價格提高十倍,這相當於如今對菸酒徵收重稅,《田律》也禁止百姓隨便喝酒,如果被查出來就有罪。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豬肉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清酒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現在的酒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黃澄澄的小米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小米飯

退一步講,這個時候的酒也不怎麼好喝,其度數遠不像現在的白酒那麼濃烈,而且往往帶些甜味兒,充其量也就是啤酒那個級別,所以你才會看到古人動不動就“斗酒詩百篇”,《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那節,楊志帶領的軍漢們甚至買酒來解渴;這種酒釀好後還常常摻有雜質,需要過濾,於是歷史上才會有“濁酒”的說法;又由於它的雜質多,糖分也多,放的時間長了還會變酸,《韓非子·外儲說》中記載,有個人賣酒,盛酒的器皿擦得特別乾淨,酒幌子也豎得特別高,但因為家裡養的狗太兇,沒人敢來光顧,日久天長,結果“酒酸不售”。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濁酒

但不管怎麼說,當時的人們還是非常愛喝酒的,秦始皇兵馬俑們的肚子都微微隆起,有一種觀點認為,秦軍將士們或許就是靠著喝酒來提振士氣的。

如廁讓人抓狂:用竹片刮,還是公用的

各位看官,說出來你也許不信,當時秦朝子民們上廁所很奇葩:那時沒有現在用的衛生紙,只能用木片刮,還是公用的!

奇葩吧?

當時的廁所都搭建在豬圈的上方,這叫“溷(hun)廁”,如今農村的旱廁基本上保持了數千年前的樣貌。那時“矢”與“屎”相通,所以大便的行為叫“遺矢”,廉頗就曾被汙衊為“一飯上遺矢”,吃一頓飯跑三趟廁所的意思。

因為沒有衛生紙,所以取而代之的是一把竹片,叫“廁籌”,你得拿它刮啊刮的,不過讓人抓狂的是,它們是公用的。所以如果你接受不了,下回記得摘片樹葉,土坷垃也行。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秦時的廁所

記時:每個時辰都有一個詩意的名字

說了這麼多,你看看天將正午,覺得吃午飯的時間到了。

這就等著開飯了?抱歉,這會兒還沒到飯點兒。

秦人只有早晚兩餐,分別叫做“夙食”“暮食”。而且吃飯實行分餐制――每個人都要跪坐在席子上面,食物擺在各自面前那張低矮的“案”上。貴族們吃肉也不能直接用筷子從鼎裡夾,得用一把尖勺一樣的“匕”插在肉上,將肉從鼎裡取出,再像西方人那樣把肉放在青銅砧板上,用小刀切開,再蘸著調料吃……不過這些都和你無關,反正你也沒多少吃肉的機會!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米飯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肉食

一頓飯彆彆扭扭吃完,天也快黑了,你摸黑進了你休息的屋子,開始尋找能照明的東西。不用說,電燈是別指望了,臘燭同樣沒有。這個時候普遍的照明材料還是動物脂肪“膏”,由於純度不高,燃燒起來往往有臭味,所以有條件的人家會給燈膏里加香料,這就是楚辭裡所說的“蘭膏明燭”。膏盛在一種陶製的器皿“登”中,你需要掏出打火石“燧”,敲出火星把它點燃。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屋子裡亮起來了,你想知道現在幾點了,是不是該睡覺了?看看角落裡那個壺,裡面盛著水――不,想哪兒去了,那不是夜壺,而是當時的計時工具,叫“漏壺”或“漏刻”,是利用滴水來計時的儀器,都是家境不錯的人家才有的。它的外形大體是個壺,裡面插入一根有刻度的標杆,標杆下面用一塊小木片託著。人們將壺內灌滿水,像花盆那樣在壺的底部開個小口,使水一滴滴流走;或是讓它一滴滴地接水,直到整個壺都盛滿。插在壺裡的標杆會隨著水位的升降上下浮動,不同位置的刻度就可以標示不同的時間。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青銅漏壺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秦穿導遊南宮寂嵐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秦朝

現在的鐘表

秦朝已有十二時辰,名字都很好聽,它們與你熟悉的十二地支以及如今24小時的對應關係如下:

雞鳴 醜 01:00――02:59

平旦 寅 03:00――04:59

日出 卯 05:00——06:59

食時 辰 07:00——08:59

莫(暮)食 巳 09:00——10:59

日中 午 11:00——12:59

日失(昳 die)未 13:00——14:59

下市 申 15:00——16:59

舂日 酉 17:00——18:59

牛羊入 戍 19:00——20:59

黃昏 亥 21:00——22:59

人定 子 23:00——00:59

另一種時辰名稱來自《日書·生子》,不過這是十六個時段:平旦、日出、夙食、莫(暮)食、日中、日西中、昏則、日下則、日未入、日入、昏、夜莫(暮)、夜未中、夜中、夜過中、雞鳴。

看看漏壺的刻度,已是“人定”,該睡覺了。你拿過枕頭,攤開被稱為“寢衣”的被子鑽進去,躺在“席”上望著黑暗中的屋頂,回想著這一天的經歷,感覺咋樣?小編以後還會繼續帶著你遊歷大秦王朝,晚安了!今晚做個好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