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基金「滾雪球」

□ 本報記者 於向陽

本報通訊員 張鴻儒

9月28日上午9點,在萊蕪市雪野旅遊區雪野鎮邢家峪村,年輕小夥兒邢志斌打開手機微信,查找到“邢家峪村扶貧基金會”群,挨個領取群裡面的捐款紅包。

邢志斌是這個微信群的管理員,這次在群裡共收到了80元。初步統計,這個月的捐款金額已經累計突破1500元了。他說了一句頗為自豪的話:“村裡的扶貧大棚又有資金了,如果俺們村再有村民因病、因災致貧,就不用麻煩政府了。”

扶貧微信群,還有扶貧大棚,到底是咋回事?這還得從邢家峪村的一次愛心救助說起。

78歲的村民邢翠花,原本有著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去年短短4個月的時間裡,老伴和兒子先後因病去世,還留下了幾十萬元的欠賬,家庭陷入了困境,老人整日以淚洗面。

不久後,邢翠花收到了村“兩委”班子送來的1000元錢和大米、花生油等慰問品。這讓邢翠花一家感動不已。邢志斌說,這是村裡扶貧救助基金設立後救助的第一個困難家庭。

邢家峪村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專業村。近年來,村裡立足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大多數人由此走上了富裕之路。然而,社會上因病、因災返貧的現象時常出現。多次商議後,村“兩委”決定設立村級扶貧救助基金,用於救助村裡的特殊家庭。消息一經發出,很快得到了全體村民和愛心企業的積極響應。後來,為了讓更多的愛心人士參與進來,邢家峪村還專門建立了扶貧微信群,月底會對所有捐助紅包進行彙總公示,然後存入扶貧賬戶。

扶貧救助基金的設立是件好事。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救助金只能解決困難戶的燃眉之急,如何讓貧困戶徹底脫貧?”村“兩委”班子開始醞釀,決定充分利用好本村鄉村旅遊優勢,建立起扶貧長效機制。

“單純靠救助金扶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計劃這部分資金除用於救助村困難戶外,剩餘部分用於發展扶貧果蔬大棚,搞旅遊採摘,困難戶還可去打工,大棚利潤全部返還到基金會,讓這個扶貧救助基金‘滾雪球’。”邢家峪村黨支部書記邢朋說。

不僅是邢家峪村,萊蕪市在市扶貧辦的倡議下,很多企業、個人開展扶貧捐贈活動,建立起扶貧基金。在鋼城區辛莊鎮,乾晟塑業有限公司經理閆修安把1萬元現金交到了鎮扶貧基金會,辛莊鎮駐地企業萊蕪溫氏畜牧有限公司也積極捐款2萬元。就這樣,10000、5000、2000不等,鎮裡的扶貧基金不斷增加。

“除了政府繼續加大投入外,扶貧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下一步,我們將為社會扶貧做好服務,感謝愛心人士的付出。”萊蕪市扶貧辦主任狄傑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