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鐵清河站主體結構封頂 北京北部新增綜合交通樞紐

今天上午,隨著最後一組鋼樑吊裝到位,京張高鐵清河站主體結構正式封頂。明年底京張高鐵建成通車後,市民從清河站搭乘時速350公里的智能動車組列車,就可以快速到達八達嶺長城、張家口、崇禮太子城等地。除了高鐵列車,清河站還將引入地鐵13號線、昌平線及19號線支線,支持高鐵與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之間一站式換乘。

京张高铁清河站主体结构封顶 北京北部新增综合交通枢纽

主體結構上午封頂

今天10時20分,京張高鐵最後一根鋼樑從地面緩緩升起,在塔吊與屋頂工人的配合下,鋼樑緩緩移入指定位置,由此清河站主體結構正式封頂。

清河站工程項目部書記韓方超介紹,清河站的施工場地十分狹小,西側緊挨著地鐵13號線,東側是居民小區,施工場地東西寬度僅有147米,距離地鐵最近僅有5米。這麼狹小的區域內,施工量卻是巨大的。光是候車大廳面積,就相當於3個足球場大小。整個車站挖出的基坑,總共有140萬方,相當於1.5個景山的大小。施工場地有限,鋼結構的吊裝就受到了限制。韓方超介紹,以往鋼結構施工,可以從四周同時進行,而清河站由於受到周邊環境的限制,需要實現搭建鋼棧橋,然後再從西向東推著吊裝,因此施工時間相比以往更長。

此外,由於施工基坑緊鄰13號線,因此施工單位在基坑四周佈置了監測點,變形超過預警值就可以報警,確保地鐵運行安全。

京张高铁清河站主体结构封顶 北京北部新增综合交通枢纽

比老站房大400多倍

新建京張高鐵清河站位於海淀區清河鎮小營西路與西二旗大街之間,距離北京北站11公里,西側緊鄰地鐵13號線和G7京新高速公路。清河站是京張高鐵建築面積最大的車站,也是京張高鐵在北京地區的始發站之一,其建築面積比老站房足足大了400多倍,總建築面積達到13.83萬平方米。車站於2017年6月開工建設,2019年6月底站房將具備聯調聯試條件,並計劃2019年年底前開通運營。

京張高鐵清河站由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局部三層組成。其中,地下二層為地鐵昌平線及19號線支線站臺層和設備層;地下一層為城市通廊、高鐵與地鐵換乘空間、地下車庫;地上一層將成為高鐵進站廳、站臺層和地鐵13號線站臺;二層為高架候車大廳,局部三層為商業服務場所。

在設計理念上,京張高鐵清河站被賦予了“海納百川”之意。車站採用曲面屋頂,抬梁式懸挑屋簷等結構手法體現北京古都風貌,凸顯古都古韻、新貌新顏,今後旅客從二層候車大廳向西望去,就能看到連綿不斷的西山。在表達對百年京張鐵路致敬之際,借北京冬奧會展現中國高鐵發展建設新成果。

京张高铁清河站主体结构封顶 北京北部新增综合交通枢纽

13號線接入車站地面站臺

除了高鐵列車,清河站還將引入地鐵13號線、昌平線及19號線支線,支持高鐵與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之間一站式換乘。建成後,清河站將成為北京北部新的綜合交通樞紐。

清河站地面站臺設有5個站臺、10條軌道。其中京張高鐵使用4個站臺8條軌道;高鐵站場西側為地鐵13號線專用站臺,設置1個站臺2條軌道。清河站建成之後,現有的地鐵13號線線路也將進行微調,並在西二旗站與上地站之間新增一個“清河站”,屆時地鐵列車將可以直接開進清河站內,並在平行於京張高鐵4個站臺的位置增設站臺。目前,13號線所涉及的站臺以及軌行區域等設施已經基本建好,緊挨13號線現有的軌行區,未來13號線不到一公里的線路將改線進入車站,而現有的13號線的高架橋將被拆除,並改建為車站的西進站口及廣場。地面站臺之外,清河站還在地下二層建設了2個站臺、4條軌道,分別提供給將來的地鐵昌平線和19號線支線使用。

未來,清河站地下一層將實現東西貫通,並設置高鐵出站口和快速進站口,乘坐地鐵來到清河站的旅客不用進入二層候車廳,就可以實現高鐵與地鐵的換乘。此外,地下一層還將承擔三條地鐵線的進站與換乘功能,屆時13號線的乘客從地上一層下來,19號線與昌平線的乘客從地下二層上到地下一層,就可以換乘高鐵與其他地鐵線路。

京张高铁清河站主体结构封顶 北京北部新增综合交通枢纽

百年老站房將建博物館

老清河站站房,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首批站房,距今已有110多年曆史。在京張高鐵清河站的施工中,老站房恰好在施工區域裡。為能把老站房保留下來,在清河站建設過程中,老站房整體位移了84.5米,平移至工地旁邊“暫住”。記者在現場看到老站房結構周圍已經用鋼樑進行加固,站房斑駁的牆壁上,用繁體字書寫的“清河車站”四個字仍清晰可見。

根據計劃,下個月清河站老站房將再度進行平移,這次將平移274.81米,挪到清河站新站房的南部,並進行修繕作為博物館永久保存。屆時,這裡將成為京張高鐵與京張鐵路唯一一處新老站房交相輝映、跨越百年同站同框的車站,成為京張高鐵開通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博 白繼開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