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貢米」喜獲豐收

金秋時節,徽州區呈坎鎮靈山村數百畝“靈山貢米”喜獲豐收,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開鐮收割。

稻田裡,稻稈被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一片金色海洋,微風吹過,稻浪陣陣,收割機和傳統人工收割共同作業,一派豐收的勞作場景。從10月2日開始收割,目前已接近尾聲。“今年產量要比去年一畝地增加百把斤,去年三百多斤,今年四百多斤。主要增產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氣侯比較適宜,風調雨順,適合穀物生長。另一方面,我們利用殺蟲燈殺蟲,追施有機肥,這也促進了稻穀的生長。”靈山貢米合作社負責人、村黨總支書記方聖賢介紹,今年,全村共種植靈山貢米200畝,其中紅米120畝,涉及村裡的30戶農戶,其中有5戶貧困戶,戶均僅靈山貢米這塊收入超過1萬元。

靈山是高山上的一塊小盆地,水源和日照情況都比較好,加上這裡土壤含磷等物質成分高造就了靈山米質軟、味甘、粒大、等特點。靈山米因品質優良,從明代開始,這裡的米便作為“貢米”而遠近聞名。為了種出綠色生態的稻米,當地村民承襲傳統古法,選用原生稻種進行培育,採用綠色無公害生態種植模式,種出的米深受市場青睞。“今年的價格和去年一樣,50塊錢一公斤,尤其像一些禮盒裝質量更優一點的米,銷路更好,8斤裝的賣到250塊,今年的產量總體比去年增加了,特別是合作社吸納了一些貧困戶,幫助他們把收入提高了。”方聖賢表示,明年還將擴大紅米種植規模,力爭將靈山貢米種植總面積擴大到250餘畝。

編後:“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一粒種子要經過多少風吹雨打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又需要經過煎炸蒸煮多少道工序,才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在物質資源相對豐富的今天,我們依然不能奢侈浪費,必須始終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在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愛糧節糧”成為一種良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