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这些有趣的小知识你应该了解

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即将来临,这个在宋朝便被官方定义为三大节日之一的中秋节,一直以来,在中国人心中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


关于中秋节,这些有趣的小知识你应该了解


嫦娥奔月的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人,更是有地方传言,中秋节晚上可以看到月亮上嫦娥和玉兔在老槐树下玩耍的情景。那么中秋节是怎么由来的?中秋节家家户户必备的月饼又是怎么一回事?古代有过哪些关于中秋佳节的趣闻呢?

有关中秋节的书籍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记》一书,《礼记》书中记载有“天子春潮日,秋夕月”,这为后人考察中秋节的起源提供了一个依据:在春秋时期,在中秋时节已经有帝王祭月祈福了,后被民间所仿效。

也有一种说法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广大农民为了感谢天恩,庆祝丰收的一个节日。

关于中秋节,这些有趣的小知识你应该了解


​中秋节盛行于唐宋,中秋赏月,玩月等活动在民间十分活跃。是时有传说,唐明皇游月宫,见到天上仙子的舞曲,回到宫中把乐声传与杨太真,名为《霓裳羽衣曲》,这段佳话在民间广为传播,更是引起百姓对中秋节的向往和重视。

《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了宋朝民间老百姓中秋夜热闹非凡的场景: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竿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梦梁录》,它的起源并非是用于祭拜,而是古代军队用于庆祝捷胜的食物。传说,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而取得胜利,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凯旋归来,之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那时候的月饼还只是叫圆饼。


关于中秋节,这些有趣的小知识你应该了解


圆饼正式被定义为月饼是在明初,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节民间老百姓互相赠送圆饼这一习俗,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向百姓传达消息,最后在八月十五这天战胜元兵,至此朱元璋正式将圆饼命名为月饼,流传至今。

有关中秋佳节流传广泛的诗词,当属苏东坡于熙宁九年所作的《水调歌头》,无不表达中秋佳节团圆思念之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