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好的建筑

是让人在有限的空间内

生活的更有尊严

- 城市 设计 -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NO.1 | 壹

城市越来越大,

但也越来越拥挤,

是不是只有更大的房子,

才能代表更多的幸福?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设计师冯国安却说,

相比建造哗众取宠的“大建筑”,

他更愿意去发掘城市小建筑的更多可能性。

因为在他看来,

只有当越来越多微小的空间,

和微小的个体保持活力和趣味,

城市才会更动人。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冯国安 建筑工作室创始人、设计师、学者、策展人、艺术家......

在香港这个高密度的城市里,

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4平米,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或新闻报道中,

所谓的笼屋,劏房,棺材房,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家的概念被完全颠覆,

逼仄的空间剥夺了生活的尊严,

“但空间小就一定不能更好的生活吗?”

冯国安想对此说不,

2017年,他和伙伴一起参加了香港的“甦屋计划”。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甦屋计划”是香港善导会发起和管理的住宿服务,对象为更生人士(即刑满释放人员),目的在于给他们重投社会时有一个过渡居所, 同时也提供生活上的关怀与帮助。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项目改造前

因为社区居民普遍对刑满释放人员怀有戒心,历经几番周折之后,冯国安团队终于在九龙油麻地找到第一个甦屋的试点, 一栋70年代的唐楼, 一个约38平米的户型。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项目地址:香港九龙油麻地新填地街194号5楼;项目面积 为38平方米;设计时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施工时间:2017年3月至6月。

原址在改造前就是劏房(也就是内地俗称的群租房),户主利用木隔断分出四个小房, 采光非常不好而且没有通风。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于是冯国安团队在拆掉隔断保证空间通透的同时,又用上下床家具为单元,将空间划分为四组八个床位。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他们还在床朝外的位置设计了隔板,在每组床边附加一个T型的竖板,形成两个带书桌的空间。这样住户在共同享有一个通透空间时,又不会受到室友的干扰,保证了自己的隐私。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在有限的经费与近七个月的改造后,甦屋迎来第一批住客。那些曾经误入歧途的社会边缘人们,或许从小在腌臢逼仄的环境下成长,从未切身体会过“体面”二字的含义。而在甦屋里,体面的居住环境和来自细节的关怀,或许可以让他们开始重新拾回人生的信心。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正如冯国安所说:“我们通过设计,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更有尊严的生活使他们在新的环境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甦屋的甦字, 就是更生的意思。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NO.2 | 贰

关于“小”的实验,冯国安一直在尝试。

他的一个新项目是用集装箱改造的一个三层空间,只花了36万,可以满足24小时的工作、生活需求。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项目在东莞南城区西湖乐园里的一个创意园区,建筑多以集装箱建筑为主。

园区北边是观音山公园,东北边则是西平水库的大片水域,南边更是有一片高尔夫球场,林木茂盛,如森林公园一般。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项目业主是一家初创型的影视传媒公司,老板卖掉自己房产用于创业,经费有限,同时还要求这栋建筑能够满足24小时工作和生活的需求,最好还能有个亲近自然的小院子——这些要求成为冯国安设计的出发点。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集装箱的外皮材料上,冯国安选择了平整的黑色铁板,以消解集装箱给人的临时与工业化的冰冷观感。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项目用了2个集装箱完成。一层建筑大小只有6mx4.5m, 后退的空间变成咖啡厅半室外区域, 成为了一个较为凉爽的多功能公共空间。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二层为办公空间,在南北侧开出全景的落地玻璃,可以充分享受园区内优美的自然景观。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走到三楼,还有一个三面被树木围绕的露台,坐在这里举目俯首之间皆绿意盈盈,心境也不由得便开阔。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NO.3 | 叁

由于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为了保持私密性和隔离噪音,他特意设计了与一层集装箱等高的L型白色围墙。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白色围墙不仅为建筑围合起了一个相对私密的内院, 更是一个连接与延伸空间的设计。在晚上的时候, 白墙还可用作投影背景墙。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冯国安保留了现场的三棵大树,入口和围墙根据树的位置来设计,把树变成院子的重要部分,也让建筑既隐于自然也形成一个内向的世界。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他说:“在规划用地上有三棵很漂亮的大树,本来为了获取更大的空间,业主曾经想过把这几棵树砍掉或是移栽。但我觉得不好,执意原封不动地保留了这三棵树。我们入口位置的设计包括围墙的设计都迁就了这三棵树。”

“最后这三棵树跟建筑很自然地呼应着,也不用刻意去做什么景观设计了,原本的样子就很美。”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居住空间在三楼,有3mx9m大小, 室内是开放式设计,大面积的玻璃窗将窗外的绿荫呈现。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考虑到集装箱铁皮在温度调节上的弱势,以及深圳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冯国安特别为集装箱做了保温、隔热的处理并加装空调,从每一个细节充分照顾到使用者的需求。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NO.4 | 肆

2010年,冯国安担纲设计了潮州的一家温泉酒店,做出了自己的一个“小房子”,由此开启了自己关于“小”的建筑实践。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后来他又设计了深圳大学旁边的猫树里咖啡馆、广西北海涠洲岛上的青骊民宿等,都始终坚持以“小”建筑为切入点,去持续追问建筑设计的本质。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猫树里咖啡馆,整个咖啡厅是钢结构的房间和落地窗的无缝结合,流畅柔美的曲线隐没在周围的郁郁葱葱里,最大程度地使建筑融入了环境本身。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正如他所说:最适宜人类栖居的空间应该是“优美”与“实用”并存的。优美不限于一定要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也有可能出现在很纷乱的城市当中。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在涠洲岛的一群农民房中,他所设计的青骊民宿,就实现了优美与实用的并存。

房子在布局上,重点处理视觉和海景的关系,使旅客在使用时也可以看到室外风景。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如何在适当的地方设计出合理的、让人舒服的建筑——正是冯国安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建筑课题。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2012年,冯国安曾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小”的执念》,谈起自己关于“小”建筑的想法:

“不知道什么原因 , 我对小的东西异常迷恋,从小喜欢收集小盒子,我觉得这给我一种小的价值观,当大家追求设计大的建筑并以其作为成就指标的时候 , 我倒希望可以参与小事情。我不是(或者也许是)想回避复杂的建筑问题,而是希望能把控所有的细节。从美学角度看,建筑规模差异没有各自绝对的优势,但城市把大建筑当作资本的炫耀或地标的手段,扭曲了建筑的本质。”

或许,在这些小建筑里也可以看得到大城市的未来。


36万盖3层小楼,搞定24小时的工作与生活,未来房子长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